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你所不知道的癡情真相


那些你所不知道的痴情真相

蘇軾《江城子》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以上是蘇軾在青梅竹馬的妻子王弗去世十年以後寫下的詞。情真意切,讀罷令人感動。不過,可能有些人不知道,在王弗死後不到一年時間裡,他便另娶了一女子為其妻子,該女子還是王弗的堂妹,叫王閏之。婚後,蘇軾與王閏之仍然恩愛有加,而在王閏之死後,58歲的蘇軾大為悲痛,在祭文中發出“惟有同穴”的哀鳴。後來,蘇軾死後,弟弟蘇轍將其與王閏之合葬,滿足了哥哥的遺願。

蘇軾其實還有一個寵妾,叫王朝雲,曾經是青樓女子。為了這個女子,蘇軾寫下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這一詩句。 王朝雲死後,蘇東坡將她葬在惠州西湖孤山南麓棲禪寺大聖塔下的松林之中,並在墓上築六如亭以紀念她,亭柱上鐫有一副楹聯:“不合時宜,惟有朝雲能識我;獨彈古調,每逢暮雨倍思卿。”

那些你所不知道的痴情真相

歸有光《項脊軒志》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歸有光文章《項脊軒志》裡的這句話流傳至今,讓讀者對其有著深深同情。然而,現實中的歸有光卻是在妻子死後,又娶了王氏和費氏。歸有光23歲時娶魏氏為妻, 28歲時魏氏去世;時隔一年他續絃娶了王氏,46歲時王氏也去世了;一年後,他又娶了費氏。此外,一位名叫寒花的婢女也是跟著原配魏氏嫁到歸家的,來的時候只有10歲。在魏氏去世後,她變成了歸有光的妾。

那些你所不知道的痴情真相

元稹《離思》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最痴情的詩句當屬元稹悼念妻子韋叢的這首詩:見識過你的美好,其他女人我都懶得去看。果真如此嗎?元稹婚前遇到崔鶯鶯,認為崔鶯鶯驚為天人而果斷情詩搭訕。文藝女青年崔鶯鶯果然輕易被感動,兩人過了好一段幸福生活。隨後元稹去長安趕考,攀上了高枝,新任的京兆尹韋夏卿賞識他才華出眾,便把小女兒韋叢嫁給了他。崔鶯鶯早被他拋到腦後。在岳家的助力下,元稹入秘書省當上校書郎。

韋叢跟著元稹吃了不少的苦,而元稹只忙於應酬,根本無暇顧及妻子,操勞過度的妻子韋叢在婚後五六年去世了。此後,元稹寫下著名的《離思》,來悼念逝去的妻子。然而,在妻子生病期間,他和居住在成都浣花溪的薛濤正打得火熱。薛濤作詩《池上雙鳥》:“雙棲綠池上,朝暮共飛還。更忙將趨日,同心蓮葉間。”元稹回應:“唯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不過,在元稹離開成都後,就再也沒有回去找過薛濤。薛濤卻因為他換上了灰色的道袍,孤老終身。

事實上,元稹再沒找薛濤是因為他又看上了唐朝四大女詩人當中的另一位,劉採春。劉採春在遇上元稹以後,毅然決然地離開丈夫和元稹生活到了一起。然而,幾年後元稹又升官回到長安,不聞不管把劉採春又扔到了一邊。心灰意冷的劉採春,投河自盡了。

在妻子剛剛去世後,元稹就納了好友的表妹安仙嬪為妾。安仙嬪無論從姿色還是文采都相當不錯,最主要的是可以在政治上幫助他。當時白居易勸元稹暫緩這段婚姻,因為元稹在納安仙嬪的時候還在守制期(韋叢去世不到一年)。三年後,安仙嬪去世,元稹又作《葬安氏志》悼念。

36歲的元稹到四川達州任職後,在領導山南西道節度使權德輿關照下,正式娶了名門閨秀裴淑為妻,此人為山南西道涪州刺史裴鄖之女。裴淑勤勞,善良,盡心盡力地照顧著元稹。尤其可貴的是,裴淑本就是“河東才女”,茶前飯後,還能與元稹詩文唱和,自娛自樂。元稹也選擇與裴淑相守到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