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日本的民族性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看日本的民族性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9月21日我们发文章《世界华文媒体大会突显满族风情》,介绍此次日本之行参加世界华文媒体大会的盛况。9月22日发文章《日本大阪的台风到底有多厉害?》,主要写记者对日本的总体印象和亲身感受到的日本的抗灾能力。9月23日发文章《从日本吃住行等看日本的日常生活》,主要是通过日本的吃、住、行等方面介绍我所看到的日本的日常生活。


看日本的民族性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今天想进一步深化探讨日本的民族性格与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美国当代著名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于二战期间写了《菊花与刀》,成为人类学历史上跨时代的著作,非常深刻地研究了日本人的民族性格。中国由于历史原因,民众有仇日心理,导致一般人至今对日本的了解也非常有限,只从抗日神剧中的片面了解或是把日本说成是古代中国人东渡的后代以及盗走唐朝文化的窃贼。就是中国的专家们,也没有一位专家能写出一本类似《菊花与刀》那样深刻的文章。


看日本的民族性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记者仅在日本逗留十几天,再加上学识有限,自然也无法写出深刻的探讨日本民族性格的文章,但还是想从如何保存和传承满族文化的视角去学习和考察日本是如何体现民族性格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我的最终目的,还是希望族胞能从我的文章中看到一些有用的东西,我就知足了。

一、日本人的礼节


看日本的民族性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日本人以重视礼貌而闻名,最主要的就是见面互相鞠躬,还有就是非常客气,谢谢或对不起会常挂嘴边。中国也自称礼仪之邦,但现在的人与人互不信任,更谈不上互相行礼。

要说礼节,现在保存的清末民初的老北京影视资料,可以看到老北京旗人非常重礼貌,那互相见面,可是有多种礼节,最常见的是打千,还有抚鬓礼、拉手寒暄、碰肩抱肩、蹲儿安礼、叩头等。至于行什么礼节,要看双方关系不同而有不同的选择,这样看来旗人的礼节要比日本人的礼节丰富很多。


看日本的民族性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故社会上也流传有旗人礼多的说法。但自民国后开始受到压制,以及文革时候要破除旧思想,以至于旗人已经不敢再讲究礼节。但旗人还是保持很多尊称,如称您、怹等。目前旗人居住已经缺乏聚集区,尤其本来是旗人大本营的北京。不仅是旗人,就是老北京人,在北京工作和生活中也逐渐成为少数,所以这些礼节已经很难恢复。

二、日本人的军人般遵纪守法

日本古代流行有武士道精神,而明治维新后,又提倡军人精神。

相对满族人,当年也是全民皆兵,民国后,满族人从军的也非常多。现在统计,满族也是按人口比例从军最多的民族。所以满族人的身上也潜在有军人作风。现在的日本人,也有很强如军人般遵纪守法意识。如上班期间,尤其是东京地铁,人非常之多,其拥挤程度基本和北京高峰期的地铁相彷佛。但北京地铁基本是无规则的拥挤。而日本的地铁,都能排起整齐的队伍。


看日本的民族性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近畿日本铁道观光电车岛风号

看日本的民族性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日本地下交通有的地方出口也非常窄,但日本人非常有序地排队,而队伍的整齐有如军人的队伍,确实让人惊叹。日本这样拥挤的地铁,还设有女性专用车厢,相对其他车厢而言,女性专用车厢就显得宽松多了。对弱势群体的关照也是多方面的。如人行横道,当绿灯的时候,响起鸟叫,据介绍这是为盲人设计的。

看日本的民族性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非常奇怪,中国网络上有一些黄汉,就口称平等,反对给弱势群体照顾,比如对高考少数民族加分,他们就非常有意见,现在对一些商品标有清真标识也表现不满。中国网络还流传文章说日本如何敌视和压制伊斯兰教,以至于日本没有穆斯林。这说法绝对错误,据我了解,日本有伊斯兰教的协会,而且该协会还颁发认证清真标识。近铁百货的餐饮层有的就标有清真标识。联想到满族人,如何能恢复以前的军人作风和尊重弱势人群的绅士风格呢?

