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看看中國的五座「特別」的博物館

今天是國際博物館日

很多人都去過博物館

但是在中國

有一些神奇特別的博物館

絕對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新疆烏魯木齊-東莊西域建築館

位於離烏魯木齊 30 公里距離的東莊西域建築館,是 2016 年 7 月份剛落成的一座無法給出明確風格定義的博物館建築。建築館所在的托里鄉是一個人口不過 4000 人的,以哈薩克族人為主的鄉鎮,建築館改造自一個六十多年前蓋的荒蕪糧店。建築館在托里鄉的自然環境和鄉鎮環境中毫無突兀的感覺,灰白色水泥外牆,上方是潛艇式的館倉,像是疆域裡的一個灰色圓石。

帶你看看中國的五座“特別”的博物館


建築館的內部是一個半開放的滲透式空間,北邊風大,“圓石”南面開了一個口子,開除了一個在建築內的露天院子,有邊緣而上的“天梯”,也有足夠範圍的採光井。既可以防禦風雨、阻擋沙塵和紫外線,建築自身可以完全親身經歷西疆的一年四季,日、月光,乾燥的空氣,短暫的雨季,漫長的冬雪,都會展現在這個看起來甚至有點粗糙的建築上。

帶你看看中國的五座“特別”的博物館


西域建築館紮實質樸的在沙漠隔壁上,沒有絲毫張揚。托里鄉的居民也把這裡當成乘涼歇息的地方,牛羊也不把這裡當博物館,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而已。

帶你看看中國的五座“特別”的博物館


帶你看看中國的五座“特別”的博物館


帶你看看中國的五座“特別”的博物館


寧夏銀川-韓美林美術館


帶你看看中國的五座“特別”的博物館


2010 年,熱愛賀蘭山的韓美林先生給銀川市人民政府捐出他創作了 1000 多件藝術品,於是,銀川市政府決定在賀蘭山岩畫遺址景區興建一座藝術館,用來收藏、展示韓美林的藝術精品。

帶你看看中國的五座“特別”的博物館


韓美林藝術館彷彿是直接嵌入在賀蘭山上,設計師用賀蘭山的原始形態打造了這個融入在自然環境中的三角形建築,錯落的山形與背後龐大的賀蘭山幾乎完全一樣,就像山脈的一條分支。藝術館是一個日光充足的多功能空間,三層藝術館內包括展廳、互動區、創作去及遊客服務區,集參觀、教學、展覽、休閒等多功能於一體。

帶你看看中國的五座“特別”的博物館


帶你看看中國的五座“特別”的博物館


帶你看看中國的五座“特別”的博物館


天津薊縣-於慶成美術館/地質博物館


帶你看看中國的五座“特別”的博物館


帶你看看中國的五座“特別”的博物館


天津薊縣如今是薊州區,這個地方的經濟收入,泥塑藝術家於慶成有很大功勞。於慶成美術館就跟他的泥塑長得很像,看起來像一大坨泥巴。這坨泥巴像在藝術家手裡一直前後左右揉著,泥團中有氣孔,還有大小不一的裂縫。但也有人說,這個美術館內部的細節粗糙,外觀看起來沒有藝術家的泥塑印象深刻。

帶你看看中國的五座“特別”的博物館


這個地方還有一個輕易融入大自然的薊縣地質博物館,用自然形成的奇形怪狀的岩石,層層疊疊盤山而砌。

黑龍江哈爾濱-中國木雕館


帶你看看中國的五座“特別”的博物館


哈爾濱的中國木雕館,由馬巖松所在的 MAD 建築事務所設計,在 2013 年 2 月落成。木雕館的出現,像在這一片住宅區裡出現了一條長 200 米,旋轉著身體即將鑽入地面的大鐵蟲。

帶你看看中國的五座“特別”的博物館


這座建築很有趣,在有流暢線條邊角的銀色不鏽鋼板表面,模糊反射出周圍中國人發明的歐式屋頂住宅區(比如“穿衣戴帽”)。在冬季冰天雪地時,冰冷的建築外表上覆蓋白雪,同時也會映照日光和夜晚的路燈。與之冰冷科幻的建築外表下,室內的藏品卻是很有地方特色的木雕作品。

帶你看看中國的五座“特別”的博物館


黑龍江哈爾濱-哈爾濱歌劇院


帶你看看中國的五座“特別”的博物館


已經有很多潮流攝影大拿用無人機拍過這個哈爾濱歌劇院,同為 MAD 建築事務所操刀設計。上圖由著名建築攝影師 Iwan Baan 拍攝,當時哈爾濱氣溫 -30°C 。可以輕易看得出,以北國冰雪自然風光為設計靈感的哈爾濱歌劇院,與旁邊的松花江一起,像一條靜止的冰川。

帶你看看中國的五座“特別”的博物館


馬巖松曾經說,用與城市、自然環境融為一體的建築外觀,更側重烘托煎熟的室內環境。流線型滑梯的外立面用白色鋁板構成,內部則是用水曲柳木作出了大面積木頭被侵蝕的視覺效果,中庭的白色網狀“編織”支撐的玻璃錐體有通透的自然採光。最大的劇院觀眾席同樣用侵蝕木塊效果形成。

帶你看看中國的五座“特別”的博物館


帶你看看中國的五座“特別”的博物館


帶你看看中國的五座“特別”的博物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