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不還稱兄道弟來著」卡大佐至死不明白「變臉」爲何這麼快

利比亞前領導人卡扎菲的結局很有戲劇性,跟蘇聯解體、顏色革命、伊拉克戰爭有的一比。都是美歐(以美國為首)國家先給出美好的承諾,但只是(而且是完全只是)為了欺騙而已,當目標達成了事情結束後就會置之不理甚至置生死於不顧。

為什麼說卡扎菲結局很諷刺很有戲劇性呢,因為過去卡扎菲與歐美的關係是非常鐵的,經常去歐美訪問,特別是法國,幾乎是戰略級的關係,但是我們卻發現,法國攻打利比亞也是打頭陣的,也是最積極的。

“前幾年不還稱兄道弟來著”卡大佐至死不明白“變臉”為何這麼快


“前幾年不還稱兄道弟來著”卡大佐至死不明白“變臉”為何這麼快


“前幾年不還稱兄道弟來著”卡大佐至死不明白“變臉”為何這麼快


“前幾年不還稱兄道弟來著”卡大佐至死不明白“變臉”為何這麼快


石油是美國控制全球的法寶。而全球近2/3的石油都在中東地區,其中利比亞的原油屬於輕質原油,就是比較容易提煉的高質量原油。利比亞的原油一直是各國垂涎的資源。2011年3月,利比亞的叛亂還沒到兩個月,反對派就在班加西宣佈成立中央銀行和石油公司。這一點是非常奇怪的,在革命歷史中十分罕見。西方國家反應也很快,宣佈反對派可以自由出售石油。反對派起事短短几周之內,就宣佈成立中央銀行和石油公司,這極有可能是因為反對派與其背後的支持者就石油達成了某些協議。

西方以為推翻卡扎菲,能獲得更多利益。但是有句話說得好,戰爭往往會滋生更多的戰爭。卡扎菲的倒臺也揭開了利比亞的“潘多拉魔盒”。2012年,美國駐利比亞大使館被恐怖組織襲擊,大使身亡;2014年利比亞再度爆發內戰。卡扎菲被推翻後,卡扎菲的僱傭軍帶著武器逃到了撒哈拉以南,並將武器出售給了基地組織,基地組織開始在西非紮根,恐怖主義繼續擴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