近铁百货饮食层的人气料理:江户川鳗鱼饭


看日本的民族性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三、日本人的认真和工匠精神

本次世界华文媒体日本行最后一站来到近铁集团位于奈良的百乐荘,这是一个有着近一百年历史的庭院式的庄园,原本是带旅馆的日式会所,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成现在以料理会所为主的风格。在这里记者见到了家传五百年的茶筅匠人谷村丹后先生。


看日本的民族性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一个小小的茶筅,就是日本茶道中一定要用到的小工具,用它可以将泡好的抹茶打出浓密的泡沫,增加喝茶的香气和口感,也让喝茶多了一种仪式感。据介绍谷村丹后家族,五百年前开始茶筅作坊,父子代代相传一直到现在,已经把茶筅工艺研究到极致,与其说是工具,不如说是工艺作品更为贴切。


看日本的民族性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看日本的民族性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中国组中原文化早期以农耕为主,并不强调农耕器具的精细。而作为渔猎民族的满洲民族确有过认真的匠人精神。比如打猎工具,如果做的不精细,那么不仅难以打到猎物,而且还可能出现生命危险。所以古满洲人就具有认真的工匠精神。历史上曾记载蒙古早期就是购买中原铁器,但中原来的不良商人经常拿次品甚至假货欺骗蒙古人,蒙古人称汉地来的商人为"胡扎"(hujaa ),意思来自山西话"伙计"一词。正因这些汉地商人不诚信和善于作假,逐渐变成贬义一词。而满洲人比较晚才大规模生产铁器,但质量好,所以蒙古人逐渐都改为购买满洲人生产的铁器。日本古代虽也有农耕文化,但还要海洋文化和工商文化,造船技术和刀剑技术都非常认真,以至出色。

奈良百乐荘的红叶美景


看日本的民族性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四、日本人的思维和开放度

中国历史上思想受儒家思想束缚很深,日本虽引入儒家思想,只是吸取自己有用的部分,而没有盲目的学习。日本还发展有自己传统文化的神道教等。所以日本人思维可能更加开放一些。日本文化有些虽从中国引入,但并非盲目汉化,而是有自己思考,进而有所发展。如中国围棋,先是固定放上星位,而日本引入后,则打破了这陈旧固守的思想,让围棋有了进一步发展。日本引入中国茶道也是如此,有了自己深入思考,加入了人际交往的仪式。

在奈良百乐荘体验日本茶道


看日本的民族性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如现在世界上各国的交通就分为驾驶坐在左或在右,以至于行驶方向不同。日本是以驾驶坐在右为主,但进口一些西方的驾驶坐在左边的,日本也许可行驶。这也可以看到日本思维或做事,给人以更多的自由。目前日本对世界各国的文化也是接纳并敞开大门的,这一做法不仅让中国游客增多,去日本留学或旅游的东南亚及世界各地的都很多。

记者团下榻的酒店之一:大阪喜来登都酒店地处交通便利的上本町,各国住客很多。


看日本的民族性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日本不仅历史上吸收中国文化,也同时学习和引进西方文化,如咖喱本是印度发明,在东南亚也比较流行,而现在日本料中咖喱的应用非常广泛,并形成自己特色。这个国家给我的感觉是:凡是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文化都会谦卑地学习并逐渐吸收为自己文化的一部分。人类学家认为,从住房格局来说,也能看到一个民族的开放度,即接受外界事务的能力。

奈良大和西大寺站内的青果超市,来自世界各国的优良品种水果琳琅满目。


看日本的民族性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历史上,满洲人两度入主中原,主动学习接受中原文化,说明了满族的开放性。但后期就过度沉迷于中原文化,导致自己的语言文化几乎丧失。历史上的女真人早期大量吸收蒙古文化以及朝鲜文化,而进关后由于闭塞和满足现状,缺乏对西方文化的吸收与学习,直接导致近代的落后。即使到今天,西方和日本,无论机关还是民居,几乎都没有围墙。而中国,机关或大企业以及一些民住的小区,都还是喜欢用围墙围起,这似乎也是思想意识的一种保守体现吧。

五、日本人的集体观

有人认为,中国男足难以出线,相对于单个人的体育项目,中国人更容易成功,进而得出中国人缺乏集体观和集体荣誉感。中国人是否缺乏集体观,本文不作深入探讨,但老子曾写过这样的文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都体现着那个时代自我封闭、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古满洲人是渔猎民族,进山打猎或采集人参等,必须集体行动,才有可能应付遇到猛兽。所以满洲人的深层应有强烈的集体意识。本次世界华文媒体日本行活动,也是近铁百货、近畿日本铁道、近铁都酒店集团、近铁不动产等几家单位联合协办,他们希望让来自世界各国的朋友们感受日本的精致和细微的服务,这也是一种集体合作精神的完整体现。


看日本的民族性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日本人的集体观一直比较强,《菊花与刀》就提到一种说法:日本人就如一群有纪律的鱼,他们会排队向一个方向游去。如果向水里丢一块石头,打乱了他们前进方向,他们也会排起队向另一方向游去。这就如二战后,日本虽被彻底打败,但日本却没有乱,人们依然集体向一个方向去前行,并很快从战争废墟上崛起。

