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收購石墩、碌碡、石槽都幹什麼用呢?

藍天下面的田野


您好,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看到這個問題,倒讓我想起來幾年前我們村裡面前幾年一戶人家的老石碾盤不用了,放在院子外面,結果半夜被人偷走了,當時村裡的人還議論這東西又不管用了,為何還會有人偷?現在看來還是有一定的價值的。

這些老物件值錢嗎?

這些東西過去家家戶戶都有,尤其是那種老石磨,過去我家也有一個,後來蓋房子不知道放哪裡去了。那個老石磨比我爸媽年齡都要大,因為過去吃飯生活離不開石磨石碾這些,所以那個老石磨是聽我父親說是奶奶結婚的時候從孃家帶來的,應該算是嫁妝了。這樣能看出過去人們對石磨、石碾這些還是很看重的。

還有那些石槽,過去一般家裡面都會養頭牛,畢竟勞動工具不像現在這麼發達,老牛就像是家庭成員一般的存在,一般一頭老牛能用好些年。而喂老牛的石槽因為很重,更是經歷數帶不換。這些石槽現在農村也都已經閒置了。

這些老物件一旦閒置下來,農民們一般都會忽略了,但是這些老物件的價格確實還不低。本人專門上網上查了查關於這些老物件的價格。像比較小一些的石磨、搗米臼價格相對來說還不是很高,一般價格在150元左右,品相好的自然價格會高一些,而一些品相一般的也就是百十塊錢的樣子。而比較大一些的石碾,尤其是整套的石碾價格就要高出很多,一般都能夠賣到500元靠上的價格,尤其是一些保存的很好的石碾價格有的都是幾千元,這樣的價格還是很可觀的。而石槽的價格一般也在二三百元。

這裡說的這些老物件的價格還是沒有經過再次加工的,有些老物件被一些會雕刻手藝的工匠再次打磨,設計後,價格更是翻了幾番,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網上搜一些看看,本人看到有些經過二次打造的石磨的價格一般都在千元靠上。這也難怪會有人會在村子裡收購這些老物件了,甚至有些人還會半夜去偷這些東西。

其實這些收購老物件的販子一般都是二道手,自己就是賺個轉手的錢,他們很多都是賣給了哪些專門二次打造這些老物件的商人,而這些商人收購這些老物件之後,自己設計,打造一番,再以更高的價格賣給那些搞裝修設計的,還有那些喜歡古玩的,有些喜歡比較古樸裝飾的人也會購買這些東西。也許我們這些農村人都覺得這些東西不值什麼錢,但是在商人眼裡這些東西卻能夠掙到不少的錢。(三)

這裡是科學興農,歡迎添加關注,帶您一起長知識。


科學興農


農村收購石墩、碌碡、石槽都幹什麼用呢?

以前農村石墩、石磨、石槽、石頭軲轆隨處可見,幾乎家家都有一些用石頭做的東西,但是最近這些年人們嫌棄用石頭做的東西又笨重又不方便,所以以前隨處可見的石墩、石磨越來越少,但是最近這幾年在村子裡收購這些石具的人越來越多,而且價格都不低,那麼他們收購這些石具都用來做什麼呢?


1、農家樂。現在農村開辦農家樂的越來越多,因為農村氣息濃重,所以吸引了很多城裡人前來享受,在城裡人的印象中,農村就得有這些石磨、石碾子才能凸顯出農村的特色,所以這些開辦農家樂的老闆不洗花大價錢來收購石具,就是為了讓自己的農家樂農村氣息越濃重。當然他們收購的這些石具並不是用來用,只是用來觀賞。

2、民俗館。現在各地的民俗館開的是越來越多,就是為了讓現代人感受到以前生活的樂趣,這些民俗館裡一般都有以前最常見的石磨、石墩、石槽,所以很多人收購這些石具就是用在民俗館裡。



