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故事:舍財救人得善終

在清朝康熙年間,有一位叫黃三德的小商販。為人正直,做生意從不偷斤減兩,很受人們的敬重,連同行也對他讚賞有加,可惜黃三德從小體弱多病,他的父母帶他去看了許多郎中,但都束手無策。他最後放棄了,他的父母也就隨他去了。

有一天,黃三德在賣蘋婆時,一位雲遊四海的道士從他的小攤前經過,那位道士看了黃三德一眼,便說道:”貧道乃清水道人,雲遊到此地,見先生面容憔悴,想為先生指點迷津。“黃三德謙虛地回答道:“在下小時候體弱多病,去看過許多大夫都沒有用,最後也就放棄了。”道士說道:“你的病是前世惡業所致,你必須多行善事才能化解你的疾病。”黃三德聽完後,猶如醍醐灌頂,並說道:“多謝道長提醒,在下一定會謹遵教誨。”說完,那個道士就乘風而去

後來,他收攤準備回家的時候,看到街上告示牌,張貼了一張告示,有一大群人正圍著觀看。兒女親人正在討論道:“你們聽說了嗎?我聽說在南洋有一艘商船在海上,遇到風暴,聽說要翻了。”“啊,不會吧,那艘船上可是滿載了殷商巨賈,如果出了事的話,這可怎麼辦啊?”“唉!也只能聽天由命了。”而他們的對話剛好被黃三德聽到。

隨後,黃三德跑回家裡,拿出了僅存的10兩黃金,急匆匆的跑到了碼頭,準備僱一艘漁船救人,船老大當初很是拒絕,但看到黃三德的決心,最後還是答應了,船老大隨即揚帆起航,前去救援。

船老大到達目的地後,果然看到一艘商船在海浪中搖搖欲墜。船老大冒著生命危險將商船裡的那些商人及落海的船員全部拉到他的船上,最後在船老大的不懈努力下,那些商人以及隨船船員均被救回,總共54人,無一傷亡。

那些商人知道是黃三德用近家財救他們的命,之後第二天帶著大禮紛紛到黃山的家裡拜謝。黃三德謙卑的婉拒了他們,但那些商人無論如何都要報答他,黃三德只好恭敬不如從命,收下了那些大禮。

半年後,黃三德仍然在街上賣蘋婆。而那位道士再次來到他的小攤,不過這次,道士看到了他額頭上有著明顯的三條陰騭紋。便問道:“黃先生,我看見你額頭上的那三條陰騭紋,想必一定是做了什麼大好事吧?”黃三德回答道:“半年前我花重金僱船去救了商人的性命。”而那個道士恭賀道:“恭喜你黃先生,你不僅會疾病痊癒,還會子孫滿堂,你自己也能得善終,真曇可喜可賀啊!”黃三德拱手作揖,以示感謝。隨後那位道士便乘風而去。

後來,黃三德的病不僅好了,還有了兒子。他兒子成年後,參加殿試,最後高中榜首。而他自己也得到了善終。街坊鄰居對他也是讚賞有加。

結語:善之大小,取決於我們內心。黃三德傾盡家產去救那些商人,但他並不徒回報。這才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地方。

故事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