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黏人」的原因,媽媽看了瞬間就沒脾氣了

當父母有事情要忙的時候,巴不得有人能夠鬆一下手,可是寶寶似乎沒有這麼體貼,總是纏著媽媽不肯鬆手,這一點在晚上表現得尤為明顯。有人說:這是寶寶見的世面太少;也有人說:寶寶怕生,對不熟悉的人有一種天然的抗拒感;還有人說:太陽黃,崽尋娘,自古以來就是這樣.....大家說出的原因五花八門,不過唯有下面這種最符合道理。

寶寶“黏人”的原因,媽媽看了瞬間就沒脾氣了

1、寶寶缺少安全感,其實每個人都是這樣,對未知的物體有一種天生的恐懼感,這是一種本能反應。黑夜來臨對成人來說只是一種交替現象,但在寶寶看來卻不是這樣,白天看得清楚的物體突然變成漆黑一團,未知的恐懼只有靠熟悉的感覺才能安撫。

雖然說寶寶在肚子裡的時候也是混沌一片,但是那裡有媽媽的心跳,還有子宮緊緊包裹著,所以胎寶寶不怕。出來之後再也沒有裹緊的安全感,也失去連綿不斷地心跳聲,耳聞目睹的全是“陌生”,只有媽媽抱著,寶寶才能重新找回熟悉感,更何況餵奶的媽媽身上有一種乳香,這是其他人冒充不了,能夠成為寶寶不可缺少的依賴讓你特有存在感。

寶寶“黏人”的原因,媽媽看了瞬間就沒脾氣了

2、媽媽的懷抱代表著溫暖,人都是嚮往溫暖的,媽媽對寶寶辛勤的付出,為他起早貪黑的勞累,寶寶其實心裡都有數,無奈他表達的方式只有“黏人”,只有這樣才讓他感覺不可缺少。

如果媽媽對待寶寶一直是“冷冰冰”,我想沒有寶寶會喜歡這樣機械性的冰冷,你看那麼多喝奶粉的寶寶,為什麼不抱著奶瓶睡覺,就因為奶瓶與寶寶沒有交流,讓寶寶感覺這只是一個物體而已。人為什麼能夠統領世界?正因為有了這一份不同尋常的辨別能力,因為有情感的緣故,所以才有了這麼多牽絆。

寶寶“黏人”的原因,媽媽看了瞬間就沒脾氣了

3、寶寶沒有適應!

孩子因為年齡的緣故,對環境的適應需要一定的過渡期,當他感覺不同的時候,就會本能地尋找原來熟悉的感覺,可是不是每個寶寶都有這麼幸福,很多媽媽不得不離開寶寶去打拼。從剛開始的哭泣到後來的適應,總需要一段過渡時期,當寶寶熟悉之後就會慢慢體會這種感覺,屈於無奈的現實。

寶寶“黏人”的原因,媽媽看了瞬間就沒脾氣了

從明白寶寶黏人的原因之後,我突然心痛了很久,這麼小的孩子,我竟然因為各種原因拒絕他的糾纏,甚至用惡言惡語兇他,幸虧寶寶不計前嫌一直死心塌地跟著我。也自那以後,每次當我對待寶寶有不耐煩,只要想到這些原因,又會變得瞬間沒脾氣。

以後我也會珍惜寶寶的每一次依戀,讓他從容不迫地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