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安的小夥伴們,孩提時自家做的土月餅,你還記得嗎?

淳安的小伙伴们,孩提时自家做的土月饼,你还记得吗?

淳安的小伙伴们,孩提时自家做的土月饼,你还记得吗?
淳安的小伙伴们,孩提时自家做的土月饼,你还记得吗?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迎來了熱熱鬧鬧的中秋親人團聚,也使人們經歷了酷暑的煎熬,享受一下秋天美好的時光。

此時,我回憶孩提時媽媽做的土月餅,那情、那味,至今仍縈繞在頭腦,顫動著舌尖。

月餅,一直都是中秋佳節的象徵性食品。如今的月餅品種多樣,口味多種,包裝多奇。有廣式的,有蘇式的;有紙盒的,有鐵皮盒的;有甜味的,有鹹味的。而過去鄉下自做的土月餅,卻印有歷史的記痕。

淳安的小伙伴们,孩提时自家做的土月饼,你还记得吗?

之所以說農家的月餅“土”,是指它沒有科學的配方,沒有繁多的品種,沒有響亮的商標,沒有精美的包裝。那時,農村經濟落後,農民生活條件差,每到中秋節都是自家加工月餅的。我曾看著媽媽做月餅的情景:把麵粉加水和成麵糰後,像製作手擀麵一樣,壓平一層再抹上一層菜油;再揉成麵糰再將它壓平,又抹上一層菜油,如此這樣反覆幾次。最後,將長條型的麵糰,像做饅頭一樣,用菜刀切下一小塊一小塊;再像包包子一樣,壓平一個,託在左手掌上,右手放入事先配製好的芝麻加紅糖的餡;包好再壓平,成為圓圓的餅後,將芝麻撒在按板上,將包好的餅放上,兩邊輕輕壓上一層芝麻。最後,放入鍋中慢慢烤熟,月餅就做成了。

淳安的小伙伴们,孩提时自家做的土月饼,你还记得吗?

人逢佳節倍思親。團圓的喜慶,使人們除了能盡情吃喝玩樂外,更值得慶賀的是闔家團圓,這是中華民族的千古傳承,是永遠也不會捨棄的。

淳安的小伙伴们,孩提时自家做的土月饼,你还记得吗?

中秋節,吃的是月餅,過的團圓歡快的節日。

然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健康養生的關注,月餅已不再是人們青睞的佳品,高糖高油的月餅更加不適應老年人群的需要。雖然老年群體都沿襲老的傳承,團圓喜慶過佳節,但是,面對滿桌子雞鴨魚肉的豐盛宴席,也只是蜻蜓點水似的意思一下而已,樂呵的是兒孫滿堂的幸福。

淳安的小伙伴们,孩提时自家做的土月饼,你还记得吗?

回想我們孩提時的生活情景,中秋節能吃上一個自家做的“土月餅”就很幸福了。如果偶爾有一個“洋月餅”,爸媽是捨不得吃的,常常把一個月餅用刀切成3份,我們兄弟三一人一塊,留下的是祈求的目光。那時的月餅是既貴又緊俏的奢侈品,我們充其量只能吃到和月餅一樣香味的月餅皮,雖沒有月餅好吃,但也能解饞!

淳安的小伙伴们,孩提时自家做的土月饼,你还记得吗?

記憶中的往事,只能自娛自樂,兒孫們是不能理解我們的心情和那個年代辛酸的。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再也沒有那種日子了!

文字:江湧貴

掃黑惡 淨環境 促穩定 保平安

淳安的小伙伴们,孩提时自家做的土月饼,你还记得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