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李政道信贺中国散裂中子源:祝做出世界一流实验成果

日前,记者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高能所”)了解到,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获悉中国散裂中子源通过国家验收的消息后,为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工程经理陈和生发去亲笔贺信。

在贺信中,他表示“很高兴获悉中国散裂中子源顺利通过了国家验收,衷心祝贺祖国科学家利用散裂中子源做出世界一流实验成果,为建设先进科技立功。”

诺奖得主李政道信贺中国散裂中子源:祝做出世界一流实验成果

今年8月23日,在历经6年半的紧张建设之后,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投入正式运行。国家验收委员会专家认为,中国散裂中子源的各项指标均达到或优于批复的验收指标。装置整体设计先进,研制设备质量精良,靶站最高中子效率和三台谱仪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诺奖得主李政道信贺中国散裂中子源:祝做出世界一流实验成果

中科院高能所介绍称,李政道先生对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的建设一直非常关心。本世纪初,中国散裂中子源酝酿立项,在2003年的中美高能物理联合委员会会谈中首次报告了这一设想,李政道先生表示积极支持,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推荐这个项目,推动立项。2005年国家科教领导小组原则批准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后,李政道先生积极支持将散裂中子源列入年度中美高能物理联合委员会会谈的正式内容,并亲自协调双方的有关合作和人员交流,有力地促进了中国散裂中子源的建设。

对于此次收到亲笔贺信,陈和生表示,中国的大科学装置建设起源于李政道先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力推动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不仅使中国在国际高能物理研究前沿占有了一席之地,更为同步辐射光源、散裂中子源和自由电子激光等大型交叉科学研究平台的建设奠定基础。

中国散裂中子源坐落于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由中国科学院和广东省共同建造,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为项目法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参建。该项目建设内容包括一台8千万电子伏特负氢离子直线加速器、一台16亿电子伏特快循环同步加速器、一个靶站,以及一期三台供科学实验用的中子散射谱仪。

诺奖得主李政道信贺中国散裂中子源:祝做出世界一流实验成果

背景资料

李政道,1926年生于上海,江苏苏州人,知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57年,与杨振宁一起,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因在宇称不守恒、李模型、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RHIC)物理、和非拓扑孤立子场论等领域的贡献闻名世界。

【记者】陈启亮

【作者】 陈启亮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