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與谷歌的前世恩怨,網友:百度,你從口碑和民意上就已經輸了

百度與谷歌的前世恩怨,網友:百度,你從口碑和民意上就已經輸了

1

幾年前,在父親的葬禮上,李彥宏還唸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特別提到父親的不易,把幾個子女都培養成才。

三姐去北京大學報到前,語重心長告訴李彥宏:好好學習,走出陽泉。

顯然,唱戲是沒法走出陽泉。除了山西人,誰會聽晉劇呢?李彥宏又重回中學,不過還是改不了貪玩的本姓。父親就警告他,不努力,今後只能接自已的班,當一個鍋爐工!

李彥宏被嚇住了,他可不想做一個滿臉煤灰、苦兮兮的鍋爐工,於是收斂了許多,開始用功,最後考上了陽泉一中。

1984 年,見過電腦的國人屈指可數,但作為陽泉最好的中學,陽泉一中還是咬牙買了幾臺。可全校有一兩千人,怎麼分配使用就成了大問題。最後,陽泉一中想出了辦法,搞一次考試,數學成績最好的一批人,去學計算機。

李彥宏的語文成績很好,很會寫作文,但為了學計算機,拼命鑽研數學,最後被選上。一年後,陽泉一中又對所有學計算機的學生搞了一次測試,選出三人,去太原市參加全國青少年程序設計大賽。

當李彥宏坐著哐當哐當的破火車奔向省城時,他將來的老婆馬東敏,已經從合肥五中畢業,考進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才 15 歲,妥妥的天才。馬東敏的理想是做一個科學家,李彥宏的理想是衝進全省前十。

在火車上,帶隊老師對三個挑選出來的優等生說,只要有一人能衝進全省前十,他就算沒白教。李彥宏讓老師放心,一定給他爭光。

第二天考試結束之後,李彥宏去逛太原的新華書店。他一進去就傻了,好幾個書架都是有關編程的書,而陽泉的新華書店裡只有一本有關計算機的書,就是他們上課用的教科書。

李彥宏的心一下就涼了,知道比賽沒戲,果然後來他們三人沒有一個進入全省前十。他很清楚原因,相對於太原的學生,大家對信息資源的佔有太不平等了。

這件事對李彥宏的影響特別大。雖然他很喜歡計算機,但是填報高考志願時,他迴避了計算機專業,因為他明白,比太原發達的大城市太多了,那裡的學生優勢更明顯,他最後選了一個離不開計算機但又不是純計算機的專業。

1987 年,李彥宏以陽泉第一名的成績被北京大學圖書情報專業(現在的信息管理)錄取。

百度與谷歌的前世恩怨,網友:百度,你從口碑和民意上就已經輸了

2

李彥宏折戟全國青少年程序設計大賽時,一個密歇根男孩同樣正準備“真刀真槍幹一場”。

拉里·佩奇偶然讀到一篇 41 年前的報道,哭了,撕心裂肺。那篇報道是 1944 年《紐約先驅導報》記者約翰·奧尼爾撰寫的《浪子天才:尼古拉·特斯拉的一生》。

現在世人只知道特斯拉是一款酷炫高檔的新能源汽車。其實,創始人將公司命名為“特斯拉汽車”,是紀念物理學家尼古拉·特斯拉。

尼古拉·特斯拉 1856 出生於克羅地亞(塞爾維亞裔),現今絕大多數發電方式都是他發明的,他還構思出無線通信。1885 年,他告訴老闆愛迪生,可以改進汽車和發電機。愛迪生承諾,如果做到了,獎勵 5 萬美元。

愛迪生是很了不起,但人品不行。特斯拉做到了,他卻食言了,只給加薪 10 美元。特斯拉憤而辭職,創辦了自己的公司:特斯拉電燈與生產公司。

特斯拉沒有經商的才華,公司搞得一團糟,負債累累,最後只得去做苦力謀生。1943 年 1 月 7 日,孤獨的他在紐約曼哈頓大街的一間酒店裡猝死。一天後,酒店服務生忽略“請勿打擾”的標識,推門而入,發現了他的遺體。

一年後,特斯拉的好友約翰·奧尼爾為他撰寫了傳記。“即便媒體每隔一年就會頭條報道特斯拉和他最新的科學預測,但沒有人將這些報道與這個高高瘦瘦、衣著過時、每天喂鴿子的人聯繫起來……他就是那類奇怪的人群之一,他們能夠以不同的方式,令城市裡的人們生活更好。”