大阪新地标 海阔天空大厦


看日本的民族性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我在日本期间,也能感受到日本的集体意识,或是团队精神,据说对于工作中,如出现差错,不仅会追究出差错的人,他所在团队也会连累处罚。当然,一旦发现问题,他们不会一起掩饰,而是集体纠错。

六、日本人对中国人及满族人态度

中国人因为日本近代对中国的侵略,所以现在中国人大多存在仇日心理。那么日本人对中国人是什么态度?据我此次日本之行,无论走到哪个城市,也无论去什么地方,感觉遇到的日本人都彬彬有礼,非常客气,没有表现出敌视中国人或有歧视中国人地方。上一篇文章,我还专门讲了在日本的中文服务,说明日本人总体上对中国是非常友好的。这也体现出日本的开放态度,他们对世界各地来的人们都是欢迎的。


看日本的民族性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七、日本史观与右翼

再说下,大家普遍关心的日本人的历史观和存在的右翼问题。据我们发现,他们在谈话中,涉及到一些历史问题,可以看到他们历史观。如一位日本人给介绍日本台风的时候就说,此次日本遇到的台风是25年来最大的,现在日本一般都以数字命名台风,而以前会用美国人名字命名,因为以前是日美信息文化共享,这主要源于日本与美国打仗,最后失败并被美国占领的缘故。

我想,这主要还是日本教科书可能存在问题,因为遇到日本人大多很友好,但谈到历史流露出的历史观,可能是我们不认可的。像村上春树等日本当今知名作家,明确主张正确历史观,认为日本二战时候是侵略一方,是非正义的。


看日本的民族性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虽很多日本人因受的教育,其历史观可能不被我们认可,但应该说普遍对中国还是持友好态度,所谓的右翼没有市场。常驻日本的中国朋友跟我们讲过,曾见过日本右翼集会。日本标榜是自由民主国家,人们有集会游行示威等权利,所以日本右翼集体并不违法。但他们提出的口号是非常可笑的,他们主张应该让美国向日本承认错误,为曾占领日本进行道歉。他们主张与中国为敌,支持台湾,抗衡中国对钓鱼岛主张的主权。他们主张用武力去占领韩国现在占据的独岛(日本称竹岛)。他们主张用武力去占领现在俄罗斯占领的北方四岛。

看到日本右翼这些主张,几乎是与周边的国家都闹翻了,任何政治家或有点政治头脑的都不会认可他们主张。我感觉这些日本右翼主张的可笑程度就如同中国现在网络上的黄汉,黄汉与外国右翼不同的是,他们不排外,但却与中国所有少数民族为敌,甚至反对党的民族政策,反对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反对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照顾。

但对日本右翼和对待国内黄汉一样,要警惕他们的影响力。日本现在的政治家,不太可能认可那些极端的右翼主张,但日本的政治家却普遍有些向右倾向,所有会出现修改教科书问题、靖国神社问题以及对承认侵略并进行道歉等问题。但是日本政治家与普通民众有着极大的不同,这也是许多来日本的中国游客感受最深的。

关于现在日本人对满洲人的认识问题,我不懂日语,无法与日本人进行深入交流,但一次曾与一位日本人通过手机输入英语进行简单交流,我想跟他说我是满洲人,但想用英语输入manchu的时候,手机输入法有联想功能,开始输入前几个字母的时候,就跳出蒙古等选项,以至于这位日本人以为我是蒙古人,最后我用笨办法,取消了联想功能,用一个字母一个字母的输入,最后才明确了我是满洲族人,日本人表示知道。但这也说明,满洲族几乎已经被世界遗忘,连手机输入一个Manchu词汇都那么难,也是满族文化的悲哀。也由此联想到我们曾报道的日本满学专家河内良弘先生,作为地地道道的日本人,却为了抢救中国的满语文化倾注了25年时间,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看日本的民族性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感谢为了本民族文化倾囊相助的族胞们为出版这本满族大辞典索引编的爱心援助,此次日本之行见到了河内先生,老人家说因为有了满族朋友们的捐款,满语大辞典的改定增补版已经在印刷中了,他也希望在有生之年早日出版这两部词典。


看日本的民族性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而且可喜的是族胞们已经开始了新一轮捐款,又有不少人为河内良弘先生抢救满语文化提供了援助,在此向大家表示感谢,也顺便提示大家,捐款接收人为日本龍之昇中文台负责人祺祺女士,微信号wygg529,请直接联系她进行捐款。河内先生说会把每一位捐款人的名字印到书里永世流传。

