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媽的女兒說「我將來一定是個虎媽」,而我們還在討論快樂教育

還有多少人記得七年前的那位備受質疑的虎媽?7年過去了,她的“虎媽”教育究竟有什麼樣的成果?

虎媽的大女兒索菲亞在哈佛畢業之後,攻讀耶魯法學研究生,同時加入美國陸軍;小女兒拿到了耶魯大學的提前錄取,但是最終選擇了哈佛大學藝術歷史系——虎媽成功不?

今年三月,《紐約郵報》以“我是虎媽養大的,她的方法是成功的”為標題,報道了她的小女兒露露(Lulu)現在的情況,“我將來一定會是個虎媽。” 露露如此說道。

如果仔細看看兩個女兒學的專業都屬於文科,估計她們抽象思維等並不是很好。這也證明了虎媽是對的,因為那時也很逆反的兩個女兒的天資其實很平常,當初虎媽如果不打雞血兩女兒也就是泯然路人。

相類似的,董卿曾坦誠她小時由於父母的嚴厲,從來沒有感受到快樂。但她又說她現在所有的成就都是那時候一步步積累出來的,每天早起跑步,唸書等等使她變得堅強不易認輸,她說她以前覺得自己絕對不會成為他父親那樣的人,也不會像她父親一樣教育孩子,但後來她發現她越來越理解和感激當年的父親,甚至有時候想到自己的孩子也許應該她父親一樣嚴厲的去教育!

曾經看過一些關於“童年回憶”這個話題的交流,摘錄幾句供參考交流:

——美好童年都是拿來唬人的。孩子童年太美好長大了可就痛苦了。有時候學習和玩並不衝突。——人是活在當下的,不是活在童年記憶裡的,不過回憶一下,人家童年的記憶都是奮鬥和成功,你美好的童年都有啥回憶?

——我的童年大概是打彈珠,玩泥巴,和小朋友四處玩,的確也記憶模糊了,如果小時候被逼著努力,真的會不同的吧?

——當生活所迫的時候,估計也只能回憶美好的童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