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的失敗和他身邊的三大謀士集團的關係

袁紹的家世造就了他在東漢末年的成就,但本身庶子的出身也讓他在選擇繼承人的時候出現了分歧。他喜歡幼子袁尚,想讓幼子繼承自己的家業,這在一個普通的富貴之家本也倒沒什麼,但是在一個亂世諸侯的家庭則容易導致手下的將士心思不一,最終混亂不堪,不能齊心協力共謀大業。而我們看袁紹的謀士集團就可以看出,正因為袁紹的這份私心,讓他手下的謀士集團分成了三部分。

第一部分當然是支持嫡長子袁譚,這個在袁紹集團中口碑不錯,而且戰功也很不錯的。也因此贏得了辛評、郭圖為首的謀士的擁護。而幼子袁尚因為有袁紹的支持也贏得了逢紀、審配為首的謀士支持。最後剩下的就是田豐、沮授這兩個想保持中立的謀士。但是袁紹那時候還正值壯年,也正是爭奪天下的關鍵時刻,內部的混亂卻也給袁氏集團產生了極大的隱患。

袁紹的失敗和他身邊的三大謀士集團的關係

雖然說《三國演義》有許多脫離歷史的成分,但是袁氏集團內部的爭執卻應該大致還是符合歷史的。而我們從三國中可以看到,辛評、郭圖和逢紀、審配為了爭權奪利,在官渡戰爭這個事關袁氏集團興衰的事件上,根本不顧主公利益,凡是不符合自己利益的就反對,特別是田豐和沮授在事關如何戰勝曹操的的建議上面,本來是站在袁氏集團兵多糧廣的角度,也是最符合袁氏集團的策略,但是另外兩大集團卻總是橫加阻止,而袁紹本人也主義不牢,好大喜功。積極採取正面戰爭,而且對偷襲等策略嗤之以鼻,最終錯過了許多擊敗曹操的機會,也導致袁氏集團的失敗。

袁紹的失敗和他身邊的三大謀士集團的關係

而在官渡之戰失敗後,袁紹病死後,兩大集團的爭名奪利更加厲害,為了自己支持的人能夠登位,逢紀、審配更改袁紹讓長子繼位的遺囑,最終導致整個袁氏集團徹底分裂,從而完全失去了爭奪天下的實力,淪為為了生存而掙扎的小諸侯。

袁紹的失敗和他身邊的三大謀士集團的關係

所以袁氏集團的失敗,不僅僅是袁紹本人的問題,還有他所導致的整個集團利益的分化,引起的混亂,將士不齊心,謀士離心離德。那些一心為公的人卻沒有依靠,而那些爭名奪利的卻倚重非凡。失敗是在所難免的。袁紹的成功依靠他們,失敗也是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