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飼養多長時間出欄最合適?

鵝的生長髮育一般來說分三個階段。自出殼至20日齡時的體重是初生體重的10倍,但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和抗病力較差。這段時間主要是加強飼養管理,提高成活率,提高雛鵝品質。20-40日齡稱中雛,也有的稱童鵝或青年鵝。雖然體重較大,但胸肌不厚,屠宰率低,可食部分少。40-60日齡稱成鵝,人們通過飼養手段,限制其身體發育,促進體內大量蓄積脂肪,以增加體重。此時,鵝膘肥肉嫩,味道鮮美,屠宰率高,可食部分比重大,70日齡以後,鵝就開始第一次小換羽,膘度大減,體重降低,屠宰率也較低。 實踐證明,不論什麼品種的鵝,20-60日齡生長髮育比較快,絕對增重高,以後隨著飼養日齡的增加而下降,因而耗料與成本卻要增加,可見,肉鵝養至60日齡出售經濟效益最高。 飼料是影響鵝體增重速度和飼養期長短的關鍵因素,為了提高經濟效益,在40-60日齡增重速度比較快的期間,不能忽視適當補充精飼料。要餵給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稻穀、糠麩、玉米等精料,將鵝養於安靜而較暗的環境中,並限制其活動,以促進體內脂肪的沉積。同時供給充足飲水,幫助消化代謝。其經驗是:"由他吃,由它拉,六十天,正好殺"。一旦發現鵝後腹下垂,前胸豐滿,羽毛光亮貼身,體驅呈矩形,皮下脂肪增厚並有板栗大小既結實又有彈性的脂肪團時,即可停止育肥,出欄上市出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