日本满学专家河内良弘


看日本的民族性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八、日本的传统文化

从当今日本人的衣着来看,几乎与我们没什么不同。尤其看上班的职业女性衣着非常朴素,似乎还没有一些地方中国女性衣着前卫和大胆。日本的住处或公共场所,也都是西式建筑居多,这些基本衣、住、行等方面是有时看不到日本传统文化的。这让我想到,一些人认为现在的满族全被汉化,我看如果那么武断,似乎也可以说日本被全盘西化。其实传统文化的体现在于语言和文字,还有古代流传下来的各种风俗习惯的完好保存。比如日本的和服,在很多场合都可以看到,一些传承工匠技艺的匠人,文人等都会穿和服出席各种活动。


看日本的民族性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应该说,一个民族保存自己文化的根本是保存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日本当然保存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满族人则主体丢失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现在虽有很多年轻人在自发学习满语,但总体数量还是不大,这个问题依然不乐观。日本保持自己传统很主要的方面是饮食文化,在日本日本料理也叫和食,虽日本人有开放精神,接受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但他们饮食的主流肯定是他们自己民族的饮食传统。如果吃一顿一般般的纯正日本生鱼片等海鲜,人均大约要三千到五千日元。但要简单吃,也有日本传统的拉面,只需要几百日元,也就是各种档次都可以吃到传统的日本料理。故日本人无论在家中还是外边,都是以日本料理为主。

位于大阪近铁百货饮食层的月日亭日式料理老铺


看日本的民族性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满族要传承自己文化,保存自己的民族性,比恢复语言更为容易的,就是恢复满族从传统文化。很多老北京的风味餐饮和东北风味餐饮均是来源于满族,所以满族传统饮食的恢复要更容易。此次日本之行,主办方专门请了日本制造茶道抹茶工具的匠人和茶道师,并说明日本非常重视和尊重这些日本文化的传承人,这也说明对自己传承文化的自豪与重视,此点需要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著名的茶筅匠人谷村丹后,经常出现在日本电视节目中


看日本的民族性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日本文化最集中的地方,我感觉就是日本人传统信仰场所神社。日本传统的神道教,类似汉族的道教,也近似满族的萨满教。而神社即是神道教的宗教产所,类似汉族道观,满族的堂子。但现在的汉族道观,大多变成盈利的景区,需要门票。而日本无论是佛教寺庙还是神道教的神社,都不需要门票,而且看到的神社要比佛教的寺院多,一般也没有围墙。

日本人对神社都是很虔诚的,我看到有的日本人是穿好整齐的民族传统服装和服去神社礼拜。神社有类似佛教的功德箱,是自愿给与的,因为日本人把神社作为自己心理寄托,所以一般去礼拜都往功德箱放钱。

目前满族的传统祭祖祭神的产所堂子发展的非常不好。古满洲的时候,各大家族都有自己的堂子。待老罕王统一满洲各部后,只保留了皇家堂子,而其余各家族改为只在家中进行祭祖和祭神。进入民国后,皇家的堂子都没有能保存下来。现在,只有在沈阳的民族文化保护区内恢复建设了满族的静安神堂。所以现在满族人一旦要重视和保护好这个神堂,如果这个神堂发展的好,希望能在其他地方在逐步恢复建设。

位于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由中国东渡僧人鉴真大师所建,如今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看日本的民族性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日本对于传统文化也并非一成不变地保存,有认为不符合西方文明的,也在改变。如日本传统的温泉洗浴都是日本男女混浴,现在日本各城市的温泉洗浴都男女分开的,我问过几位常住日本的中国人,表示都没见过日本传统的男女混浴的温泉。推测也许只在比较偏远没有外国人涉足的地方还保存。这也说明日本一些传统的东西要适应现代西方文明和大部分外国人的观点。源自中国的酒文化在奈良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保留了最传统的酿酒工艺,在近铁百货奈良店记者就品尝到了自唐代以来流传下来的地产酒,很是香醇。

近铁百货奈良店的地产酒专柜

看日本的民族性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近铁百货奈良店营业推进部部长 弘中宇男


看日本的民族性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韩国人原本喜欢吃狗肉,当汉城举办奥运会的时候,为适应西方文明,基本关闭了韩国狗肉馆。据说现在韩国的上层社会,基本是与西方文明一致,也不吃狗肉了,只有下层一般的韩国人还保留吃狗肉的习俗。这也给满族恢复传统文化有所启发,对传统文化也进行甄别,不适宜现代文明的就不必恢复或者要有所改良,文化也要适者生存。

近铁百货奈良店的骆驼广场,奈良是丝绸之路的终点,因此这里经常看到与古代丝绸之路相关的印记。


看日本的民族性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作者富察春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