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墅丨環境蔭翳,僻隱清幽,隱匿青城山下的440㎡藝術美宅!


別墅丨環境蔭翳,僻隱清幽,隱匿青城山下的440㎡藝術美宅!

初入業主孟暢的家,便被這個獨立的兩層建築所吸引,室外光透過大面積玻璃傾瀉而入,使室內陽光充沛、溫暖怡人。

步入室內,穿梭於各個空間中,你會發現每個空間色調和諧統一,乾淨而純潔,第一眼便會被空間裡的藝術品吸引,或許是一幅香港攝影大師何藩的攝影作品,或許是一幅印象派藝術畫作,都靜靜的佇立在空間中,散發著自身的氣質。

別墅丨環境蔭翳,僻隱清幽,隱匿青城山下的440㎡藝術美宅!

通過欣賞空間裡的藝術品,能感受到業主對家居空間的獨特表達,聽到她對藝術文化的個性解讀,也能深刻體會到她對藝術生活的崇尚和追求。如此充滿藝術氣質的空間主人是什麼模樣?我想她一定是長年累月浸潤在藝術的薰陶中,擁有自己獨特的審美觀念,不然怎麼能和空間的氣場契合。我在腦海中無數次描摹業主的輪廓,可是我無法通過抽象的想象來臨摹出具象的她。我在等待,等待她的出現。

別墅丨環境蔭翳,僻隱清幽,隱匿青城山下的440㎡藝術美宅!

經過一番對空間的觀摩之後,終於一睹業主的真容,留著一頭乾淨利落的短髮,氣質溫婉且熱情,舉手投足間透露出知性美,言語投足間也能捕捉到業主對於藝術的熱愛。

別墅丨環境蔭翳,僻隱清幽,隱匿青城山下的440㎡藝術美宅!


別墅丨環境蔭翳,僻隱清幽,隱匿青城山下的440㎡藝術美宅!

客廳空間

在日常生活中,藝術品常常被打造成遠離生活的高端之物,可遠觀,而不可褻玩。久而久之,藝術就越來越遠離大眾視線,而造成很多人認為藝術是“高冷”是“不明覺厲”,是遠離生活的非平常之物。孟暢藉由自己的家,讓大眾都能以一種簡單的方式從日常中接觸到藝術品。

別墅丨環境蔭翳,僻隱清幽,隱匿青城山下的440㎡藝術美宅!


別墅丨環境蔭翳,僻隱清幽,隱匿青城山下的440㎡藝術美宅!


別墅丨環境蔭翳,僻隱清幽,隱匿青城山下的440㎡藝術美宅!


餐廚空間


別墅丨環境蔭翳,僻隱清幽,隱匿青城山下的440㎡藝術美宅!

日本建築師中村好文對住宅設計的態度:理想中的住宅,要讓一家人在生活中品嚐到屬於各自的幸福,獲得精神上的滿足,贏得全家上下的喜愛,我不會把客戶給的設計費糟蹋在自我表現,自我滿足上,而是用設計這門手藝,真心誠意地回報給客戶。可能只有中村好文的設計態度才能詮釋出馬非對設計的執著。

別墅丨環境蔭翳,僻隱清幽,隱匿青城山下的440㎡藝術美宅!


別墅丨環境蔭翳,僻隱清幽,隱匿青城山下的440㎡藝術美宅!


別墅丨環境蔭翳,僻隱清幽,隱匿青城山下的440㎡藝術美宅!


別墅丨環境蔭翳,僻隱清幽,隱匿青城山下的440㎡藝術美宅!

臥室空間

別墅丨環境蔭翳,僻隱清幽,隱匿青城山下的440㎡藝術美宅!


別墅丨環境蔭翳,僻隱清幽,隱匿青城山下的440㎡藝術美宅!


休閒空間


一個住宅的完美呈現,是設計師與業主共同造就的,馬非說沒有為空間設定方案和風格,所有的靈感都來源於孟暢的生活軌跡和對未來生活的嚮往。“能放置所有自己喜歡的藝術品”成為馬非設計的出發點。

別墅丨環境蔭翳,僻隱清幽,隱匿青城山下的440㎡藝術美宅!


別墅丨環境蔭翳,僻隱清幽,隱匿青城山下的440㎡藝術美宅!

室外空間

結合住宅外圍環境優雅,林蔭密佈的實際,設計師馬非將住宅私院經過重新梳理與規劃,以綠植圍合的形態將住宅包裹。以“借景”的設計手法,在多個空間大開玻璃窗,將室外的景色與室內進行延續對接。

三面通透玻璃大開放的廚房,抬眼望去便能欣賞到院內景色。客廳、樓梯間、臥室都以不同寬高比例,不同開合尺度的窗戶來增加室內的明亮度,並且將每扇窗戶都與室外的綠植配合,推開每一扇窗戶都能領略到不同的風景,營造出一個充滿陽光、親近自然的家。

別墅丨環境蔭翳,僻隱清幽,隱匿青城山下的440㎡藝術美宅!

在內部空間的設計中,設計師充分考慮到每一個細節。以白色表達空間的不同情感:溫暖、舒適、自由;黑色、灰色、木色表達出理性、質樸、自然。顏色之間互相過渡,相互交織,構成生活場域的調性。


別墅丨環境蔭翳,僻隱清幽,隱匿青城山下的440㎡藝術美宅!

藝術品是生活的一部分,在日常生活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即便僅是安靜的安放在一旁,也能在空間中產生無窮無盡的張力,給予空間自然生長的力量。對於設計師而言,家不僅只是滿足功能生活的需求,更是在日常中提升居住者品味的最佳途徑。藝術源於生活,在空間中模糊日常與藝術的邊界,讓空間成為藝術的一部分,讓藝術與空間融為一體,相融相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