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25歲時爲人生埋下了哪些彩蛋?

你在25岁时为人生埋下了哪些彩蛋?

其實哪有什麼中年危機

不過是年輕時埋下的伏筆

你在25岁时为人生埋下了哪些彩蛋?

2018年3月30日,一位網友的父親突發腦溢血。這個37歲的老爺們,躲在醫院一角失聲痛哭:

為工作焦慮,為父母焦慮,

為孩子焦慮,為房貸焦慮……

人到中年,怎麼活著這麼累!

●●●

失聲痛哭的他,難免讓人想起了米歇爾寫的《灰犀牛》。

什麼是灰犀牛?灰犀牛生長於非洲草原,體型笨重,反應遲緩。你看見它在遠處,毫不在意,但你不知道這個兩噸重的傢伙,正用腳刨著土,憤怒地噴著氣,隨時準備向你撲來,將你撞翻。

米歇爾用“灰犀牛”來比喻發生概率很大或者必然的巨大危機。

灰犀牛因為“距你遠”“行動緩”,所以你根本就不會把它當回事。但當有一天,那隻灰犀牛咆哮著衝了過來,你躲閃不及,被撞翻在地。

經濟學家米歇爾說:

一個國家、一個城市,一個項目、一項決策,甚至是一個人,往往不是毀於我們平時看不見的黑天鵝,而是毀於我們視而不見的灰犀牛。

你在25岁时为人生埋下了哪些彩蛋?

●●●

中年危機就是一頭灰犀牛。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中年危機這頭灰犀牛,必然會在35歲之後“猛然衝來”。

父母漸老,病患日多。孩子尚小,嗷嗷待哺。房貸車貸,遙遙無期。婚姻感情,已亮紅燈。事業發展也遇到了瓶頸,你辦公桌對面那個小年輕,已進入了可以隨時取代你的節奏。

所以張愛玲這樣說“人到中年”:

人到中年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其實不僅男人如此,女人更甚。所有的中年危機,都可用四個字歸納——力不從心。

為什麼呢?就是因為我們年輕時忽略了中年危機這頭灰犀牛。

你在25岁时为人生埋下了哪些彩蛋?

其實哪有什麼中年危機,不過都是年輕時埋下的伏筆。

如何防範兇猛的灰犀牛呢?米歇爾說:

關注那些重要但不緊急的事,在其變得緊急之前,開始行動,做好迎接的準備。

所以,要想避過中年危機,25歲到35歲這十年至關重要。這十年裡,你得做好三件事。

●●●

第一件事:找一家潛力股公司,伴其成長。

我先講講童文紅的故事。

你在25岁时为人生埋下了哪些彩蛋?

1999年,馬雲創辦了阿里巴巴。2000年,阿里缺一個前臺接待。阿里當時毫無名氣,很多年輕靚妹對阿里不屑一顧,大學生妹妹對阿里更是嗤之以鼻,但童文紅就認準了阿里,果斷進入阿里做了前臺接待。當時跟著馬雲乾的人不多,所以,儘管是前臺,童文紅也得到了0.2%的股份。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市值高達2314億美元,手握0.2%的股份的童文紅,一下就成了億萬富翁。

馬雲還說過另外一個故事:

2001年的時候,我犯了一個錯誤,我告訴我的18位共同創業的同仁,他們只能做小組經理,而所有的副總裁都得從外面聘請。現在10年過去了,我從外面聘請的人才都走了,而跟著我創業的18位同仁,現在都成了副總裁或董事。我想告訴大家一句話:很多時候,選擇比能力重要。

之所以講這兩個故事,就是想告訴大家這句話——選擇比能力重要。

在職業發展初期,請一定要謹記五句話:

  • 平臺大於奮鬥

  • 大公司不是最好的公司

  • 最好的公司是微露尖角的“獨角獸”

  • 找到這樣的公司,伴隨其成長

  • 一開始不要太在意薪水

你在25岁时为人生埋下了哪些彩蛋?

●●●

第二件事:成為行業“大牛”。

如果你找不到潛力股“獨角獸”,那就一定要做好這第二件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一個現象,就是這兩年大公司的中層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特別容易被公司裁員。

為什麼呢?一是因為你做的事情小年輕也能做。二是因為你的工資比小年輕高很多。“同樣的事情,小年輕也能做,而且工資成本很低,我幹嘛還要用你。”

於是你很容易就會陷入中年困境:想晉升但上不去,想留下但留不住,想跳槽但沒實力。

要避免這樣的中年困境,就一定得提前做好第二件事——成為行業“大牛”。

●●●

如何成為行業大牛?

第一:分清工作和職業。

工作是謀生的手段,一個單位給你一份工作,你好好地完成任務,它付你工資,就兩清了。

而職業是我們一輩子要從事的事業,比如你的目標是當建築設計大師,那你就應該為此做一個長遠規劃。當你在某個公司工作幾年後,發現已經學不到什麼新東西時,就應該為職業發展果斷跳槽,去另一家公司學習新理念新東西。

所以,你現在最最緊迫的就是:

  • 確定一個為之奮鬥10年甚至更久的目標

  • 這個目標越早確定越好

  • 對目標要專一,對公司不必專一

你在25岁时为人生埋下了哪些彩蛋?

第二:相信一萬小時定律。

何為一萬小時定律?就是要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至少需要10000小時錘鍊,如果按每天鑽研八小時計算,要成為行業大牛,至少需要五年。所以,要儘量在35歲之前做到兩點:

  • 完成你的專業化品牌構建

  • 樹立自己在行業內的影響力

只要做到了這兩點,你就永遠有競爭力,而且,薪水一定不會低。能讓你在職場上安身立命的,從來不是資歷,而是你的不可替代性。

●●●

第三件事:搞好資產性收入。

普通人的收入通常分為兩種。

一種是勞動性收入,即利用勞動換取報酬,這種收入有一個特點:一旦停工就沒有收入。

另一種是資產性收入,即利用現有資本本身賺取收益,如房租收入、股權分紅等等。

一個人光靠勞動性收入,是很難解決中年危機的,要想很好地解決中年危機,25歲之後就要學會慢慢從純勞動性收入,過渡到有一定比例的資產性收入,也就是說,你得學會投資理財。

你在25岁时为人生埋下了哪些彩蛋?

●●●

西塞羅在《論老年》中有一句話:

晚年的最佳保護鎧甲,是一段在它之前被悉心度過的生活,一段被用於追求有益的知識、光榮的功績和高尚的舉止的生活。過著這種生活的人,從青年時代就致力於提升他自已,而且將會在晚年收穫它們產生的最幸福的果實。


這不僅是因為有益的知識、光榮的功績和高尚的舉止將會陪伴他終生,也會因為見證了正直的人生的良心,和對過往美好功績的回憶,而在靈魂上獲得無上的安慰。

生活就是一根鏈條,環環相扣。

現在的生活,取決於你十年前的選擇。

你現在的選擇,決定了你十年後的生活。

所以,哪有什麼中年危機,不過都是年輕時埋下的伏筆。25歲到35歲,是一個人發展的關鍵時期,是具有決定性的10年,而大部分人揮霍著,毫無知覺。

關於本文

文:“拾遺”(ID:shiyi201633)。一個有趣、有品、有態度的文化生活微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