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會成爲超級大國嗎?

西風r


日本想成為超級大國???恐怕美國人不會答應,俄羅斯也不會答應,我國更不會答應!!!在這樣的國際局勢和地緣政治下,日本頂多是個經濟大國和文化大國。


日本能夠在明治維新後崛起成帝國主義列強之一,除了其本民族的奮發圖強、迎頭而上以外,很大程度上也是英美出於壓制沙皇俄國(蘇聯)向遠東擴張的需要。他們希望看到的是在東亞,有一個足夠強大的日本遏制沙俄對清政府、朝鮮半島上下亂摸的“鹹豬手”,但是後來日本的野心、實力膨脹得過快,反過來與英美爭奪起了勢力範圍。於是,美國果斷地在太平洋戰爭中將日本打殘,讓它把明治維新七八十年以來吃進肚子裡的利益一次性全部吐了出來。

二戰後,日本被剝奪了擁有軍事權利,麥克阿瑟的駐日美軍對日本列島上上下下進行了嚴密的軍事管制。雖然後來出於朝鮮戰爭、越南戰爭的需要,美國放鬆了對日本在經濟方面的控制,並且大加扶植日本、韓國這兩個亞洲“小弟”,但在軍事層面就審慎小心得多了,很多時候日本跟在美國屁股後面,充當的是幫腔和出錢的“奶牛”角色,美國是不會輕易地放鬆這根牛鼻繩、重蹈二戰時日本突襲珍珠港的覆轍的。

在這樣的國際環境下,日本不可能在軍事層面過度擴張成為軍事大國。它和印度同穿一條褲子躋身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努力,也因侵略前科太多太重得不到其他國家支持,因而也成不了政治大國。不是軍事大國,也不是政治大國,光憑經濟和文化,是成不了超級大國的,日本頂多是美國養的一頭“肥豬”,相當野豬就該挨山姆大叔的大棒了。


竹山清溪澗


有生之年看不見日本成為超級大國的一天。日本能在未來幾十年趕上現在我國的綜合國力水平都是一件幾乎不可能的事情。有人說國家的大小和國力無關,還舉出英國作為例子,可是英國在稱霸世界的時候,恰恰是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除非不知道印度、澳大利亞、加拿大、南非、印尼是屬於誰的,而英國也恰恰是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在各國獨立浪潮中損失了大量的土地後,衰落為現在的二流強國的。

如果連英國稱霸時是世界上國土最大的國家都不知道,也就沒有討論這個問題的必要了。圖中紅色部分就是英國稱霸時的國土,他被稱為日不落帝國,因為全天24小時,太陽都會照耀這個國家的某個區域,都不會在這個國家落下去。


國土面積的大小、人口的眾多、資源的豐富,從來就是一個國家能否強大的根本,也是他的基本條件,不可能有哪一個國土面積狹小、資源匱乏的國家能夠通過金融和對外貿易成為超級大國的,即便是美國也是一個資源大國、人口大國和國土面積大國。原來的蘇聯也是這樣的,蘇聯的資源和國土面積是其成為超級大國的根本所在,若不是為此,蘇聯都扛不過二戰的。

日本現在科技走的有點偏了,高科技用在了熱衷於製造機器女友的產業上。


我國之所以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世界第二軍事大國,和我國的人口眾多、資源豐富、經濟活躍是分不開的,日本之所以現在受限,也是因為外向型的來料加工又輸出的經濟系統,其極限和瓶頸也就在此了,所以日本出現了連續至今的20年經濟停滯期,這個停滯期還會再持續很多年,除非人類改變目前的發展方式,也就是基於原材料加工產品的階段,這個階段要過去起碼還需要上千年,那時候你我已經不存在了。

想要依靠動漫產業成為超級大國,不可能。


所以我在有生之年是看不見日本成為超級大國了,有些願意等待的人也許可以等一等,但是在此之前,我國作為一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已經要在2035年建成了,你們期待嗎?


