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收節」下港鎮依託板栗產業共奔小康

每到“處暑”季節直至“國慶”佳節,是地處泰山東北麓的泰山景區下港鎮板栗集中收穫的黃金時節。此時的下港鎮,從山上到山下、從農戶到市場,成了名副其實的板栗世界。下港鎮擁有泰山板栗面積8萬畝,常年平均年產量保持在1.4萬噸左右。

「丰收节」下港镇依托板栗产业共奔小康

泰山板栗又名“泰山明慄”,是山東板栗中的優良品系,泰安三大特產之一,主要有華光、石豐、宋家早、泰山薄殼、紅光等名優品種。板栗常年吸泰山之靈氣,飲泰山之甘泉,歸依天然,富含蛋白質、脂肪、礦物質和糖類及維生素B等多種微量元素,果肉通體淡黃,肉質細膩,香甜質糯,適宜糖炒和加工慄仁、慄米、慄粉,早在明清時期就定為“貢品”;現在更是蜚聲國際市場,深受東南亞、北美等市場青睞,被譽為“泰山甘慄”。

「丰收节」下港镇依托板栗产业共奔小康

下港鎮地屬純山區,年平均氣溫12.8度,年均降雨量800毫米,平均海拔450米,最高海拔973米,平均坡度30度,土壤種類為棕壤,母巖為火成岩,母質狀況疏鬆,非常適合板栗生長,為板栗種植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陳寺峪村至今還保存有500年生的“板栗王”。所產板栗在每年的國家及省、市板栗質量安全抽查中均為合格產品。“泰山板栗”商標產品被第11屆中國林產品交易會評為金獎產品。

「丰收节」下港镇依托板栗产业共奔小康

“酒好不怕巷子深”,優質的板栗系列產品,拉長了市場銷售鏈條,搭建起了供銷流通橋樑。為打造網絡電商,阿里巴巴在該鎮建立了農村淘寶網點,中通、韻達等多家物流企業均在下港鎮設立了代辦點,鼠標一點,產品行銷全國各地。泰山板栗產業的規模發展,真正成長為全鎮農民依託綠水青山、打造金山銀山、共奔小康的支柱產業。

「丰收节」下港镇依托板栗产业共奔小康

供稿:景區下港鎮

「丰收节」下港镇依托板栗产业共奔小康
「丰收节」下港镇依托板栗产业共奔小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