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16歲「一見鍾情」,一桌飯菜嫁進山村,一個遺憾難以彌補


陝南大巴山,76歲的呂奶奶獨居深山,老人就住在山頭,和周圍的村民一樣,靠種田為生。吃泉水、點煤油燈,燒火做飯、耕地種菜,自給自足。

九月的大巴山,天氣已經很涼,從山腳往山上走,一路蜿蜒崎嶇,除了山澗潺潺的溪水聲,難見人影,呂奶奶頭戴一頂帽子,駝著背,深一腳淺一腳的在自己的菜地裡忙活著。

“我們都70多歲了,身體都還好,沒有啥大毛病,就是眼睛不大好使。”老人微笑地請我們進門,聲音洪亮。

回憶起剛結婚時的往事,呂奶奶說,都是緣分。16歲那年,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她看到了24歲的老伴,一見鍾情,第一次見面不久,他就託我的姑姑牽線,“沒想到我父母就同意了。”

“我那時根本不知道這回事,直到老伴跟著姑姑來到我家,我還跑到山上去躲著,年紀太小,怕羞著呢!”回憶起首次談親事時的情景,如今的呂奶奶不再嬌羞,而是滿滿的幸福感。

“當年家裡非常窮,沒有什麼聘禮,也沒有什麼金銀首飾等定情信物,只辦了一桌酒席請了親戚,但我的確是按當時的風俗,用大花轎把她迎回家裡的!”呂奶奶呵呵地說。

“隨著5個兒子2個女兒的出生,吃飯穿衣成了家中大事。”得已之下,兩人忍痛把3個兒子送給別人撫養,這也成了夫婦倆一直難以彌補的遺憾。如今呂奶奶老伴不在了,2個兒子沒結婚就意外身亡,大兒子吃野果子喪命,小兒子出車禍。2個女兒遠嫁,很少回家。這個中秋,呂奶奶沒有月餅,女兒們都要忙秋收,不能來看她。


每次耕種回來,就架上柴火,伴著裊裊炊煙,生火做飯。山上用的是泉水,呂奶奶吃的也簡單,一餐一兩個菜,一小碗米飯,熱天時天天做飯,天冷了,就隔一天做一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