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究枝櫸「八」多災多難、充滿傳奇色彩的豫劇名旦姚淑芳

(一)姚淑芳充滿坎坷和傳奇的藝術人生

姚淑芳(1922—1968),豫劇著名女演員,工旦。開封市北郊南北堤人。原名韓秋蓮,七歲上寄養姨母家,隨姨父易姓姚。從小被賣入青樓,跳出火坑後於十四歲隨舅父進戲班學藝,三年後登臺演出,在開封小有名氣。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開封淪陷後,隨姨母逃難西安,拜師王金玉(藝名筱火鞭、狗尾巴),專習花旦,經常演出於西安同樂劇場。她還與常香玉、崔蘭田配戲,如在《桃花庵》中,常或者崔扮演竇氏,而姚淑芳則扮演陳妙善,她們配合默契、各展所長,為戲增色不少。

姚淑芳在和崔蘭田同臺演出時,與崔蘭田的師哥、唱鬚生的常年來一見鍾情,愛得如膠似漆、死去活來。因遭家庭反對,還曾吞金自殺過,好在還是在鄭州喜結連理。隨後夫妻二人便自立劇社,他們夫婦同臺演出,以《洪玉娥盜刀》、《羅煥跪樓》、《抬花轎》的精湛表演,馳名於洛陽、鄭州、新鄉等地。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重返開封舞臺,被譽為豫劇十二名旦之一(其他十一位是陳素真、常香玉、司鳳英、馬雙枝、史彩雲、崔蘭田、馬金鳳、閻立品、王秀蘭、李景萼、桑振君)。當年她所飾《鳳儀亭》中的貂蟬,被開封觀眾稱為“四絕”之一(另三絕為趙義庭的呂布、常年來的董卓、許樹雲的王允)。尤其是她的《抬花轎》(飾周彩霞,後來改為周鳳蓮),一招一式,一顰一笑令人心醉,開封觀眾盛讚:“看了《抬花轎》,神魂都顛倒。”

1949年加入新成立的開封市人民劇團,隨團演出於安陽、邯鄲、邢臺、石家莊一帶,達三年之久。1954年隨團改屬邯鄲專區豫劇團。1962年進京在中南海獻演《抬花轎》,《人民日報》等多家報紙紛紛撰文報道,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特為此拍攝了紀錄片,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錄了音,首都文藝界給予很高評價。她主演的《游龍戲鳳》、《販馬記》、《洛陽橋》等劇在觀眾中也都很有影響。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深受迫害,不堪凌辱,在河北省清河縣豫剛團自縊身亡,年僅四十六歲。1979年當地政府為其平反昭雪。

(二)姚淑芳的藝術特點(戲迷感受)

姚淑芳的《抬花轎》我沒有看過,我只在開封看過她早年的兩出戏。看她主演的第一齣戲還是在建國前、開封第一次解放後的《女貞花》,記憶深刻的是她扮演的邱麗玉在患上麻風病後,臉上貼有幾片很小的紅紙片,用以顯示病態。當她喝了毒蛇落入酒缸內的藥酒後,神奇般地治好了她的麻風病,他把臉一扭,紅紙片不見了,現場來了個“變臉”,露出了芳容,沒聽說別的演員這樣演,這可能是她的獨創。

看她的第二齣戲是1956年她回開封演出的一出小戲《相女婿》,這出戏情節簡單,講的是一位妙齡村姑偷相她的意中人的故事。姚淑芳在戲中自然扮演的是那位村姑,她出場時划著雙漿,隨著“枝頭上的喜鵲叫喳喳”的起腔,邊唱邊舞,似乎讓觀眾看到了天真活潑的村姑,操著一葉扁舟盪漾在碧波之上。她唱做俱佳,把村姑即將見到心上人的喜悅心情,表現的淋漓盡致。姚淑芳一個人把這場戲演得滿臺生輝,引起笑聲不斷,掌聲迭起,可見她的唱做功力之深厚。她在這出小戲中的精湛表演,和在她的拿手好戲《抬花轎》“坐轎”一場,可謂有異曲同工之妙。善於體味生活中諸如坐轎、划船之類的動作,從中提取出美妙的程式動作,用於舞臺上做誇張的表演,應該是姚淑芳舞臺藝術的一大特點。