讀完傳記,拉里·佩奇意識到,科技發明光有創新還不夠,還需要商業化。他要創立一家成功的公司。“僅僅創造出東西是不足的,你必須要將它帶給全世界,讓所有人都可以受益其中。”

佩奇是密歇根州立大學兩位電腦科學老師 Gloria 和 Carl Page 的第二個兒子,他從小就被家中的電腦和科技雜誌所迷住。父母將他送進以培養獨立性和創造力而聞名的蒙特梭利學校。6 歲時,他擁有了個人電腦。上小學時,他的第一份家庭作業就是用電腦打印出來的,這讓老師們十分吃驚。

佩奇在密歇根州立大學獲得計算機工程學士學位,那時他就開始琢磨運輸業的未來,還曾經利用樂高積木設計了一款繪圖機與噴墨打印機。1995 年,佩奇進入斯坦福大學攻讀計算機理學博士學位。學院安排一個叫謝爾蓋·布林的學長帶他熟悉校園環境。

布林 1973 年出生在莫斯科。爸爸邁克爾·布林是前蘇聯計劃經濟委員會的經濟學家,媽媽在石油天然氣公司從事實驗室工作。

美蘇冷戰,猶太人的身份讓他們屢遭不公正的待遇。老布林上大學的時候,就曾因為這個原因,沒能讀自己熱愛的天文和物理專業,最後無奈改學數學。

老布林擔心悲劇在兒子身上重演,1978 年申請出境,老布林夫婦立刻被裁員,等待簽證的 8 個月裡,只能做臨時工維持生計。1979 年 5 月,他們終於離開了前蘇聯,跨越整個歐洲和大西洋,輾轉奧地利和法國,終於在 1979 年 10 月抵達美國紐約。

老布林想辦法把兒子送進了蒙特梭利學校,就是佩奇就讀的那類學校,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也在該類學校上過學。

入籍美國後,老布林在馬里蘭大學數學系謀得了一個職位,布林的母親則成為美國宇航局的一名專家。小布林繼承了父母的天賦,幼年就對電子學有著濃厚的興趣。小學一年級時,他向老師提交了一份有關計算機打印輸出的設計方案,但老師根本看不懂。

那時個人電腦才剛剛起步,老布林非常具有前瞻性,在小布林 9 歲生日時,送給了兒子一臺電腦。

差不多同一時刻,在中國山西,作為工人的兒子,李彥宏也剛剛接觸電腦,不過不能隨心所欲地使用,那是學校的公共財產。

百度與谷歌的前世恩怨,網友:百度,你從口碑和民意上就已經輸了

布林本科在馬里蘭大學學習數學,19 歲時進入斯坦福大學,攻讀計算機理學博士學位。兩年後,他遇到了佩奇。都是天才,都出自猶太人家庭,都是電腦迷,兩人成為好友。

23 歲時,佩奇有一次夢醒後,突然想到一個問題,他可以“下載整個網絡”嗎?在布林的幫助下,他們合作開發了一個名為 backrub 的搜索引擎。

之所以叫 backrub 是因為它主要處理反向鏈接。1997 年 10 月,布林和佩奇決定給 backrub 起一個新的名字,陰差陽錯採用了 Google,原本是 Googol,意為 10 的 100 次方——一個表示鉅額數字的數學術語,想用它來表達可以蒐集全世界所有的信息。

Google 最開始風行於斯坦福大學,很快走出校園,深受歡迎。佩奇和布林接觸了許多投資人及搜索公司,希望被投資或被收購,但都無功而返。

最終,1998 年 8 月,布林和佩奇說服安迪·貝托爾斯海姆(太陽微系統的聯合創始人和傳奇投資人)開出了一張 10 萬元的支票。

對於貝托爾斯海姆來說,這只是一個小項目,可給了兩個年輕人信心,使他們繼續融資時更具說服力,他們很快融到了 100 萬美元,這些錢足夠購買必需的設備。

1998 年 9 月 7 日,Google 正式誕生。

後來,貝托爾斯海姆回憶說,開支票時他並沒有意識到他所作所為的巨大意義。“在我的構想裡,他們也許可以吸引數百萬的搜索用戶,然後再利用這些訪問流量來賺錢……我沒想到它會發展到今天這麼大。沒有人能想得到。”

