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觀賞析」《詩書中國紀念鈔》——工藝與文化收藏的雙重魅力

文以載道,詩以言志,自古以來的中華經典無一不是智慧的源泉、文化的航標。詩詞與書法,可以說是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創造,中國的語言文字在平仄韻律的詩詞之中,在篆隸楷行的書法之間,構建了中華民族絢麗的文化圖譜。

「微觀賞析」《詩書中國紀念鈔》——工藝與文化收藏的雙重魅力

為傳承千年詩書文化,緊隨傳統文化迴歸的時代主題,彰顯大國文化自信,特此發行《詩書中國》郵票珍藏冊。

微 觀 賞 析

微觀圖片均由郵來郵網微視寶拍攝


除冊內小版票外,《詩書中國》郵票珍藏冊內包含0.1g足金999《詩書中國紀念鈔》1枚。


「微觀賞析」《詩書中國紀念鈔》——工藝與文化收藏的雙重魅力



注 微視寶放大百倍 熒光燈下 拍攝的金鈔效果圖 實體為上圖顏色

「微觀賞析」《詩書中國紀念鈔》——工藝與文化收藏的雙重魅力


「微觀賞析」《詩書中國紀念鈔》——工藝與文化收藏的雙重魅力


「微觀賞析」《詩書中國紀念鈔》——工藝與文化收藏的雙重魅力


「微觀賞析」《詩書中國紀念鈔》——工藝與文化收藏的雙重魅力


「微觀賞析」《詩書中國紀念鈔》——工藝與文化收藏的雙重魅力


正面為王羲之的《蘭亭集序》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微觀賞析」《詩書中國紀念鈔》——工藝與文化收藏的雙重魅力


注 微視寶放大百倍 熒光燈下 拍攝的金鈔效果圖 實體為上圖顏色

「微觀賞析」《詩書中國紀念鈔》——工藝與文化收藏的雙重魅力


「微觀賞析」《詩書中國紀念鈔》——工藝與文化收藏的雙重魅力


背面為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詩書中國紀念鈔》運用精湛貴金屬工藝,將王羲之人物圖與《蘭亭序》及《幽居圖卷》局部呈現在薄如紙張的黃金之上並採用熒光防偽、文字炫彩金等工藝製作而成,質感突出,璀璨奪目!


「微觀賞析」《詩書中國紀念鈔》——工藝與文化收藏的雙重魅力


《幽居圖卷》

重 點 來 了


為傳承千年詩書文化,彰顯大國文化自信,傾力發行的《詩書中國》郵票珍藏冊是中國古典文化精華的精煉與濃縮首次將古詩、書法、名畫、郵票、紀念鈔與千年歷史文化相結合,共同譜寫出和諧統一的古典文化美學之韻,是一款值得恆久珍藏的文化傳家之物。

「微觀賞析」《詩書中國紀念鈔》——工藝與文化收藏的雙重魅力


除以上小版票外,《詩書中國》郵票珍藏冊內包含0.1g足金999《詩書中國紀念鈔》1枚。


「微觀賞析」《詩書中國紀念鈔》——工藝與文化收藏的雙重魅力



「微觀賞析」《詩書中國紀念鈔》——工藝與文化收藏的雙重魅力


《詩書中國》郵票珍藏冊現已開啟火熱預售,全國9大省市近20家門店同步銷售!

詳情可撥打“4001810066或95135”全國24小時服務熱線諮詢,或關注郵來郵網官方微博及微信公眾平臺瞭解更多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