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內外百餘位儒商「看好」濟寧

本報記者 宋娜

昨日下午,儒商大會嘉賓東方聖城行懇談會在聖都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來自美國、加拿大、日本、俄羅斯、英國、法國、德國、荷蘭等9個國家和地區的120名世界500強、國內500強、著名央企、民營巨頭、國內外知名商會和有關領域專家學者匯聚一堂,共話合作、共謀發展、共襄未來。

此次推介的項目是我市從先期儲備的471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庫中精心篩選出來的,其中新舊動能轉換重點產業項目85個、總投資2659.1億元,涉及新能源汽車、智能製造、工程機械、汽車製造、高端紡織、精細化工、垃圾發電、文化旅遊等領域。據悉,目前26個項目簽約、總投資達444.2億元。

“這批項目質量層次較高、產業體系完善、前期條件完備,具有較強的投資價值。”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懇談會推介的項目都是我市重點推進的新舊動能轉換大項目,比如:如意全產業鏈智能製造系統項目是國內一流紡織項目,將建成國內紡織行業唯一一家集原料-紡紗-染整-服裝全流程網絡集成的互聯網+紡織生態圈,在高端紡織品領域國際市場佔有率預計將達到30%以上,品質與設計水平國際領先。另外,我市作為山東省信息技術產業基地和大數據產業集聚區,完全具備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良好基礎,形成集成電路、第三代半導體等信息製造業,建設軟件開發、軟件實訓、軟件服務外包和大數據產業集群,培育物聯網、衛星通信、光通信、北斗系統應用等產業,發展互聯網經濟、數字經濟、分享經濟等新業態,到2022年,力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200億元。

新聞1+1

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營商環境高效優質

近年來,我市圍繞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大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全面展開“一極引領、五區示範、多點突破”的“1+5+N”空間佈局,著力構建“5+5”產業體系;圍繞建設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大框架、高質量開啟新一輪城市建設,中心城區確定了“一核引領、兩環支撐、三帶協同、四城驅動”的“一二三四”重點建設任務,啟動了新機場、魯南高鐵、跨湖高速、董梁高速、機場高速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圍繞做強產業發展載體,大力推進園區二次創業,實行“一園一業一所”,開展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圍繞推進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並重,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開通中歐班列,52家世界500強企業在濟寧投資興業,兗礦集團、如意集團入選中國跨國公司100強,去年對外投資80億元、居山東省第一位。

不僅如此,我市營造了國內領先營商環境,打通“放管服”改革卡點堵點,全面推行“一次辦好”,建立“3330”工作機制,3個工作日完成企業開辦,3個工作日完成不動產登記,30個工作日完成項目審批;投資項目從土地審批到開工建設全流程不超過100天。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日趨完善,孔子國際學校、海達行知等一批名校實施國際化辦學,市第一人民醫院、市中醫院、濟醫附院醫療設備和服務水平先進,人才公寓、休閒康養、健身娛樂設施齊全,成為創業者的溫馨家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