過去有人問過我:你看過姚淑芳的兩出戏,你覺得她唱的咋樣?我的總體印象是:論唱,她的嗓音不怎麼樣,有些沙啞,不明亮,但她的做派很好。抗日戰爭期間,開封淪陷,大批名角來到洛陽(當時河南省省會已遷此),曾流傳“陳素真的箱(指戲裝),崔蘭田的唱,湯蘭香的哭,姚淑芳的浪”這樣的順口溜。後來在鄭州姚淑芳和馬金鳳兩位名角打對臺唱戲,觀眾也曾有這樣的說法:“馬金鳳‘會唱’,姚淑芳‘會浪’”。洛陽、鄭州兩地都把姚淑芳的表演特點歸結為一個“浪”字,這個“浪”絕非是貶義詞。當初看她的《相女婿》,她所扮演的村姑,操著一頁扁舟,邊唱邊舞,盪漾在碧波之間,給人以強烈的美感。她主演的《抬花轎》,當然用不著再詳加介紹。她的表演不僅從神態上善於把握角色的勇敢直率,渴望愛情,而又不傻、不輕、不潑、不粉,出神入化,維妙維肖,富有生活氣息;還善於從生活中諸如划船、坐轎等形體動作中,揣摩、提煉出舞臺程式表演語彙,誇張地來表現人物,應該是姚淑芳花旦戲獨有的特色,也即所謂的“浪”。這“浪”字,也像民歌中那句“大姑娘美,大姑娘浪”唱詞一樣,包含有觀眾對她的讚譽與褒揚。

(三)姚淑芳與《抬花轎》

《抬花轎》是姚淑芳最為出名的看家戲。一句順口溜“門搭子放炮,姚淑芳坐轎”的後半句,道出了她的《抬花轎》是多麼出名!今天翻出來網上邢臺一位叫“廿零”的網友,於2009年7月16日發表的題為《邢臺豫劇的榮耀》的博文,記述了1962年姚淑芳在北京演出《抬花轎》的盛況:

1962年的7月16日晚,首都北京長安大戲院座無虛席、盛況空前,邢臺專區豫劇團主演姚淑芳演出的《抬花轎》在這裡引發了陣陣掌聲,她所扮演的周鳳蓮俏麗活潑、豪爽開朗,一雙“會說話的”大眼睛,將看戲的觀眾征服了,她的丈夫常年來、著名的豫劇文武老生,在劇中為她配演一名轎伕,抬轎動作誇張而大度、寫實而高雅,加之姚淑芳坐轎的邊歌邊舞、亦嗔亦笑,婦唱夫隨,珠聯璧合(這段描述,是我在邢臺群眾劇場多次觀看此劇劇所得之印象,進京演出當勝此況)。特別值得提出的是,當晚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田漢、中國戲曲研究所所長郭漢城、著名電影導演崔嵬以及京劇四小名旦張君秋、梅派青衣杜近芳等戲劇界知名人士觀看了這場演出,並都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接著,《人民日報》、《北京日報》、《光明日報》、《北京晚報》、《戲劇報》等媒體刊登大量通訊、特寫、圖片進行報道,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播放全劇實況錄音,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拍攝專題片向全國推薦,中國戲劇家協會還專門召開“邢臺專區豫劇團《抬花轎》藝術成就座談會”,百餘名戲劇界、京劇界的知名人士、劇作家如田漢、郭漢城、翁偶虹、範鈞宏等出席,併發言肯定劇本改編、姚淑芳的演藝以及唱腔成就,指出像地處河北的邢臺能創演出這麼精彩耐看的河南高調,實屬不易。一霎時,他們在北京的演出活動如火如荼,16家劇院相邀不斷,前後共演出了36場,方載譽歸邢。