海事先鋒


答案是否定的。一個國家成為超級大國,意味著這個國家擁有遠超其它大國的實力,意味著這個國家在世界範圍內擁有碾壓其它對手大國的政治和經濟影響力,請注意這裡不是大國的定義,大國的定義是政治或經濟影響力,而超級大國必須同時具備政治和經濟影響力。我們看日本的,今天的日本,人口和領土的面積都不具備支撐一個超級大國所必須的基礎條件。可能有朋友會說昔日的大英帝國,您不要忘了英國當年擁有世界範圍內大於自己本土一百多倍的殖民地,而在今天的國際秩序內,擁有殖民地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其次,日本的政治影響力很弱,即便在亞洲,日本都不具備一個世界大國所應具有的影響力。日本的軍事實力雖然比較強,可以算作一個軍事強國,但是日本是無核國家,相對於周邊中俄等大國,日本的軍力無論實力還是潛力都居於弱勢,更遑論在世界範圍內的軍事威懾力。

最後,日本的經濟是長期以來支撐日本大國地位的唯一亮點,然而,日本經濟的持續低迷導致日本經濟的相對地位一直在下降。曾經的日本是世界第二經濟強國,大有挑戰美國之勢,但今天日本的經濟實力早已經被美國和中國遠遠摔在身後,而且還被老對手德國接近,迅速增長的印度經濟也對日本的地位構成了挑戰。面臨嚴重老齡化社會的日本,希望能夠重現昔日的經濟輝煌無異於痴人說夢,不要說重現輝煌,能保持住現有的地位,不被別人甩太遠就已經萬幸了。當然,肯定有人會假設世界格局發生鉅變,比如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那麼在核武器時代的今天,這種假設下日本又有多少存活下來的希望呢?


照理說事


首先我們來看看做超級大國應該具備的幾大硬件:

一、經濟實力;先必須有錢,無錢什麼都免談。

二、軍事實力;

三、科技實力;

四、國土面積和人口基數;

五、領導人主宰世界的霸氣。

就目前日本的經濟實力,位列第三,並且與第一、二位相差甚遠;軍事實力,由於二戰曰本是戰敗國,根據《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協定,禁止日本擁有軍隊。所以日本的原子彈、航母、戰略轟炸機等進攻性武器也是不允許擁有的;科技方面,它既是擁有尖端科技的實力,也必定得到美國的控制。美國在日本擁有88個軍事基地,名義上是協助日本的防衛,實則掌控曰本的崛起。在任何戰爭中,國土面積也是相當重要的。就日本而言,它的國土那麼狹小,沒有戰略縱深,它要跟大國強國來一場大規模的戰爭,它必定是島毀族亡。一個大國在各方面都強盛了,具備了做超級大國的軟硬實力,這時候能不能做超級大國,這個關鍵就看這個國家的領導集團有沒有主宰世界的霸氣。

總之,在可預見的未來,日本絕對成不了超級大國,它必須先把它半殖民的尷尬局面解除。而英倫島國稱霸世界的典範,再也不能複製。曰本位居中美俄三大強虜之中,四面銅牆鐵壁,屈伸都不方便,只有日本右翼那些腦袋有問題的人才奢想充當稱霸世界的超級大國。


歐陽建高


世界上不乏成為超級大國的”小國”,如英國,葡萄牙,西班牙,但當時正逢美洲澳洲大發現,非洲廉價奴隸,信息尚未全球化的時代。彼時,以小役大成為可能。

除了這一特殊歷史時刻,古代的超級強國幾乎都是大國,比如羅馬帝國,漢唐,波斯,奧斯曼。其中清帝國和奧斯曼帝國正是被眾小國英國等發達國家瓦解,連俄羅斯也差點幹掉。

但是正如偉人所說的,先富的要帶動後富的。小帝國們要肢解大帝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有的鞭長莫及,如中國。落後國家開始一邊捱打一邊學習,印度沒來的學習就被滅了,日本還沒被打就主動開放門戶,學習西方,中國一邊捱打一邊學,但清帝國和奧斯曼這樣體量的國家尾大不掉,學習速度就慢了。總之,近代世界通過學習,落後國家開始覺醒,民族獨立意識變強。同時發達國家也有變化,美國,德國,日本前後崛起,想改變世界統治秩序。這兩點爆發了兩次世界大戰,極大地削弱了發達國家,特別是歐洲國家實力。