3、重新加工。還有一些人會將收購的石具重新加工後成為新的觀賞品,比如將舊的石磨、石墩重新打磨雕刻成為佛像,等等。


4、收藏。以前有錢人家的石具大多花紋更加細緻,用料也相對考究,所以對於這樣的石具,大多是都是用來收藏用,但是這些石具卻是可遇不可求,大多數都是普通的器具。

以上就是農村收購的石墩、石槽、石磨可以用來做什麼東西,你還知道可以用來做什麼麼?歡迎回復討論。


小馬話三農





石器收購近幾年火了。我村就有一李姓人,大量收購。在他的家,院子裡外堆放好多。

有碾子,石磨,石槽,栓馬樁,石碑等。



那些雕花的,刻字的,有圖的特別受推寵。收購價格也高。

普通的物件則很低。

如:完整的石磨,一件也就給五十塊錢。

碾子也就給一百塊錢。

至於老房子上的刻花的石條什麼的也不過二三十塊錢收購。


那麼這樣多的石器銷售到哪裡去呢?

小商販有上線,他們來收。

他們給小販多少錢我們不得而知。

肯定會掙不少錢啊。因為小販瘋狂地收購啊。

那麼這些東西都幹什麼去了呢?

有收藏價值的就賣給收藏的人。那些漂亮花紋的,獅子頭的,帶碑文的……

沒價值收藏的,可以回爐再造。




比如石磨的盤子部分,就可以打磨成石桌的面。這樣的石料如果是原石造價很高的,而且不好搞到。

這叫翻新。翻新後的石器價格就高了。

公園裡,單位裡都有購買的。

石條翻新加工成石凳……

現成的,優質的,廉價的石材。只用很少的加工,就脫胎換骨了。

價格猛增。此行業能不火嗎?


大美農村綠水


農村收購石墩、碌碡、石槽都幹什麼用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悠然特意去朋友店裡拍照,等大家看完回答和悠然拍的圖片,相信你們也想要一樣這些東西了。

不曉得別處農村什麼情況,悠然這裡其實古老的石器並不是很多,那些笨重,又很佔地方的石墩石槽什麼的,幾乎沒有人願意放在家裡收著,也只有誰家有不住的老房子,裡面專門收藏亂七八糟東西的人家裡可能有這些玩意兒。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農村颳起了返璞歸真風,石槽、石墩、碌碡被人們從暗處捧出來,一轉身變成華麗麗的古色古香的特殊裝飾品。

特別是一些字畫店裡,悠然有朋友字畫店名曰翰墨軒,店裡面格局佈置很有韻味,古老的花瓶裡插幾隻乾枯的蓮蓬,綠色的植被從半空一傾而下,最讓悠然詫異的是一個那些年喂牲口用過的石槽,上面是碌碡,有清冽的水緩緩從碌碡上往下流,石槽裡面是綠色浮萍,幾條紅色錦鯉正悠悠然穿梭在浮萍之下……


朋友介紹說現在有人專門從農村收購這些石槽、石墩、還有碌碡等等各種過去用的石器,然後推銷給比較雅緻的一些店鋪,比如字畫店,古玩店,玉石店,以及具有鄉村特色的飯店,這些石器在店裡被推崇成了鎮店之寶。

字畫店臨著紅木傢俱店,朋友帶悠然過去看了傢俱店裡的石器裝飾,藝術品一樣的石器美感十足,而且與紅木相輔相佐,有了幾樣石器做裝飾,再看紅木傢俱店,好一個古色古香的雅緻之店啊。

現在該知道這些笨重的石器被收購後用做什麼了吧,它們今天的價值遠遠高於當初,已經化身為有檔次的工藝品兼裝飾品了。

看完後您有沒有想要這種石器的衝動?


