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松石寶鑑:綠松石的「五字訣」

中國觀賞石協會2008年出臺了觀賞石鑑證標準。這個標準對一塊奇石的具備條件用五個字來概括:色、質、形、紋、韻。為觀賞石鑑評提供了可以依據的規範。是對古人鑑石“瘦、露、皺、透”的補充與發展,有力地推動了奇石賞石活動。綠松石觀賞石也符合這個條件。因為其地質構造的特殊,因為綠松石是有色寶石,因為其疏密有致,色、質、形、紋、韻五字綠松石都能佔全。

綠松石寶鑑:綠松石的“五字訣”

先說色。綠松石以藍色為主調,碧藍晶瑩,鮮豔欲滴,讓人心醉。除了藍色,尚有黃色、紅色、白色等。諸色中層次分明多變,僅是黃色就有金黃、淺黃、焦黃等多種顏色。有時候,一塊綠松石觀賞石諸色齊備,色彩斑斕,如春花爛漫,如秋色怡人。縱觀觀賞石世界,沒有任何奇石可與綠松石比顏色的豐富和綺麗。可以說,綠松石是最色的石頭。

綠松石寶鑑:綠松石的“五字訣”

再談質。質多是指石頭的硬度,硬度越高質量越好。等你硬得像鑽石一樣,你就是鑽石了,或者說可以和鑽石比美了。綠松石多在6個摩爾硬度以上,這是達到了寶石級的硬度的。有人說,綠松石是半寶石,言下之意就是指綠松石不夠硬。那是說白松石,或者是質量偏差一些的松石。好的松石如天藍色,菜綠色的綠松石,剝皮就有光澤的,無需醮蠟與拋光,才有亮度。這樣的松石是很硬的,硬到可以劃破玻璃。因此,綠松石是質優價廉的寶石,它的質光潔玉潤,卻比玉硬比玉高貴華美。

綠松石寶鑑:綠松石的“五字訣”

三是形。見過綠松石觀賞石的愛好者,都會對綠松石的形過目不忘。那真是婀娜多姿,形態各異,爭奇鬥豔。或如虎奔跑,或如雲飄逸,或如大嶽縱橫,或如險峰危巖,如樹,如花,如人,如神,形象超過想象,感嘆造化奇功。唯前些年綠松石觀賞石市場看好,個別不良商家,故意將自然的綠松石打磨出一個模樣來,留下斧痕沾傷,令人討厭。這也是其他觀賞石共有的通病。須在購藏時多費些精神與眼力。羅丹說過:“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綠松石尤其如此。如果你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神品、逸品會從一堆平凡的石頭中走來。

綠松石寶鑑:綠松石的“五字訣”

四是紋。綠松石有天然的紋理,主要有黑白二種,別無其他。黑紋是鐵線這是盡人皆知的。有黑的鐵線,這幾乎是綠松石的特徵。黑裡泛藍,藍中帶黑,這是因為鐵線總是在綠松石之中,成礦之時,互相染浸所致。因而,黑紋鐵線經常給綠松石帶來一種殘缺的美。正是因為鐵線才標明綠松石的優次,有鐵線的綠松石,質量總是很好的,同時也很難做假,白的紋理是石英。綠松石經常會出現白的石英,將綠松石包裹,因為這白的石英,使綠松石有了層次,或如平臺山巒,或如山泉瀑布,或如樹幹虯枝,特別漂亮。近年有商家巧妙利用石英,將綠松石黑白留下,成為一棵樹冠,一盆盆景,特別漂亮。自然也有做假,是將石英碾粉再造,不過那效果與天然的石英相差甚遠,無光澤,不白皙,有膠質。稍加留意就能看出來。

綠松石寶鑑:綠松石的“五字訣”

五是韻。綠松石觀賞石一定要有韻味。綠松石不是每塊都有韻味的。就像大自然中的石頭,不是每塊都能成為奇石的。綠松石有韻味才有魅力,才有趣味,才有境界。綠松石本來是寶石,沒有韻味也有市場。這和別的奇石不一樣。就如美女一樣,沒有文化,也不愁嫁。這是綠松石的長處。因為這個長處,那時市場上到處都是綠松石觀賞石,只要有塊頭身個,配個座子就上市了。其實,綠松石觀賞石要空靈,要有境界,有意味,天然妙成,拒絕斧痕,讓觀賞者有玩味,有想象,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留有審美的空間,這樣的賞石,才能給精神帶來富足。這才是應該孜孜以求的。

綠松石寶鑑:綠松石的“五字訣”

我曾在我的《綠松石記》中闡述過我收藏綠松石的幾點體會,後來又以《我的松石觀》在報刊上轉發。誰知這篇短文,又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刊發於其他賞石雜誌。我怕謬論流傳,誤了人家的賞石大事。今天根據中石協的五個標準,再談綠松石的色,質、形、紋、韻。意在拋磚引玉。並非是喋喋不休,嘮叨不完,敝帚自珍。

現在綠松石觀賞石的市場大不如從前,但是,小的觀賞石擺件仍然為人們喜愛,被時時問起和購買,有了綠松石“五字訣”,也能為消費者提供一點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