二戰後的世界,小的帝國們再也維持不住殖民秩序了,紛紛被動”裁員”。在如今均質化的世界,信息都是硬件硬實力了,決定各國實力的是文化傳統的優劣。日本英國雖然君主制,然而依然強大,同樣君主制的中東,卻腐朽不堪。民主的印度因為競爭文化的缺失,也難以作為。中國的制度和朝鮮越南等一樣,但是發展起來完全是不同的方向和速度。但是,決定一國總體實力的,成就其世界霸業的,仍然是體量,再也不會是什麼制度創新(荷蘭),技術創新(英帝國),意外地理發現(兩顆牙)。體量決定了一國的世界市場地位,創新動力,地緣政治影響力,軍事輻射範圍。

所以,一個國家若要成為世界霸主離不開兩個要素。發達的文化和較大的體量。日本文化獨特,但是有缺失,像長不大孩子。體量上人口勉強可以,面積就差遠了。更為嚴重的是,日本在遠東的遠東,政治和軍事影響力必然有限。

日本在一戰中笑了,在二戰中哭了。按照他們的反思,二戰應該在九一八的時候停下來。但是錯過的歷史機會不會再來了,就如同現在的猴子再也沒有機會變成人一樣。日本從來沒有世界霸主經驗,在可預見的未來,日本不會成為世界霸主,除非哪一天日本有了影響世界的科學大爆炸。。。。。。但這隻能出現在小說和電影裡了。


大千世語


從地緣環境來說日本的地緣環境很差,它的西邊是中國北邊是俄羅斯。它守在兩個巨大國家的出海口前,必然是中俄的眼中釘。自然沒有讓日本做大做強的理由。

從超級大國的能力上來講,作為超級大國需要的有3點,超級經濟實力,超級軍事力量,超級影世界影響力。而日本在經濟能力和影響力上都比較容易達到,但在軍事能力上卻無法做到。還是老問題:離中俄太近。日本發展軍事力量自然會加深中俄的警惕,必然要壓制日本。而發展軍事能力除了裝備質量外還需要數量,日本軍事力量規模不容易提升。這個日本國土狹小有關。一個國家的軍事規模和它所擁有的國土面積有關,試想一下,按照現在日本的國土面積,日本如果有美國60%的軍事力量那會是多麼擁擠的狀況,這在戰爭中是毀滅性的,很容易被一鍋端。

日本和英國不同,英國在成為超級大國的路上基本上沒有對手,歐洲沒有一個長期穩定的大國去幹擾英國對美洲和非洲的擴張,歐洲各國要保持相當的陸軍力量無法在海上力量超過專心發展海軍的英國。所以英國可以搞離岸制衡來控制歐洲殖民世界成就日不落威名。而日本向外擴張的對象都在中華文化的庇護之下,明治維新前的日本歷次擴張都碰到中國的拳頭上頭破血流。所以,日本如果真想成為超級大國,只有和中俄完全和解,讓中俄不在敵視。或者中俄自身崩潰——這也是日本唯一一次崛起成功的外部因素。

最後,我們來討論個話題:狗的主人希望自己的狗變成狼嗎?