悠然見東山


裝飾吧,收藏吧,畢竟這種東西越來越少了,物以稀為貴嘛。

收來的石槽可以用來養金魚,或者養荷花,放在自家院子裡,很有美感的,我去過的一些景區,也是有這樣的擺設的,為什麼用農村的石槽,有年代感啊。現做的石槽達不到那種效果,還是陳舊點好,有歷史感。

而且,以前的石槽是喂牛,餵驢的,即便剛開始的做工很粗糙,但是喂牛喂的時間長了,牛舌頭也把石槽給舔的很光滑了,現在的手工製作,應該達不到這種年經日累的工藝吧。

至於石墩,也是收起來做一些園林中的擺設,反正現在的很多人也看不懂這個。

而且這種石材的質地也是很好的。



小幸福的萌萌雷


農村收購的石碾子、石磨盤、碌碡、石槽都幹什麼去了,我來回答。





第一、各地各種民俗博物館徵集。近二十年來,全國各地各種民俗博物館如雨後春筍,紛紛開館,徵集了大量的清未民國乃至近現代的石碾子、石磨盤、碌碡、石槽等做為傳統民具的重要展示品。



第二、各地各種文化小鎮、民俗村徵集。近年來,全國各地為了發展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在當地政府支持下建設了非常非常多的文化小鎮、民俗村,而石制農具、石雕石像是必不可少的。



第三、各地各種景觀園林公園為了迎合遊客懷舊口味,在園區開僻專門的民俗小景觀,點綴烘托了整個景區。



第四、私人別墅住宅為了增添古色古香味道,在園子周圍製作了不少懷舊的石雕石制工具民俗用品。



第五、特色民俗餐館為了招徠顧客,吸引人氣,專門用石碾子、石磨盤、石槽等製作了展示區供懷舊的人們近距離欣賞。





第六、城市周邊農家樂展示石磨盤、碌碡、石槽等。



第七、城市中特色茶館餐廳裝飾裝修石頭風格顯示優美異常,且能當實用器具。



第八、家庭裝修裝飾用石雕石制農具風格獨特,給人以沉靜大氣的美感。



第九、鎮宅、風水用途。石雕特別是石碾子、石槽、石磨盤的鎮宅風水用途在南方非常流行,大量的石槽、石磨盤被用作風水石鎮宅石發財石。



第十、二次加工成其他用品。這個在十幾年前多,現在隨著舊石工具價格不斷上漲,現在基沒有了。



現在的石碾子、石磨盤、石槽、拴馬樁、石雕都特別有價值,如果家裡有千萬別便宜賣了!再欣賞幾個圖,回味一下,您有這樣的經歷嗎?


收藏大實話


在非機械化時代,石器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常見的工具及裝飾品,例如碌碡、石槽、石碾、石墩等,但隨著時代的變遷,過去的那些老物件已經派不上用場了,要麼當成普通的石頭做地基,要麼棄之一旁任雨打風吹。不過近幾年石墩、碌碡、石槽、石碾之類“老古董”竟成了稀罕物,人們競相收購。

我的老家是石雕之鄉,其中就有不少做石墩、碌碡、石槽收購生意的,他們走鄉串戶詢問村裡是否有過去的石器工具,一般農民不當回事兒,給點錢就賣了。

這些收購者將它們收回去再賣給飯店、農家樂、民俗主題公園等。有的石器羅列起來作為靜物供觀賞,有的把石盤支起來當飯桌,石墩當凳子,還有的復原使用場景供人體驗。

石墩、碌碡、石槽等是過去農村典型的生活元素,在以民俗為主題的場所能給人以代入感,增加場所的民俗氛圍。

大鄉,民俗文化愛好者,用不一樣的角度解讀農村,歡迎大家評論、關注!


大鄉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那些在農村裡已經退出歷史舞臺的石墩、碌碡、石槽等,本已經沒有什麼價值,被農民胡亂的丟棄在那些不起眼的角落了。

但是不知從什麼時間開始,那些無用之物又漸漸的走入了人們的視野。有人串鄉入村出錢收購了,價格也一步步高了起來,甚至有人晚上轉村,趁人不注意開始偷盜了,我一個叔伯兄弟的門墩石,就差一點被偷了。



哪他們收購這些舊東西幹什麼呢?他們其實是二道販子,低價從農村收購來後,轉手高價賣給下面這些想要的人:

一、建民俗村、農家樂用。現在許多地方都大搞民俗村建設,為了能顯得古香古色,就想方設法做舊、仿舊,也會在一些地方,或比較顯眼的位置擺上一些石墩、石磨、石槽、大軲轆馬車等農村以前用過的舊物件,想以此引起人們的懷舊情結吧。現在各地的民俗村和農家樂,幾乎都採取了這個模式,你去一看就知道了。