回來以後,他們受到了邢臺市政府和廣大人民群眾的熱烈歡迎,都道是“姚淑芳的花轎一下子抬進了北京城”,為邢臺人民爭了光,提高了邢臺在全國的知名度。因為,隨後雲南、安徽、陝西、黑龍江、廣東等地的20多個不同劇種的劇團,紛紛來到冀南小城邢臺,學習、取經、移植,邢臺隨著專區豫劇團的名氣而聞傳全國。

這位網友有幸早年在邢臺群眾劇場看過姚淑芳夫婦演出的《抬花轎》,所以寫得如此具體、翔實,字裡行間讓人真切感受到她在北京演《抬花轎》的盛況,也同他一起感受到如他標題所說的“邢臺豫劇的榮耀”!

細究枝櫸「八」多災多難、充滿傳奇色彩的豫劇名旦姚淑芳

此劇原名《香囊記》,後改名為《抬花轎》,是豫劇以花旦應工的骨子老戲。上世紀二十年代的劉榮鑫,三十年代的翟燕身,四十年代的姚淑芳,五十年代的宋桂玲,六十年代的吳碧波,七十年代的王清芬,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塑造了心直口快的“瘋姑娘”周鳳蓮的可愛形象,使這出戏久演不衰。

(四)與姚淑芳相關的一些資料

1、她的丈夫常年來(1917——)是河南省鄭州市郊人。12歲學戲,師承豫劇著名藝人周海水。22歲出科登臺,應工鬚生。主要活動在西安、寶雞、洛陽、鄭州,開封、許昌等地。當年豫劇界的生行有“三來”之說,即常年來、劉九來和樊泰來。常年來的演技也十分了得,不但生角唱的好,而且關公戲、花臉戲也很好,他的《九江口》演得也出色。在表演上借鑑京劇表演藝術,觀眾譽之為“麒派”。主要劇目有老生戲《反五關》、《四進士》、《賣苗郎》、《追韓信》,紅淨戲《古城會》、《華容道》,花面戲《九江口》等。

2、 我一直還未見到過有姚淑芳的《抬花轎》錄音露面,但據《豫劇藝術總彙》一書“電臺、電視臺播放豫劇一覽表”——“河南廣播電臺鋼絲帶錄播豫劇全本戲一覽表”中可查知,1953年5月6日開封市人民劇團常年來、姚淑榮芳等演唱的《四進士》;1955年3月18日邯鄲專區豫劇團常年來、姚淑芳等演唱的《梁紅玉》;1955年3月18日邯鄲專區豫劇團常年來、劉樹生等演唱的《追韓信》;1955年3月18日邯鄲專區豫劇團常年來、韓思奎等演唱的《玄高犒師》都有存世,希望這些珍貴資料早日展露於戲迷面前,或許這些錄音對研究姚淑芳的藝術會有很大的價值和意義。

3、很久以前曾看到,有一個年輕的濮陽網友于小玲發帖道:“姚淑芳是我三姨,和母親韓素梅是叔伯姊妹!聽母親說:她扮相清秀人長得也漂亮,當年在開封演出的《洛陽橋》(甩大辮)叫好聲,掌聲是陣陣不斷!我大妗韓素芹(邯鄲東風豫劇團)演小生,二舅韓小樓演武生,姨夫常年來演鬚生!家中有她的照片,她不在時(68年文革中冤屈逝去,時年46歲)我還小!桂玲阿姨,長江叔我都熟悉!(這裡指宋桂玲與她的原來的丈夫王長江——小寶注)今天看到這篇文章我很高興,多年之後,還有人記得她,代姨謝謝作者!”

從她的文字看,姚淑芳本姓韓,與於小玲的母親韓素梅,她的大妗、現邯鄲東風豫劇團的著名演員韓素芹應該是親叔伯姊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