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譜在克服音樂傳播原始形態的模糊性方面已前進了一大步

在音樂傳播的原始形態中(或是說在音樂的自然傳播中),沒有人為的傳播媒介參與。而長期的傳播實踐,又促使人們為了克服傳播效果的模糊性,開始研究音樂的記錄方式。為此,樂譜出現了。

樂譜在克服音樂傳播原始形態的模糊性方面已前進了一大步

實用的樂譜是用文字、符號或其他方式模擬,代表著音樂創作中音的高低、長短或器樂演奏中的指法等來記錄樂曲的一種技術手段。人類各種形式樂譜的出現,標誌著流動著的音樂可以以某種形式固定下來。由於這種固定,音樂可以較完整地“儲存”和較精確地在時空中流動。

樂譜在克服音樂傳播原始形態的模糊性方面已前進了一大步

從音樂傳播學的意義上講,在音樂的傳播歷史中,樂譜是最早出現的音樂傳播媒介。樂譜的本質,是音樂音響信息各要素及其組合的運動過程以符號或模擬的形式被描繪下來。A創造的音樂形態,通過樂譜,可以較清晰地傳播給B、C、D……

樂譜在克服音樂傳播原始形態的模糊性方面已前進了一大步

這樣一來,樂譜在克服音樂傳播原始形態的模糊性方面已前進了一大步。另一方面,樂譜的出現,有利於音樂活動中專業的分工:創作與唱奏兩種活動以樂譜為媒介出現的分化,體現著音樂進一步向前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