二、城市的公園、旅遊景點當裝飾用。有不少公園、旅遊景點把原先農村的拴馬樁、門墩石、碌碡、石磨收購來,設計擺設成一個特定的情景,想以此增加公園、旅遊景點的趣味性。我就曾見過一個公園用石磨,彎彎曲曲的鋪設了好長好長的一條林間小路,還用十多隻石羊,鋪設了一群綿羊臥在草地上的情景等等,可惜我拍攝的那些照片找不到了。



我認為主要的可能就是這兩個方面,或許還有其他方面的用處吧。希望衛龍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歡迎大家相互交流,點評必復。

圖片來之網絡。


衛農老頭


看過前面幾位友友的回答,我不大同意他們的觀點。

我是農村人,前幾年也有人到我們村收購石滾,磨盤等老物件。當初我們也很疑惑他們收這些物件的動機,他們說是一個將軍準備在他的老家建一個“中原民俗園”。

幾年後,我去我們縣丁村鄉,大賀莊村辦事時,從村民口中得知“中原民俗園”已經建成了。我進去看了看,裡面有“磨盤山”,“石滾陣”,“紡車”,“織布機”,耕田時牛馬驢所用的“犁”,“牛鞭”“馬套”“牛籠嘴”“牛套”……等老物件。



將軍當時是想保留中原農村民俗所用的東西,作為一種文化傳承,讓後代子孫們今後能知道,生他養他的這塊熱土上世代繁延生息所創造的工具。


現在賀恆德將軍已經逝世,但是他出資所建的“中原民俗園”會永遠保存下去,傳承中原民俗厚重的文化。


一介布衣1173


剛看到一個問題說,面對空心化的農村,我們該如何安放鄉愁?

在我們所熟知的已故余光中老先生的詩裡面,郵票,船票,墳墓,海峽,這些實物成為了作者寄託鄉愁的情感載體。而對多數人來說,某個時刻突然而至的淡淡的鄉愁,往往身邊有件舊時的物事,可以很大程度上填補這份鄉愁,撫慰這份哀思。

屬於人的情懷方面的東西,在一些商人眼裡便有了文章可做。



題主問題描述裡所說,雕刻恐怕只是收購人口不對心的藉口吧,這些石礅、石槽、碌碡、石磨還有石碾等舊社會物事,現在在農村已經沒有什麼使用價值,畢竟電力與科技已經淘汰了這些落後的東西,但在一些文物販子眼裡可都是寶貝,而且很有可能從這些平時只注重生活實用性與否的農民手裡,淘到價值不菲的好物什。



現在新生的孩子大都出生的城市裡或者是變了一些風味的農村。

而他們的父母輩,尤其是祖父祖母輩的人,雖然現時寄居城市之中,可大多數人都是出身農村,童年少年甚至是青年時期,都在農村裡度過,時過境遷之後,尤其現在這些退了休且已上了年紀的人,看到一件舊時的物件情緒上往往都會情難自已。

這就像我們偶爾翻翻以前的相冊的時候,看到一張張多少年前的相片,都要忍不住熱淚盈眶的在記憶裡回想一番。

更何況題主所說的這些東西,在他們年輕時工作或者生活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器具。忽然在多少年後再看到這些,對他們來說,那是時光背後的一段崢嶸歲月。

石礅碌碡什麼的,不在門前擺放,不用來壓麥子了,放在屁股下面當個凳子坐,石槽不用來喂禽畜了,拿來做個盆景或者養幾條魚,比現在的最流行的傢俱款式都要原生態,再者,從情感上說睹物可以思人,有時候思的更多的是自己。

我記得前段時間看到個新聞,一個農村裡的老漢,專門從山裡採石頭做一些個擺設用的石磨,而且還需要預定才能買的上。那就更別說從農村收購回來的了。

所以,題主所說的,感覺收購回來重新雕刻的可能性不大,畢竟生意人的心裡都有些不足為外人道的“小九九”,作為私人收藏或者借情懷販賣的可能性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