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目驚心!這種奶瓶你也敢給娃用?史上最全奶瓶材質材料分析

觸目驚心!這種奶瓶你也敢給娃用?史上最全奶瓶材質材料分析

觸目驚心!這種奶瓶你也敢給娃用?史上最全奶瓶材質材料分析



文 / 忙 媽 -

前兩天知乎看了一篇文章,問的是某多多商城的東西怎麼樣,有個答主買了9.9元包郵感溫奶瓶的回答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

觸目驚心!這種奶瓶你也敢給娃用?史上最全奶瓶材質材料分析

9.9包郵,瓶子沒有包裝,裹著塑料袋套著土黃色快遞箱就郵過來了。隨奶瓶郵來的小卡片大寫加粗的不含雙酚A看起來好像還特別靠譜,瓶身刻度也還算清晰可見,重力球部分有買家反應說會生鏽(???)。然後機智的答主用吸鐵石吸了一下重力球……如下圖,以及,答主提供的會生鏽的重力球圖片……

觸目驚心!這種奶瓶你也敢給娃用?史上最全奶瓶材質材料分析

看完真是男默女淚,你以為買到的是划算,其實是顆炸彈。9.9包郵還能賺,想想也能知道不是什麼好材料。

有興趣的可以查看知乎原答主內容(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4429036/answer/469913438)

但今天的主題不是要抨擊某多多,也不是要痛斥這些昧著良心賺錢的黑作坊,畢竟我不是寫社會新聞的。看完以後,我滿腦子都是一個問題:

給孩子用,到底什麼樣的才是安全的(奶瓶篇)


本文參考材料

維基百科

香港衛生署

世界衛生組織

美國兒科學會

奶瓶,是小朋友們成長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物品,缺少母乳的媽媽可能在孩子一出生就會需要用到奶瓶,而其餘寶寶,大部分在五六個月也會開始接觸奶瓶,孩子入口並且接觸如此密集的生活用品,應該怎麼選怎麼買呢?(本文會從奶瓶的材質入手進行分析,不含品牌推薦)

首先,奶瓶有幾個大類:玻璃、塑料、硅膠、不鏽鋼。

玻璃奶瓶

玻璃奶瓶主要有兩種,普通玻璃(硅酸鹽玻璃)和高硼硅玻璃(硼硅酸鹽玻璃)。

簡單說說兩者的區別,高硼硅玻璃膨脹係數更低,是鈉鈣玻璃的三分之一,也就意味著在灌注冷熱水的時候更不容易炸裂,但是在受到快速或不均勻的溫度變化時,高硼酸玻璃仍然有可能破裂。當然通常也是不建議往奶瓶灌注沸水的,而且一般配方奶調配水溫都建議在70℃以下。總而言之高硼硅玻璃,薄而耐用,微波爐與洗碗機內也可以放心使用。

總結

優點:通透性好,容易清潔,穩定安全。

缺點:相較於其它奶瓶,偏重,不耐摔。

雷區:如果不選擇高硼硅玻璃材質的奶瓶,還請避開含鉛的玻璃製品,由鉛玻璃製成的器皿可能將鉛浸入所盛的食物和飲料中。

建議:在寶寶還不能自己動手捧著奶瓶吸奶的時候,家長可以考慮入手高硼硅玻璃奶瓶餵養,但是在寶寶能夠動手之後不推薦使用。

塑料奶瓶

塑料奶瓶種類就真的太多了,小寶寶使用率也非常高,優點相當明顯,輕便耐摔,能完美應對隨心所欲的“熊孩子”,只是PC(聚碳酸酯)、PA(聚酰胺)、PP(聚丙烯)、PES(聚醚碸)、PPSU(聚苯碸)、PE(聚乙烯),一連串跟元素週期表似的,光看著就令人頭大,要分清也是很不容易,這些是否都是安全的呢?

