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有些溫暖,就像曬過太陽的棉被,讓你不再懼怕這世間的寒冷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今天講的是24節氣的白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八月節……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

這個時節,因為人們會在清晨時分發現地面和葉子上有許多露珠,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所以取名白露。

白露|有些溫暖,就像曬過太陽的棉被,讓你不再懼怕這世間的寒冷

其實露珠一年四季都有的,只是秋季最多了。

這是因為,白露時節,是全年晝夜溫差最大的季節,夜寒日裡熱。不管白天有多麼炙熱燦爛,太陽一落山,氣溫便迅速下降。

又因為地面上的花草、石頭等散熱往往比空氣快,溫度比空氣低,所以,當含著水滴的空氣碰到這些溫度較低的小花、小草的時候,便會凝結成細小的水珠,這,就是露珠。

不過,從這裡也可以看出,露水的形成是有條件的,需在大氣較穩定,風小,天空晴朗少雲,地面熱量散失快的天氣條件下才能形成。

白露|有些溫暖,就像曬過太陽的棉被,讓你不再懼怕這世間的寒冷

如果夜間天空有云,地面就像蓋上一條棉被,熱量碰到雲層後,一部分折回大地,另一部分則被雲層吸收,被雲層吸收的這部分熱量,以後又會慢慢地放射到地面,使地面的氣溫不容易下降,露水就難出現;

如果夜間風較大,風使上下空氣交流,增加近地面空氣的溫度,又使水汽擴散,露珠也很難形成。

所以,露珠還有氣象預報的功能,“草上露水凝,天氣一定晴”。

白露三候

白露|有些溫暖,就像曬過太陽的棉被,讓你不再懼怕這世間的寒冷

白露一候,鴻雁來

白露|有些溫暖,就像曬過太陽的棉被,讓你不再懼怕這世間的寒冷

這是說呢,大雁開始飛往南方過冬了。

我試著問小包子,還記不記得大雁是什麼時候飛回來的?

小包子歪著腦袋想了一會兒,說,是雨水吧,雨水二候鴻雁來。

妞還記得,甚為欣喜。

其實每次說到大雁,我腦子裡首先浮現出的,便是小學語文課本里的那篇課文了——

“秋天到了,天氣涼了, 一片片黃葉從樹上落下來。 一群大雁往南飛, 一會兒排成個人字, 一會兒排成個一字。”

那會兒,課本只告訴我們大雁是這樣飛的,卻沒有告訴我們為什麼。

直到後來當了媽,要給小包子講大雁,我才知道,原來大雁們擺隊形並不只是為了耍酷。

白露|有些溫暖,就像曬過太陽的棉被,讓你不再懼怕這世間的寒冷

大雁是南北遷徙的候鳥。

它們總是春天北去,秋天南往,非常準時。以至於人們也把秋天稱為雁天。

不過,這種遷徙卻並不是“浪漫”旅行,因為途中要經歷一到兩個月的時間,可謂歷盡千辛萬苦。

所以,大雁們就選派出一隻體壯力強的“頭雁”在前面帶隊。

每當頭雁扇動翅膀的時候,翅膀尖上就會產生一股微弱的從下面往上的風(上升氣流),有了這股氣流,後面的大雁就會飛起來很輕鬆,從而節省了體力,整個雁群就不必休息很多次。


白露|有些溫暖,就像曬過太陽的棉被,讓你不再懼怕這世間的寒冷


其實,相同的原理在田徑場上也有,中長跑的比賽中一些有經驗的運動員不會一開始就去跑在第一位,而是緊跟一個後面跑,因為這樣空氣對他的阻力會比第一位的小。跑起來也更省力。

不過, “頭雁”因為沒有風力可以藉助,很容易疲勞,所以在長途遷徙的過程中,雁群需要經常地變換頭雁和隊形,一會兒變成人字,一會兒變成一字。

是不是很聰明?

其實除了智慧,在中國人的心中,大雁是當之無愧的禽中之冠,自古被視為“仁、義、禮、智、信”五常俱全的靈物。

中國北方的重要關隘,被叫做雁門關。

在中國和印度的傳說中,大雁還是願力的象徵,所以,藏佛經的塔也稱為雁塔。比如西安的大雁塔、小雁塔。

而最讓人感動的,還是它們對愛情的執念。

它們終身一侶,天涯共飛,從不獨活,一隻死去,另一隻也會自殺或者鬱郁而亡。

白露|有些溫暖,就像曬過太陽的棉被,讓你不再懼怕這世間的寒冷

金代文學家元好問的《雁丘詞》:“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說的就是大雁情。

也許正因為此,周代開創的婚姻禮儀“六禮”:納彩、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六個階段,其中有五個階段都有五次要用雁。也許這正是人們對新人可以白頭到老,信守不渝的美好祝願。

