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入富」有望帶來千億增量資金

標的集中在金融醫藥等板塊,外資在A股佔比有望提升

長江商報訊(記者 鄒平)A股國際化之路再次迎來重要里程碑。

9月27日早晨,全球第二大指數公司富時羅素宣佈,將A股納入其全球股票指數體系,A股分類是次級新興市場,從2019年6月開始將A股納入次級新興市場;業內分析認為,此舉有望為A股帶來千億元資金流入。

華泰證券認為,A股納入富時羅素國際指數,將帶來三大維度利好:一是市場情緒維度,短期內或將提振市場情緒,提升A股市場的風險偏好;二是資金面維度,A股納入富時羅素將帶來潛在增量海外資金,除潛在外資,還包括國內新成立的跟蹤富時羅素指數基金;三是投資生態維度,A股納入富時羅素國際指數是A股國際化進程中的重要一步,進一步推動國內資本市場與國際資本市場接軌,吸引更多的海外投資者尤其是海外機構投資者進入A股,有利於改善國內股票市場投資者結構和投資生態。

富時全球股票指數體系(FTSE Global Equity Index Series)是富時羅素指數公司的旗艦指數體系,包含46個國家和地區的約7400只股票,佔全球可投資市場總市值的98%,細分為發達、先進新興、次級新興市場三個層面。作為全球第二大指數,截至2017年12月,已有16.2萬億美元資產以富時羅素指數為基準。

國金證券策略分析師李立峰表示,目前“富時羅素全球及新興市場”兩條指數涵蓋1.5萬億美元,若按照“中國A股佔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比重”來粗略估計,假若A股納入“富時羅素指數體系”初期僅佔0.8%-1%,那麼被動資金流入規模約為120億美元至150億美元,摺合人民幣800億元至1000億元,正式啟動至少待明年年中。

浙商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曹海軍表示,A股“入富”給帶來的變化並非立竿見影的,不能立刻改變目前以散戶主導為主的市場,但能在潛移默化之中改善著A股生態環境,提高長線資金比重,逐步強化機構投資力量。

華泰證券指出,從富時全球納入A股指數和富時新興市場納入A股指數(過渡性指數)的成分股看,A股標的主要集中在金融、醫藥、食品飲料、電子和地產等板塊。從富時全球納入A股指數的A股成分股看(截至2018.9.4),權重位居前10的個股分別為:貴州茅臺、中國平安、招商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興業銀行、海康威視、美的集團、中國銀行、浦發銀行。

海通證券的研究數據顯示,目前A股中外資佔自由流通市值比例約為6%,仍然遠低於日本、臺灣、韓國等,未來外資在A股中佔比有望進一步提升。參考韓國、臺灣的歷史經驗,在外資持股佔比提升過程中,大盤藍籌股代表的行業龍頭始終表現較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