制導小龍蝦


如果以現今唯一的超級大國為例,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根據《牛津英語詞典》,“超級大國”這個術語的解釋,超級大國是指一個國家在國際社會體系中處在第一級水平,擁有影響國際事件的能力,以及能夠向全世界投射力量。這一點日本永遠都無法達到。



這個提問其實答案十分明顯,我們可以來比較一下美日的基本數據就可以得到答案。2017年美國GDP高達19.7萬億美元,日本只有可憐的4.3萬億美元,完全不在同一水平上。世界上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0萬億美元的只有中美兩國,如果世界上還有另一個超級大國的話,只有中國。

首先,美日的國土面積相差巨大

日本:陸地面積377880平方公里,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4個大島和其它6800多個小島嶼。領海面積310000平方公里。


美國的國土總面積為9,631,418平方千米,其中陸地面積為9,161,923平方千米,水域面積為469,495平方千米(僅包括50個州及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不包括關島、波多黎各等海外屬地)。


第二,美日人口相差數倍


第三,美國是出中國為工業完整度最高的國家,小到螺絲,大道航天飛機,從海上戰艦,天上戰機,再到核武器,洲際導彈等。

而日本是二戰的戰敗國,國防工業幾乎癱瘓,對美國的國防依賴巨大,核工業除了民用意外,幾乎為零。


海狼沃德


日本是不可能成為超級大國的。首先,什麼是超級大國?放眼全球,能被稱為超級大國的只有美國,別的國家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大國強國。



美國的超級大國地位是兩次世界大戰中奠定的,美國以其強大的工業實力,先進的科學技術,成為戰後的最大贏家。美國在二戰之後在全世界範圍內建立了數量眾多的軍事基地,用以維護霸權地位,同時美國擁有數目龐大的盟友,遍佈全球,尤其是以西歐為主的發達國家,成為了美國的堅定支持者。


美元在全球範圍內受到歡迎,一度是跟黃金劃等號的,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只有強大的經濟做支撐,才有可能成為超級大國。

美國另一個優勢是領土面積大,資源豐富,人口眾多,科技先進。876名諾貝爾獎得主當中有356名美國人,日本只有20人,未來競爭的核心是科技,日本明顯不足。

美國的超級大國地位有著穩定的根基,相反,日本呢?

日本領土面積狹小,資源奇缺,難以支撐超級大國的地位,日本作為戰敗國,時刻處於美國的監管之下,不可能給日本超越的機會。東京的防空權都掌握在美國手中,自衛隊也受美軍節制。

80年代日本經濟如日中天,結果美國的一份《廣場協議》,日本經濟一蹶不振,陷入了漫長的衰退期。

與美國遍地盟友不同的是,日本在周圍樹敵太多,美國對於日本一來是監管,二來是利用,第三則是保護,如果沒有美國的存在,日本很可能被撕碎。



目前日本面臨的另一個難題不得不說,那就是少子化現象,日本去年出生人口94萬,創下1899年以來最低值,同時老齡化愈加嚴重,日本已經失去了未來的競爭能力。


視野新觀


這裡的“超級大國”概念如果是以當今美國為標準,那日本幾乎沒有可能;如果以某個領域的“超強”為標準,那日本倒是有機會。


美國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而且是“綜合”層面的超級大國,即它不僅在某個領域強大,而是在多個領域都處在世界之巔。比如,美國經濟常年霸佔世界第一,自成一極;政治影響力冠絕世界,在國際組織或者國際事務中常常可以“一槌定音”;軍事實力傲視群雄,軍費開支遙遙領先,甚至比第2~第20名相加還多;文化力遍及全球,高等教育發達,成為世界人才的集中地;流行文化繁榮,好萊塢風靡全球,收颳著世界的鈔票,引領著時尚潮流。



日本想要達到美國的水平,可能性幾乎為0;甚至不止日本,小兵覺得未來很難再出現“美式”超級大國,因為這對國家的綜合素質要求太高。近代以來,能達到這個水平的只有兩個,一個是當今的美國,另一個就是曾經的日不落帝國。而像曾經顯赫一時的德意志,法蘭西,蘇聯或者七八十年代的日本等,只能算“半個”超級大國。


