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報評論員:讓失信者「寸步難行」

天津日报评论员: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點擊上方“網信紅橋” 可以訂閱哦!

天津日报评论员: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治理誠信缺失事關重大,“治”就要有力度,重點是要讓失信者付出相應代價。近日,我市啟動集中治理誠信缺失突出問題專項行動,向失信者“亮劍”,打出誠信建設“組合拳”,彰顯對失信行為真治嚴治的鮮明態度和堅定決心。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國無信不強。”誠信對國家來說是軟實力,對社會來說是穩定器,對企業來說是黃金資產,對個人來說是立身之本,誠信建設一刻也不能放鬆。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體學習時強調的,“對突出的誠信缺失問題,既要抓緊建立覆蓋全社會的徵信系統,又要完善守法誠信褒獎機制和違法失信懲戒機制,使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針對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誠信缺失問題和經濟社會領域的失信突出問題進行集中整治,讓失信者寸步難行,讓守信者一路暢通,這是推動形成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願失信社會氛圍的有力舉措。

失信者最怕的是陽光。無數實踐證明,曝光懲戒是治療失信行為的一劑“猛藥”,用量足才能見效快。治理誠信缺失,就是要以零容忍的態度“刮骨療毒”,就是要堅決曝光失信者,讓其成為眾矢之的,就是要對失信者加大處罰力度,讓其付出沉重代價,如此才是真治嚴治,才能營造“讓失信者寸步難行,讓守信者一路暢通”的正向氛圍。

猛藥去痾,重典治亂。此次我市出臺的治理方案,既針對市民普遍關注的誠信缺失問題,在電信網絡、互聯網、金融、醫療、旅遊等領域開展19項專項治理,又構建聯合獎懲聯動機制,建立健全誠信“紅黑榜”,使失信主體在註冊登記、金融信貸、招標投標等方面受到限制,以嚴懲重罰倒逼誠信意識迴歸。

讓集中治理落在實處、見到成效,關鍵在於落實好“誰來抓、誰落實”的工作責任。“戰區制、主官上”,壓實主體責任,“一把手”要親力親為、掛帥出征,將集中整治工作責任牢牢抓在手上、扛在肩上,“抓鐵有痕、踏石留印”,打贏集中整治攻堅戰,讓失信者無處遁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