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戀時代》:大齡剩女冷暖自知,「冷戀」也是一種理性態度

《冷戀時代》:大齡剩女冷暖自知,“冷戀”也是一種理性態度

文:田金雙

《冷戀時代》:大齡剩女冷暖自知,“冷戀”也是一種理性態度

“這世上最難以自拔的,除了牙齒就是愛情。” 被懸崖激怒的女性婚戀專家冷玥和網友懸崖夜宿時閨蜜如是說。

其實,這句臺詞的原話是這樣的:“這世上讓人疼痛的,除了牙齒還有愛情。”之於愛情,對大齡剩女來說,是種莫名其妙的疼痛。同樣,“凍齡時代”剩女的愛情在她們眼裡也變得暖昧不清。

中秋節檔期公映的都市情感片《冷戀時代》,女主角是女性婚戀專家冷玥(姚星彤飾),她和四個閨蜜同為“冷戀一族”,在八卦媒體的爆料圍剿和各種花式逼婚壓力下,開啟了“淘男網”上的奇囧之旅。有趣的是,這五個閨蜜的愛情看似很不用心,則實更多玩味的味道。切不說冷玥和素未謀面的網友懸崖多年網戀,被激怒時雙雙懸崖“一夜情”,就其餘四個閨蜜也分別與與“黑豬”、“性愛視頻”和“煮人頭”產生了神奇而又搞笑的關聯……

可是愛情呢,究竟能修成正果,還是繼續保持彼此勾引貌似愛情的愛昧不清?

《冷戀時代》:大齡剩女冷暖自知,“冷戀”也是一種理性態度

就《冷戀時代》這部影片的語境來看,頗有些黃真真當年那部《女人那話兒》的味道,五個閨蜜談及性愛時,用詞大膽、尖酸多少有些女權主義的精神表達。但事實果真如此嗎?縱觀全片,我們不難發現片中五個好閨蜜內心均不乏愛的脆弱,有的人是想愛卻又不敢愛,有的人是不知道如何去愛,這樣影像表達,在言言上放大就表達為對愛情理解上的尖酸刻薄,但實際上,五個女子在愛情上一點兒也不輕薄,反倒還算重情。

《冷戀時代》:大齡剩女冷暖自知,“冷戀”也是一種理性態度

平心而論,這是一部探討現代都市中大齡剩女生存際遇和愛情危機的狀態電影。該片率先提出“冷戀”這個流行詞彙。相比小女生的“熱戀”,大齡剩女的“冷戀”反倒多了幾分理性和冷感的味道,這種冷感由期待、失望和愛無力等多種因素構成,冷寂無聲。身陷其中的女子,要麼悲歡,要麼離合,但更多的還是歷經愛情恐慌後內心的冷靜。

《冷戀時代》:大齡剩女冷暖自知,“冷戀”也是一種理性態度

簡言之,所謂“冷戀”,其實是個人臆造的偽標籤,其背後更多是愛的冷靜,或者說冷靜的戀愛。我個人反倒覺得,在“性無能”、“愛無力”的大情境下,“冷戀”不失為大齡剩女的理性做法,儘管這種表達多少有些自我暗示和精神偽裝。

畢竟,在“愛情學”中,歷經愛情之後,傷受的多是女人,“冷戀人”多半為女性,在經歷過歲月變遷、情海風浪之後開始冷靜思考遇到的男人是否合適,她們學會了剋制心動。可命運永遠不會遂人心願,當有人想對愛情隨遇而安,它反而會拋出各種各樣的愛情誘惑。由是觀之,大齡剩女邂逅愛情,難之又難,此中真意,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冷戀時代》:大齡剩女冷暖自知,“冷戀”也是一種理性態度

其實,冷戀也是戀,並非拒人於千里之外,一樣可以暖心。冰淇淋不錯,曖昧,甜蜜,遇熱消融,色彩和口味還很多變,可以營造出很好的感覺。問題是大齡剩女面對愛情,你是選擇轟轟烈烈,飛蛾撲火,還是不溫不火,不再心動。畢竟,所謂愛情,沒有了曾經的小鹿亂撞,只剩下福泰安康;沒有了“死了都要愛”,只剩下“修煉愛情的心酸”。如是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