這裡需要多瞭解一樣東西,BPA(雙酚A),BPA是合成塑料,是一些塑料製品的基礎材料,常用於製造PC(聚碳酸酯)塑料,BPA也具有類似雌激素的特徵。2012年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禁止在嬰兒奶瓶中使用雙酚A。

看完這條應該就知道了為什麼現在市面上的奶瓶會大寫加粗不含雙酚A了,但其實在世界衛生組織的一份文件(2009年11月)中指出,雙酚A總體未觀察到不良反應,所以不小心中招買到了PC奶瓶的家長也不必太自責。

觸目驚心!這種奶瓶你也敢給娃用?史上最全奶瓶材質材料分析

圖片來源 :世界衛生組織

而FDA禁止使用BPA也是因為人們對BPA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並不代表它已經有了實際侵害(FDA最近一份2014年的報告中的小白鼠實驗,確定了三個極低的潛在危險點)。(科學觀念是不斷髮展更新的,這點需要提醒大家,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東西以前能用但後來明令禁止的原因)

由此,如果大家想要完美避開雙酚A,那就不要選擇PC(聚碳酸酯)材質的奶瓶。

這裡我還在香港衛生署找到了一張表格,包含了我們日常生活中會用到的大部分塑料的材質屬性(耐酸耐熱等),有飯盒礦泉水瓶等,當然其中也包含一些常見的奶瓶材質。

觸目驚心!這種奶瓶你也敢給娃用?史上最全奶瓶材質材料分析

圖中的PP、PC(含BPA)就是很常見的奶瓶材料,包括文章開頭的答主在某多多買到的奶瓶就是PP奶瓶。

這裡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地方,文章開頭引用的知乎答主,在查資料的時候查到了這麼一條說PP致癌的:

觸目驚心!這種奶瓶你也敢給娃用?史上最全奶瓶材質材料分析

我也特地去查了,國家藥監局的確發過這張表格,標題:3類致癌物清單(共502種)。但是第二行就給出了3類致癌物的定義:對人類致癌性可疑,尚無充分的人體或動物數據。另外,在上面的截圖中,除了PP(聚丙烯)我還看到了PE(聚乙烯)……要知道,PE(聚乙烯)也是製作奶瓶的原料之一,除了奶瓶,PE也廣泛運用於各種接觸食品的材料中(食品袋等)。在美國兒科學會的科普網站上關於指導家長減少嬰兒接觸BPA有過推薦,推薦提到的兩種奶瓶正好就是PP和PE……好巧哦。最後這張表格中的502種三類致癌物,按字母排列,太多我沒細看,但是前幾項中也看到了熟悉的阿昔洛韋,話說阿昔洛韋可是哪裡都能買到的非處方藥,由此可見,3類致癌物的確是存疑的,不是還有一句話嗎,拋開計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況且它還沒有足夠的證據支持。所以在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庫更新之前,已經買到PP、PE甚至PC材質奶瓶的家長不必過度反應。

那如果我不想接觸雙酚A也不想和3類致癌物打交道呢?

沒關係,我這裡還有一張圖……

觸目驚心!這種奶瓶你也敢給娃用?史上最全奶瓶材質材料分析

比較遺憾的是,在這個表格中再安全的奶瓶,也會有潛在副作用,看起來雖然很可怕,但是也要再提醒大家,一句老話,拋開計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只要合理使用奶瓶,就能防止奶瓶材料中的有害物質發生遷移,這也是為什麼不建議大家經常用沸水去消毒奶瓶的原因。

大家需要記住的幾個特性,除了材料的耐熱範圍,還有顏色。例如,你購買的明明是PPSU奶瓶(琥珀色),到手卻是乳白色或者透明度很高的奶瓶,那就要當心了,要麼是成分造假,要麼就是參入了不知名的材料……