白露二候,玄鳥歸

白露|有些溫暖,就像曬過太陽的棉被,讓你不再懼怕這世間的寒冷

我告訴小籠包,玄鳥,就是燕子。

燕子在24節氣中,屬於比較重要的一個物候。比如春分中,也提到了燕子,春分一候元鳥至,說的就是,在春分的第一個五天裡,燕子從南方飛來了。

白露|有些溫暖,就像曬過太陽的棉被,讓你不再懼怕這世間的寒冷

元鳥是燕子,玄鳥也是燕子。

燕子是益鳥,以蟲為食,據說一天可以吃掉6000多隻飛蟲。

不過它們只習慣於在空中捕食飛蟲,而不善於在樹縫和地隙中搜尋昆蟲食物。當冷空氣襲來,飛蟲不見蹤影,它們便找不到食物果腹。

所以,在白露的第二個五天裡,燕子就緊跟著大雁朝南邊飛去,去那裡享受陽光和溼潤的天氣。

白露|有些溫暖,就像曬過太陽的棉被,讓你不再懼怕這世間的寒冷

燕子還有著驚人的記憶力。無論飛多遠,它們都能順利找到回家的路。也許正因為此,人們才總說“似曾相識燕歸來。”

講到這裡的時候,包子很興奮地說,她發現一個有趣的事情,那就是白露的兩個物候都是關於鳥兒的。

我笑了,其實不止如此呢,連三候也是關於鳥的。

白露三候,群鳥養羞

白露|有些溫暖,就像曬過太陽的棉被,讓你不再懼怕這世間的寒冷

秋冬天到了,除了鴻雁和燕子,還有很多鳥兒,比如喜鵲、麻雀,是不用遷往南方過冬的。這個時候,鳥兒們就需要開始儲備一些糧食過冬了。

羞,即“饈”,就是美味的食物的意思。

而且鳥兒們過冬的準備做得很充分,不僅在儲存食物,還開始養護增生它們的羽毛來禦寒。

包子拍手小手,似恍然大悟般,“連鳥兒都知道要多穿衣服了,看來,我們也得多穿衣服呀。”

的確。

“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

“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就穿棉。”

夏天那些漂亮的連衣裙,是到了收起來的時候。

就連晚上睡覺的時,也不能再隨意光著身子,而是要蓋好小薄被,防止著涼。

白露|有些溫暖,就像曬過太陽的棉被,讓你不再懼怕這世間的寒冷

講到這裡,小包子突然笑得像波斯菊一樣舒展,"既然小鳥們都要開始儲存好吃的了,我們也得準備點好吃的了吧?”

我聽了忍不住笑了。

突然覺得,包子每次那麼期待我們講節氣,可能就是盼著這些好吃的吧。

不過白露,還真有不少好吃的。

白 露 ·食

白露|有些溫暖,就像曬過太陽的棉被,讓你不再懼怕這世間的寒冷

“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

白露時節,正值桂花盛開。桂花很小,但味道卻很香,所以民間叫它七里香、九里香。桂花不僅能用來觀賞,還能做成美食,比如,桂花茶,桂花酒,桂花糕。

尤其是桂花糕,咬一口,甜滋滋,滿滿都是桂花的香氣。

白露|有些溫暖,就像曬過太陽的棉被,讓你不再懼怕這世間的寒冷

除此之外,核桃、大棗也都成熟了。

農諺中,素有“白露到,打核桃”的說法。

據說一般要爬上樹,提著長杆用力敲打,樹上的核桃便會噼裡啪啦地掉下來了。

不過核桃剛從樹上掉下來的時候,外邊一般都有厚厚的青皮,這種青皮千萬不能直接用手剝去,否則你的手就會被染成紫黑色,而且很久都洗不下來。

白露|有些溫暖,就像曬過太陽的棉被,讓你不再懼怕這世間的寒冷

每年這個時候,包子奶奶都會給我們買鮮核桃吃。

鮮核桃特別好吃。

它去掉了幹核桃的油膩和苦澀,只留下了白嫩嫩的外表和甜滋滋的口感,嚼兩口似乎還能感受到核桃肉的汁液。

核桃好吃,可皮兒難剝。不僅費時費力,還總是把人的手染成黑色。

可包子奶奶,卻好像永遠都不嫌麻煩,許許多多個秋天涼涼的夜裡,當我哄著孩子們入睡,她便開始坐在暖黃的燈下——

一點點敲開淺褐色的殼兒,又一點點小心撕去裹在核桃肉上的膜衣,然後,第二天一早,桌上變多了一碗白嫩的果肉。

白露|有些溫暖,就像曬過太陽的棉被,讓你不再懼怕這世間的寒冷

有的人對你好,是因為你對他好;而有的人對你好,是因為他想讓你好,不帶任何目的。

而有種溫暖,讓你每當想起,心底都會湧起細微的幸福感,就好像突然擁有了一床被太陽曬過的暖暖的棉被,讓你不再懼怕這世間的寒冷和黑。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