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玉壺話豐收

冰心玉壺話豐收

中秋佳節,懷著無比喜悅的心情,迴歸故里。“一月可曾閒幾日,百年難得閏中秋。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在這萬家團圓的日子裡,沒有人不期盼與親人團聚。

冰心玉壺話豐收

多年前,我連做夢都沒有想過,會出嫁到靈臺高塬上。轉眼之間,20多年過去了,對老家高塬的這份依戀,始終情有獨鍾,且與日俱增。因為,高塬上有先祖流動的骨血,有丈夫深深紮下的根。

冰心玉壺話豐收

小車在一眼望無際的黃土高塬上飛奔,滿目盡是黃金甲,一地一地的莊稼,低下成熟飽滿的頭,謙虛地俯視著一寸寸撫養生息的土地。就連多年未曾見過的穀子、糜子、稔,也是迎風招展,風情無限。一棵棵高大的玉米,“荷槍實彈”,精神抖擻地佇立在田間。俊秀嫵媚的高粱,頭戴大紅花,像將軍一樣威嚴挺立。看著高塬上一派大豐收的景象,我們興奮得一路放歌還鄉!

冰心玉壺話豐收

高塬上傍晚的景色,真是美麗無限,湛藍的天空,一碧萬頃。蒼穹之下,新農村寬敞明亮的別墅小院,寂靜安詳,炊煙裊裊。鄉村道路兩旁的白楊樹,筆直站立兩邊,像哨兵一樣威武莊嚴,為千家萬戶站崗值班。視野之內無邊無際的莊稼無限延伸,看不出那裡是盡頭。當我們驅車到達姐姐家門口時,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金黃金黃的玉米棒子,堆了一個小山頭,金黃的小山,在夕陽的映射下,閃閃發光,彷彿一座黃金山。姐姐說:今年他們家種了十畝玉米,五畝糜子和穀子,還有兩畝高粱,因為雨水充足,每一樣莊稼都收成喜人,而且顆粒飽滿。從姐姐歡喜的眼神和高興的表情就能判斷出,今年她家的糧食一定能賣個好價錢。

冰心玉壺話豐收

吃過飯,夜幕已經籠罩了塬野,無法遊覽高塬上的自然風光,再加上長途跋涉,大家都已經很累了,於是老早休息。第二天早晨,吃過早餐,跟隨姐姐去收割玉米。當姐姐把我們帶到她家的玉米地裡時,丈夫和孩子,看見大片大片的玉米,興奮得歡蹦亂跳,一會兒攝影,一會兒在這裡看看,一會兒又在那裡瞅瞅,看著滿地的玉米棒子,愛不釋手,大有不勞而獲的架勢。紅彤彤的高粱、黃燦燦的穀子、糜子,撐著沉甸甸的頭顱,還在原地等待著迴歸。丈夫拿著攝像機,拍攝不停,大概是被這豐收的景象陶醉了。說實話,許多年已經沒有這樣跟土地和糧食親密接觸了,今天身臨其境,真有說不出的幸福感。糧食,是生命的載體,沒有糧食,就沒有生命的存在。熱愛糧食,就等於熱愛生命。我們小心翼翼的從一塊地,穿行到另一塊地,為的是能親眼目睹每一種糧食的收成情況。

冰心玉壺話豐收

姐姐說,高塬上的農家土地,大多是幾十畝連在一起的,有的十幾畝,有的二三十畝,就是面積最小的,也有五六畝。這麼大的面積,收割時靠人力當然是不行的,用的都是收割機。每當收割機穿過每一寸土地時,齊刷刷的糧食顆粒和農作物稈就會自動分離,糧食裝進了口袋,草稈留在了地裡作肥料,真是兩全其美的事情。我們一邊欣賞,一邊讚歎:新時代的農民真幸福,這麼多的土地和糧食,還怕餓肚子,幾乎家家都是富裕的農場主,這種生活真令人羨慕和嚮往!孩子無限神往地說:等大學畢業後,也承包幾千畝塬地,用來發展養殖業和種植業,造福一方民眾,一定能夠成為億萬富翁!

冰心玉壺話豐收

喜看大地滿眼都是豐收景,欣聽長空無時不響報春聲。面對高塬上的豐收景象,我們的心也樂開了花,更不要說辛勞一年的老百姓了。我不由得感嘆:高塬生活無限好,何須惆悵是農人!的確,依靠黨的好政策,世代以耕種為生的農民,如今家家戶戶不再依靠毛驢、老黃牛耕地種莊稼,都是靠先進的現代化機器,來完成春種秋收的。那種“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復返了。如今的農民真的富了!你看,家家戶戶小車大車往來運輸輕鬆愉快,再不用老百姓肩抗背馱,多省力氣啊!

冰心玉壺話豐收

“陰晴圓缺都休說,且喜人間好時節。何須急管吹雲暝,高寒灩灩開金餅。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時過境遷,農村幹活不靠人力,這是多大的進步,我們的老祖宗連做夢都沒有想過,半個世紀後的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抑制不住內心的興奮和喜悅,我執筆落墨,為中秋佳節之行,鋪陳一紙山歡水笑的畫卷,讓思緒在高塬上空盡情飛揚,不帶“身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惆悵,而是揮灑怡然自得的喜洋洋之情,留下:國富家富鄉村富九州皆富,山新水新天地新萬象皆新的壯麗華章!

冰心玉壺話豐收

時間總是無情,不知不覺到了返回的時候。大家都有些戀戀不捨。這不捨的情懷裡,有淳樸的鄉情、有真摯的人性,有生命的寫真,也有親人飽經風霜的面容,還有對生活的美好向往與追求。所有這一切,在秋天的原野上、在田間地頭裡、也在我的心中,如春潮湧動。

冰心玉壺話豐收

月是故鄉明,人是故鄉親,在這片豐饒的土地上,有我深深的思念和不捨的情結,就讓這冰心玉壺的思念,在高塬上生根發芽,千古芬芳!

冰心玉壺話豐收

作者簡介:王曉春,女,莊浪縣作家協會主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