總結

優點:輕便,耐摔,好抓握。

缺點:種類繁多,難以辨別,不好清潔。

雷區:如果不購買品牌的,會容易買到假貨,冒牌貨,合成貨,但是大家存好上面的圖片,收藏好今天的文章,應該也可以應對個七八分了。

建議:a不要過度燙煮奶瓶消毒,可以使用專用消毒器具。b不要放酸,甜,醇等有腐蝕性成分的東西在奶瓶中。c及時清洗奶瓶。這三條可以有效避免有害物質發生遷移。奶瓶內側如果有劃痕建議更換,劃痕不易清潔,更容易滋生細菌。

TIPS:消毒櫃一般有三種,a紫外線消毒,b臭氧消毒,c高溫消毒(高溫可達120℃)。一般選擇前兩種模式消毒,既可以保護器具,相對也更安全。

硅膠奶瓶

一般指LSR液態硅膠奶瓶,英文Liquid silicone rubber,液態硅橡膠。

硅膠奶瓶也是這兩年剛剛興起的餵養器具,普及率還不是特別高。維基百科是這麼定義的:具有良好的耐極端溫度性能,在-55℃~300℃都能正常工作,高度惰性,不與大多數化學物質反應。由於其惰性,被廣泛運用於醫學中(醫療植入等)。它也是生物相容的材料,具有低過敏性,適合嬰兒使用,適合用於接觸食品。

目前大廠的硅膠奶瓶還很少,可選度不是很高,小廠的……原材料不能保證,最好不要亂買……

總結

優點:安全,輕便,相對柔軟。

缺點:價格高,相對不易清洗。

雷區:劣質硅膠的會有刺鼻的味道。

建議:硅膠奶瓶需要及時清洗,其他的除了貴可能就沒啥太大缺點了。

不鏽鋼奶瓶

不鏽鋼奶瓶可能很少有家長會選擇,畢竟小寶寶喝奶都是需要現衝現飲。不過冬天用來喝水卻是每個寶寶的標配。雖然是標配,我卻並沒有找到任何不鏽鋼奶瓶相關的測評一類的靠譜文章……心好累。

而很多淘寶賣家宣稱的食品級不鏽鋼,只是一個概念而已,通常指的是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接觸用金屬材料及製品》GB4806.9-2016的不鏽鋼材料,這份標準指出只要幾項重金屬遷移指標不超標,都可以用來接觸食品。 所以如果只是標註了食品級不鏽鋼,要靠我們自己辨別還真是挺難的。不過在維基百科的查詢結果就比較好懂,304和316不鏽鋼是食品和飲品行業的首選材料。所以不要信小廠沒有標識的食品級不鏽鋼了,認準304和316更靠譜。

總結

優點:耐摔,保溫,好清洗。

缺點:重,優劣難辨。

雷區:劣質不鏽鋼可能會重金屬超標。

建議:買大廠產品吧,小作坊的還真不知道用的是啥鋼。

END


好了,號稱史上最全(可能吧)的奶瓶材質分析看完後,相信你對這些材料也有了一定了解了。另外真心不推薦去某多多買三無產品,有標的產品都還不一定靠譜,三無的就更懸了。除了奶瓶本身,奶瓶的配件也是很重要的,像文章開頭的螺帽重力球,正規廠家應該是幹不出這種事的,一個舉報基本就團滅了,只有小作坊才有恃無恐,今天滅廠明天開張,反正沒有品牌,難抓,吸引客源靠的是低價,總會有人上鉤。其實說起來還是大品牌的更值得信賴,但是某寶搜搜奶瓶兩個字,按銷量排下來靠最前的幾乎都是小眾廠商的產品,畢竟大廠和進口的品牌溢價太嚴重,性價比低,現在養娃成本真的已經非常高了,所以大部分人還是會更多的考慮性價比,也正是因為這樣,我才覺得寫這樣的文章很有必要。如果你覺得我的文章有幫助,還請關注我。


觸目驚心!這種奶瓶你也敢給娃用?史上最全奶瓶材質材料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