百度與谷歌的前世恩怨,網友:百度,你從口碑和民意上就已經輸了

3

在馬東敏的盤問下,李彥宏這才意識到佩奇和布林“盜用”了自己的創意。

李彥宏用 6 個月的時間追到了馬東敏——紐約留學生圈裡的“公主”,較之於創立百度,這應該是他此生最大的成就,那是 1995 年。

馬東敏是 1989 年出國的,前往新澤西州大學攻讀生物學科博士學位。而那時,李彥宏還在北京大學背 GRE。

上大學後,李彥宏一度很迷茫。圖書館系的計算機課程很簡單,這讓他很失落,後悔所選專業,開始厭學。又是父親把他拉上了正軌。

1988 年夏,李彥宏放暑假回家,李貴富對兒子說:“這段時間天氣太熱,冰棍賣得很好,我想要是到火車站去賣冰棍一定會發一筆小財的!可惜我要燒鍋爐,走不開!”

李彥宏說他願去火車站賣冰棍。假期結束,李貴富問他有何感受,

“雖然能掙些小錢,可是這個活兒好累人啊!”

“那你覺得賣冰棍跟讀書比呢?”

李彥宏明白了父親的用心,返校之後,他重視起圖書情報專業,還選修了計算機,並立志出國。他心裡埋了一顆種子,要讓所有的人,不管在多偏遠的地方,都能夠像北大的教授一樣,方便平等的獲取信息,找到所求。

百度與谷歌的前世恩怨,網友:百度,你從口碑和民意上就已經輸了

1991 年,他被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計算機系錄取。剛到美國的時候,他有生存壓力,想兼職掙錢。有一個教計算機圖形的教授要招帶薪的助理研究生,李彥宏去面試,最後教授問了他一個問題:Do you have computers in China?

李彥宏至今對這個提問都印象深刻。他認為教授不是問“你在中國有電腦嗎?”,而是問“你們中國有電腦嗎?”

李彥宏本想說:我將來想建一個全球最大的一個搜索引擎,我要讓每一個人都很方便的想找到什麼就能找到什麼,我要買很多很多的電腦用來幹這件事……

但是他當時沒有這樣說,只是說“yes”,然後默默地離開了教授的辦公室。

畢業後,李彥宏先去華爾街做實時金融新聞檢索系統,後來意識到華爾街不是他真正的歸宿,決定去硅谷,加入了搜索引擎公司 Infoseek。

在紐約的中國留學生聚會上,李彥宏對馬東敏一見傾心,面相靦腆卻“厚臉皮”的他邀請對方跳了一支舞,還留下電話號碼“331talk”。電話鍵盤上都有英文字母,李彥宏把號碼對應的字母編成了一個單詞,這個小花樣讓馬東敏對他印象深刻。

6 個月後,他們決定結婚,婚禮很簡單,只找了一個法官認證,他們甚至沒有合適的衣服。李彥宏穿著出國時帶來的舊西裝,馬東敏勉強找到一件夏天穿的粉紅色衣服,她爸爸感慨,這孩子怎麼把破布裹在了身上?

在 Infoseek,李彥宏很快成為信息搜索領域裡的傑出專家。此時,他還有華爾街道瓊斯子公司 70 餘萬股期權,買了別墅和名車,他志滿意得,在自家門前鼓搗出一塊地,每天下班後種菜。

有一天,李彥宏下班回家,發現芥菜全被拔掉了,堆在門前,兩名工人正在菜地裡鋪草坪。李彥宏非常生氣。馬東敏針鋒相對:“我不毀掉菜地,菜地就會毀掉我的丈夫。你是世界頂尖的 IT 專家,我強烈反對你變成一個加利福尼亞農夫!”

但對於辦公司,李彥宏缺乏勇氣。馬東敏決定刺激丈夫。1998 年夏天,她利用假期,研究 Google 的搜索技術,發現與李彥宏的研究成果非常相似。

馬東敏告訴了丈夫,李彥宏看後,認為 Google 的一些技術利用了他的研究成果。他告訴妻子:1996 年夏天,他應邀在世界多所大學進行信息搜索技術方面的講座。有一回,他在悉尼大學的講座結束後,兩個斯坦福大學的學生走上講臺,請教幾個問題。他以師長的身份,把自己的研究做了介紹。他沒有料到,這兩個學生兩年後成為互聯網界的風雲人物。

這是一段公案。李彥宏認為佩奇和布林 copy 了自己的心得,但佩奇自稱是在夢裡構思出用內置鏈接進行網頁排名的想法。

不管怎樣,Google 很快成為世界名列第一的搜索引擎公司,佩奇和布林躋身億萬富翁行列。李彥宏當然心有不甘,把房產和股票期權作抵押,拿了一筆 120 萬美元的風險投資,1998 年末回到了北京,並於 1999 年元旦註冊成立了百度。

