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唐僧早216年 他才是“西天取经”第一人

南京道场寺,在中国寺庙史上曾有非常独特的地位。它是南京“海上丝绸之路”的寺庙遗址,更在佛教史上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东晋高僧法显,比唐玄奘早216年,从西域取经归来。法显西去取经归来之后长年居住和翻译佛经的地方,就是南京的道场寺。

9月26日,在南京市档案局与南京市文广新局举办的《海上丝绸之路南京遗迹图片展》上,南京海上丝绸之路遗产研究中心主任顾苏宁告诉紫金山记者:“道场寺虽然早已没有遗存,但它见证了南京‘海丝’城市的地位。”

比唐僧早216年的取经人

“道场寺的遗址,在今天的城南赤石矶一带,养虎巷内。”顾苏宁说。

道场寺曾经兴盛一时,甚至被称为“江南首刹”,它的出名和两个人有关,一是佛陀跋陀罗,二是法显。

法显就是比唐僧还早的第一位“取经僧”。法显比玄奘去西天取经足足早了216年,东晋义熙九年(413年)夏天,法显到达南京,在道场寺一住五年,写出了中国第一部记述了当时中亚、印度和南海诸国山川地貌和风土人情的游记《佛国记》。

道场寺是翻译佛经场所

法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西域向天竺的取经者,第一个用文字记述天竺取经见闻的人。他还是第一个把梵文经典带回国内并直接翻译成汉文的人。

道场寺曾是法显翻译佛经和撰写《佛国记》的场所。法显在道场寺住达五年,翻译的佛经6部24卷达100万字,其中所翻译的《涅槃经》最早在中国宣扬佛性思想,认为“众生皆有佛性”,推动了佛学思想的发展。

原址在中华门外赤石矶

遗憾的是,道场寺到今天没有留下任何遗存,但关于它的原址的考证一直都有。

史料记载,道场寺在“秣陵县三桥篱门外斗场里”,又说“当在今聚宝门外赤石矶左近”。大致范围在中华门外。

顾苏宁表示,道场寺遗址在今天的赤石矶附近,靠近中华门外大报恩寺遗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