那日本是不是就沒有任何機會呢?也不是。未來的超級大國標準也許跟如今不一樣,更多元化,比如經濟超級大國,軍事超級大國,工業超級大國,農業超級大國等,每個領域都有其最強的存在,而不是所有領域的榮耀都集中在一個國家身上。就日本而言,其工業基礎和技術積累不錯,爭取一下說不定可以實現“工業超級強國”的夢想。

圖:日本最大工業展(上)


和日本製造的軍用機器人


兵者詭道也


直白的說,木叔不認為日本短期內會成為超級大國。但如果日本在政治和軍事上有所突破,成為超級大國是可能的。

按照一般的國際政治理論和基本的國際現實,超級大國是需要以下幾個條件的——政治影響力、價值觀、經濟實力、軍事戰鬥力、文化傳播力,我們來看看日本是否具備。

1)政治影響力

這是一個國家成為大國的基礎。也就是說要有足夠的朋友和足夠大的朋友圈。一個國家不能孤立,而應該被所有人簇擁,才叫有政治影響力。比如你的提議在聯合國有多大的話語權;遇到問題的時候能有多少人支持和聲援?

日本過去是經濟強人和政治侏儒的結合體。但在安倍晉三領導下的日本日益強勢,在聯合國安理會多次入圍,而且再次連任。特別是目前還在積極爭取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因此未來日本在聯合國的政治影響力上升是可以預見的。

2)價值觀

簡而言之就是意識形態。比如美國的獨立宣言和法國的人權宣言都提到了一些細化的價值觀,它們改變了國際社會的道德標準。

日本對國際社會是否有價值觀的貢獻並不好說。不過日本意識形態的西化程度很高,對人權、民主、自由等問題與西方看法高度吻合,這是日本成為大國的價值觀條件,因為不會有太多同樣價值觀的西方國家,對日本的崛起表示危險和牴觸。日本要成為大國就會減少很多“麻煩”,甚至會獲得助力。這就是“志同道合”使然。

3)經濟實力

超級大國一定是要“有錢的”,沒有經濟實力做後盾的大國都是不長久的,蘇聯就是一個例子。

日本在這點上沒問題,具備成為超級大國的條件。因為這麼小國土的國家,經濟能排全球第三,可見科研創新實力還比較強,而未來經濟發展,主要的推動力就是科技,在這方面日本積累的經驗對未來是個促進。

4)軍事戰鬥力

這是一個國家能成為超級大國的必要條件,也是足以維持超級大國地位的重要標誌。美國之所以被稱為超級大國的重要因素就是全球範圍內的軍事行動能力突出。所以必要的軍事戰鬥力加上海外部署能力,就構成了超級大國的軍事要件。

顯然,目前日本尚無軍隊編制,也沒有交戰權。但安倍晉三連任後日本修改憲法的可能性大大增加。這意味著未來日本出現國防軍是大概率事件。那麼日本就有可能因此逐漸接近一種超級大國的狀態。

5)文化傳播力

文化傳播力是能夠把自己的文化推廣到全世界,從而增強軟實力的重要標誌。

其實這點日本是具備的。日本文化在國際上是有傳播和競爭力的。特別是日本在第三世界的長期耕耘,給人一種溫良恭儉讓的國際形象,不是一個咄咄逼人的強人形象,這些都有利於日本文化隨著援助與國際扶貧的增多而增加。

當然,木叔也注意到,有的網友可能會說,超級大國應該領土大,日本國土小不能成為超級大國。但歷史上的英國和法國、葡萄牙和西班牙都曾經是某一階段的超級大國,但他們自身領土並不大。雖然如今的國家不能像以前一樣去掠奪殖民地,但領土與大國沒有必然聯繫。

換個說法,即使未來日本發展成了超級大國,你不承認它,它算也是超級小國。本質沒什麼區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