太平街,記載著河源的歷史

在河源,有一條這樣的街:建於清朝,盛於民國,沉澱了近百年的河源歷史;街上的**,伴隨一代又一代的河源人成長,無數的商品在這裡流通,無數的故事在這裡流傳,它曾是河源人民採購各式物美價廉的商品的**之地。


太平街,記載著河源的歷史


(改造前的太平街)

去年,太平街進行了建成以來**的一次改造,保留了客家木騎樓的風格,修舊如舊,更名太平古街。改造後的太平古街熱鬧依舊,風韻不減,但你會不會跟小編一樣,腦海中還偶爾閃現過它從前的樣子。

如果說現在的太平古街是傳承,那過去的太平街大概是河源人深刻難忘的回憶。讓我們一起通過下面這組照片來撫摸曾經的太平街。

街景

太平街,記載著河源的歷史


太平街,記載著河源的歷史


太平街,記載著河源的歷史


史料記載,1930年,太平街從青磚路面換成水泥路面,抗戰爆發後,越來越多的人來到這條街經商避難。廣州、南海的百貨、興寧的布匹、東莞的水產、潮汕的藥材等商品都在這條街賣得紅紅火火。

這是一條很舊的街,和後來拔地而起的樓房,閃爍的霓虹燈火不一樣,它古色古香,有自己的故事,有自己的詩。

商鋪

太平街,記載著河源的歷史


街上的商鋪保留著最質樸的元素,木製的招牌、手寫的大字。看,你是否也在“剪刀陳”剪過頭髮,不知道當年這位師傅是否也引領過一時的美髮潮流?


太平街,記載著河源的歷史


部分商鋪保存了港商的元素,是不是有種穿越到民國的感覺?乍眼一看,也不禁讓人聯想到香港、澳門等繁華的老街道呢!


太平街,記載著河源的歷史


太平街,記載著河源的歷史


“廣”“昌”“隆”等字仍清晰可見,感嘆中文的神奇,字裡行間竟看出了一派盛世繁華。怡隆棧這三個字,也是別有一番風味。


太平街,記載著河源的歷史


記得小時候,每逢過年,這家小店就擠滿了人。來太平街買手寫對聯、買字畫,是60後、70後、80後、90後四個年代的人的共同回憶。

你說你喜歡大都市的車水馬龍,而我卻獨愛這長街裡的河源味兒。

小巷

太平街,記載著河源的歷史


太平街,記載著河源的歷史


太平街,記載著河源的歷史


太平街,記載著河源的歷史


顧城有首詩,寫的就是小巷。“小巷,又彎又長,沒有門,沒有窗,我拿把舊鑰匙,敲著厚厚的牆。”太平街的小巷,窄窄長長,上面長滿了細細的青苔,一派斑駁和古舊之感。

人物

太平街,記載著河源的歷史


太平街,記載著河源的歷史


太平街,記載著河源的歷史


太平街,記載著河源的歷史


清晨的木門開啟的聲音,奶奶在巷子裡踱步的聲音,爺爺修電路的聲音,巷口阿姨賣菜的聲音,坐在門前的阿姨們一起閒聊的聲音......雞鳴狗吠,市井之聲交織在太平街裡,滿滿是生活氣息,很是鮮活。

春節

太平街,記載著河源的歷史


太平街,記載著河源的歷史


太平街,記載著河源的歷史


太平街,記載著河源的歷史


太平街,記載著河源的歷史


太平街,記載著河源的歷史


太平街,記載著河源的歷史


太平街,記載著河源的歷史


太平街,記載著河源的歷史


這是2012年春節前的一天,那時的太平街,大紅燈籠高高掛,人頭攢動。街上掛的是年味兒,現場寫對聯的爺爺寫出來的是年味兒,寶寶抬頭看的氣球是年味兒,手推車上賣的是年味兒,街坊提著的也是年味兒。

太平街的樣子雖然變了,但它給我們帶來的美好記憶永遠不會被抹去,它始終承載著河源的街頭文化,貼近著河源百姓的生活,也跟著河源的城市繁榮不斷前進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