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一己之私專搜他人把柄,這樣的人著實可恨,不得不防,沒好下場

封建社會州、縣官的長隨人員,總是不停地更換,這是他們為了防範萬一自己的奸贓行為敗露,可以使人無法尋蹤追捕。

姚安公曾見過房師陳石窗先生的一位長隨,他自稱是山東的朱文。姚安公後來又在高淳縣縣令梁潤堂家裡見到他,他此時又自稱是河南人李定。梁潤堂很信任他,有許多事都交代他去辦。

為一己之私專搜他人把柄,這樣的人著實可恨,不得不防,沒好下場

當梁潤堂啟程上任新職務時,這個李定忽然患了個怪病,梁先生就把他姚安公,讓他暫留下來,等病好了再去任所。但李定得的這個病很怪,從兩腳趾開始一寸一寸向上潰爛,一直爛到胸膈之間,直至爛透而死。

為一己之私專搜他人把柄,這樣的人著實可恨,不得不防,沒好下場

李定死後,姚安公命人檢查他的箱囊行裝,從中發現一本小冊子,裡面用蠅頭小楷詳細記載他所跟隨過的十七位官員的隱私事例。譬如某位官員如何營私舞弊,某位官員如何貪贓枉法,在何時何地辦理何案,當時參與者為誰,旁觀者為誰,以及來往信件的內容,審理結案的文件,都一一詳加記錄。

為一己之私專搜他人把柄,這樣的人著實可恨,不得不防,沒好下場

李定的同行裡有知道他底細的人說:“他曾經用這種方法挾制了好幾位他所跟隨的官員。李定的妻子本來也是某官員的侍婢。他拐了這個侍婢後潛逃,還公然留下個便條在桌上,這位官員竟然不敢去追。如今他得這怪病死了,豈不是上天對他的懲罰。”

為一己之私專搜他人把柄,這樣的人著實可恨,不得不防,沒好下場

像李定這種人依人門戶,原本就是為了營私舞弊而來。這就像養鷹一樣,斷不能只怪它會吃糧食,關鍵還在於主人如何駕馭它。如果因為喜愛他的伶俐便捷,就把他作為耳目心腹加以重用,沒有不遭到反戈一擊的。這就等於將把柄交到別人手裡,自已沒有不倒黴的。

我認為這種人倒不足以責備,應該受責備的,反而是那十七位官員。”“其實這話還沒說到根本上。假如那十七位官員絕沒有什麼隱私事可記錄,即使這種人天天揹著一口袋筆,也量他沒什麼隱私可記的!

為一己之私專搜他人把柄,這樣的人著實可恨,不得不防,沒好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