百度與谷歌的前世恩怨,網友:百度,你從口碑和民意上就已經輸了

4

總設計師曾經說過:世界上的事都是幹出來的,不幹,半點馬克思主義都沒有。

光說不練是假把式。但怎麼練,能看出成色。

2004 年春天,在 Google 上市前夕,兩個創始人給所有投資者寫了一封信,信的開頭就指出:不作惡。

信中寫道:“Google 從來就不是流俗的公司,我們也不打算成為那樣的公司。通過這句格言,我們希望能準確地表達出,最可貴的力量在於——永遠只做正確的、符合道德觀念的事情。”

佩奇進一步指出,“不作惡”會比“做好事”更能得到大家的認可。他堅持了少時的初心,李彥宏則走上了另外一條路。

一直到 2001 年夏天,百度的業務都沒有什麼進展,給幾家大網站做一些技術支持工作,每天都在燒錢。在風投機構追投 1000 萬美元后,李彥宏扛不住了,給還在美國的妻子打電話。

馬東敏立刻回國,重燃丈夫的鬥志。一天他們去王府井購物,看到一家商店門口排起長龍,原來在贈送絲巾,吸引了很多人。馬東敏說:“我有一個想法,可以採取用戶競價排名的方式,既提高了用戶的參與熱情,又增加了公司的收入。”

競價排名的想法遭到董事會的強烈反對。第二天,李彥宏拍了桌子,這是很少見的。他表示董事會要還是不同意,他就不幹了。

對於百度而言,這是一步險棋。先是各大門戶網站紛紛參加競價,以使自己排名靠前,後來各種門類的機構都參與其中,尤以“莆田系”醫院為甚。百度當年贏利 1000 萬美元,用戶呈幾何級增加。

短短數年,百度成長為第一大中文搜索網站,全球第二大搜索網站。2005 年夏天,百度登陸納斯達克,在曼哈頓舉行的慶功會上,李彥宏把妻子攬到前排,說:“百度精神裡有一種勇氣,而我的妻子馬東敏博士,則是這勇氣的來源。”

可是,曾經那個山西少年的勇氣不是源於要消除人類“信息鴻溝”,讓每個人平等接觸資源嗎?就這樣,李彥宏迷失了,在競價排名的路上越走越遠,最後還賣貼吧、賣百科、批量下載盜版音樂、送外賣……

2006 年 4 月 12 日,Google 行政總裁埃裡克·施密特在北京宣佈該公司的全球中文名字為谷歌,這是由 Google 中國的全體員工投票產生的,意為“以谷(穀)為歌,是播種與期待之歌,亦是收穫與歡愉之歌。”

希望雖好,但現實殘酷。Google 進入中國後連連遭受危機,“在宣傳中,其形象往往與傲慢和偏見聯繫在一起,彷彿一隻闖進了瓷器店的大象。”

2010 年,谷歌宣佈退出中國。

百度與谷歌的前世恩怨,網友:百度,你從口碑和民意上就已經輸了

在亞洲金融論壇上,李彥宏表示谷歌非常不接地氣。“Google 中文名是谷歌,寓意是豐收之歌,谷歌覺得中國人豐收了就高興。但是事實上,真正中國上網的人不太在意豐收不豐收的。”

上網的人是不在意豐收與否,但百度非常在意豐收,架構幾番變動,就是不敢拿掉競價排名。誰碰誰完蛋,那怕是神奇的陸奇。

今年初,百度惡評纏身,在公關團隊的運作下,李彥宏登上了《時代》週刊的封面,在內文中,他這麼說:“2010 年,百度佔據了 75%的中國搜索市場,而谷歌只有百分之十幾的市場,他們最終被迫退出中國”。

事實究竟如何,又是一段公案。

沒了谷歌的競爭,所有人都以為百度會在中國互聯網市場上一騎絕塵,但尷尬的是,如今 BAT 的格局名存實亡,百度隨時都有墜入第二梯隊的可能。

偏偏此時,谷歌要重返中國,李彥宏做出摩拳擦掌狀,要“真刀真槍幹一場”,再贏一次。

“真刀真槍幹一場”,好有歷史感的革命豪言。如今在正定是紅色話語譜系的一部分。

百度與谷歌的前世恩怨,網友:百度,你從口碑和民意上就已經輸了

如今谷歌迴歸中國的聲音日漸高漲,百度真的應該思考一下,畢竟天時地利人和,你輸了人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