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實現中歐班列每天3列常態化開行

中國自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多個省區市均已開通國際貨運班列,中歐班列已成為“一帶一路”開放發展的重要抓手和平臺。短短兩年時間,憑藉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境外段協調合作等諸多優勢,新疆通過吸引、整合疆內外貨源,實現了中歐班列運輸規模從最初的每週1列發展為每天3列常態化開行,新疆作為連接我國中東部地區市場和中亞、歐洲市場的樞紐地位日漸凸顯。

5月26日,中歐班列烏魯木齊集結中心(以下簡稱“集結中心”),兩臺正面吊往來穿梭,將一組組裝滿商品的集裝箱放至一列開往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的中歐班列上。當日,集結中心建成投運兩週年,已累計開行中歐班列1230列。

新疆新鐵國際物流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南軍介紹,“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新疆從過去的內陸“口袋底”成為國家向西開放的前沿門戶。

2016年5月,集結中心建成投運之初,面臨貨源少、品牌認識度低的困難,中歐班列主要以拼箱拼車、整合區內貨源為主,線路只有4條,每週開行一列。為改變這一狀況,新疆鐵路部門對既有站場進行改造,使集結中心功能日漸完備、組織愈發高效。

此外,新疆在全區9個大型進出口企業建立攬貨點,並指派業務人員到中東部地區企業,針對客戶個性化物流需求,設計全程物流方案,提供倉儲、分撥、轉運等物流增值服務,保證企業貨物從裝車起運到國外後的貨物換裝,節省了企業成本。

兩年來,由集結中心始發的西行國際貨運班列線路由4條增加到19條,覆蓋歐亞17個國家、24個城市,累計開行1230列中歐國際貨運班列,形成了多點始發、多地運行、多點到達的中歐班列運輸新格局,其中新疆本地貨源集結比例超過六成,基本實現了中歐班列市場化運行,集結中心成為中歐經貿往來的重要節點。

貨源分散一直是制約中歐班列壯大的“短板”。為此,集結中心針對國內客戶個性化物流需求,設計全程物流方案,吸引內地出口物資“化零為整”在烏魯木齊集結,實現疆內外貨源快速聚集。

同時,集結中心與國內82家進出口企業合作,建立了攬貨聯盟,實行“組團出海”,通過組織境外運輸代理商招標、與哈薩克斯坦鐵路部門協商等方式,降低境外段物流成本,並通過與其他中歐班列始發城市及全國各地物流需求企業合作,形成了中歐班列相互補充、零散貨物在烏魯木齊集結開行。

目前,集結中心已經與疆內外200餘家進出口企業形成穩定的合作關係,為國內外向型中小企業“走出去”搭建起了物流集結服務平臺,輻射廣東、浙江、四川、北京、上海、重慶等10餘個省市,貨物品類也由最初的日用百貨、服裝產品拓展至機械設備、水暖建材、電子配件等200多個品類。

隨著回程中歐班列數量的增加,國內口岸集裝箱換裝業務也越加繁忙。如今,在新疆阿拉山口口岸亞洲最大的室內換裝站內,現場三臺吊裝能力36噸的龍門吊在人工的操作下,把場地上的集裝箱吊裝平板車上,平均吊裝一個集裝箱不到一分鐘,41列的中歐班列不到2小時就完成換裝。

“從換裝庫的忙碌程度,就能體會中歐班列熱度。中歐班列開通前,一週才需要換裝十幾節車皮,現在每天要換裝四、五百個標箱。”阿拉山口站貨運車間魏曉東說。

南軍介紹,目前新疆口岸通關時間由12小時壓縮至6小時內。中歐班列的運輸時間由原來的25天縮短至15天,中亞班列由原來的66小時縮短至約44小時,目的地覆蓋中亞五國主要城市,並延伸至德國、俄羅斯等歐洲國家。

中國鐵路烏魯木齊局集團有限公司數據顯示,截至5月26日,今年以來烏魯木齊集結中心累計開行中歐班列達384列,同比增長92%,預計年內實現開行中歐班列1400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