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上的教師節

2018年9月10日是我們的第34個教師節。在中國,教師節曾多次設置。

其實早在1932年,民國政府曾規定6月6日為教師節。解放後廢除了6月6日的教師節改用“五一國際勞動節”為教師節,但教師節沒有單獨的活動而不受重視。1985年9月10日是中國恢復建立第一個教師節,從此以後老師便有了自己的節日,用來慶祝教師節和感恩教師。


1947年8月27日,發行了《教師節》郵票,全套四枚,郵票的圖案與內容均與孔子有關,分別是第一枚,廣東畫家關惠農所繪製的孔子像(紅色)、第二枚杏壇(山東曲阜大成殿前的杏壇,棕色)、第三枚至聖塔(圖案為曲阜孔林中孔子墓,綠色)第四枚大成殿(圖案為孔府中的大成殿,藍色)。


郵票上的教師節



新中國第一套教師題材的郵票是1975年3月8日發行的T9《鄉村女教師》郵票的圖案分別是女教師在努力學習、在草原上巡迴教學、在輔導學生練習珠算、在漁船上上課的場景。郵票主題鮮明,色彩絢麗,形象生動,展示了教師平凡而偉大的形象。


郵票上的教師節



1985年,在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上,通過了國務院關於建立教師節的議案,會議決定每年的9月10日為教師節。1986年9月10日原郵電部發行了《教師節》紀念郵票一套一枚。

郵票圖案由黑板、講臺和一束鮮花組成,簡潔的構圖卻搭建了無限遐想的平臺,把欣賞者的思緒一下子拉回當年的課堂,追憶起學生時代,彷彿就是在昨天,粉筆的粉塵染白了老師的雙鬢,講臺上老師的諄諄教導依然在耳畔迴響,老師您辛苦了的話語急切的從心底迸出。

簡潔而又寓意深刻的構圖展示了教師特殊的工作環境,又表達了全國人民對教師的尊敬和愛戴之情。


郵票上的教師節



在新中國的郵票上反映了許多的教師形象,總的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古今的教育家,如被後人尊為教師的“師祖”華夏教師第一人的孔子。


郵票上的教師節


另一類是曾經從事過教育工作(即當過教師)的。如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蔡元培。


郵票上的教師節



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和共產主義者之一、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無產階級教育家李大釗。


郵票上的教師節



始終把教育作為革命鬥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以雜文形式多次發表對教育的評論和意見,提倡新道德新文化教育文學家、思想家、教育家魯迅。


郵票上的教師節



中國人民教育家、思想家,偉大的民主主義戰士,愛國者陶行知。


郵票上的教師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