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助数百所学校却无人知道,这个近百岁香港老人堪比李嘉诚邵逸夫

谈起大慈善家,可能你会想到邵逸夫,霍英东等等。特别是在教育的捐助,邵逸夫更是令人钦佩。李嘉诚建立了汕头大学,也是足够的伟大。

不过还有一个老人,他一生捐助了数百所学校,却很少人知道。这个老人就是田家炳。田家炳一个近百岁的香港老人,几十年来,在祖国大陆和香港台湾澳门,共捐助130所中学、80余所大学、40多所小学、9所专业学校、9所幼儿园、1150间乡村学校图书室。到今天为止,他已累计捐资10亿多港元用于中国的教育、医疗、交通等公益事业,他还捐出了自己名下80%的资产。田家炳老人足以令人钦佩,不过这样一个老企业家,大慈善家却在中国默默无名。

捐助数百所学校却无人知道,这个近百岁香港老人堪比李嘉诚邵逸夫


田家炳出生于广东梅州的大埔,是著名的客商。梅州跟潮汕地区相连,这两个地方自古以来就是出商人的地方,著名的李嘉诚、谢国民、朱孟依都是出自这两个地方。

田家炳家里几代都是读书人,不过到了他这代人,他却因为战乱等问题,很小的年纪就放弃了读书。16岁的时候田家炳的父亲去世,他只能弃学从商。16岁的他已经开始负担家业,1937年当时只有18岁的田家炳已经颇具商业头脑,他开始从老家出口瓷土去越南。之后他去越南跟老乡一起组建了茶阳瓷土公司,在这之后田家炳开始在汕头、大埔、越南奔走。不过2年后,日军达到了汕头,田家炳只能被迫转账印尼。

捐助数百所学校却无人知道,这个近百岁香港老人堪比李嘉诚邵逸夫


最初他去了印尼的万隆,之后又去了雅加达,在印尼他开始做了橡胶生意,他创办了超伦树胶厂、商洋树胶厂这两家工厂。几年之间,田家炳的事业就兴旺起来。

1955年,田家炳又开始经营塑料厂,主要生产塑料薄膜,人造皮革等等,经过了几年的奋斗,他垄断了整个印尼的塑料行业,田家炳在印尼获得了非常高的声誉。50年代末,田家炳开始寻找新的发展。当时香港作为亚洲的新经济中心,正在崛起,而整个香港的塑胶工业还是在萌芽阶段。田家炳在这种情况下,果断来到香港发展。

捐助数百所学校却无人知道,这个近百岁香港老人堪比李嘉诚邵逸夫


田家炳在香港很快就获得了成功,他复制了印尼的成功经验来到香港,在香港20年的,他成为了香港的著名企业家。在香港打下了庞大的根据。特别是他在香港屯门填海造地,建起了一个庞大的化工城。

70年代末,中国实现改革开放,田家炳开始回到大陆投资建设,并且积极支持祖国的教育事业。多年来,他捐助的学习就达到了数百家。除了学校外,他还捐助了52间医院,修建了218座桥梁,这么多年来,已经累计捐出了十几亿元。

为了表彰田家炳的贡献,1994年南京天文台将自己发现的新小行星命名为田家炳星。田家炳先生虽然多年来一直在海外跟香港生活,但是他一直强调自己的子女还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他的五个儿子四个女儿,都是必须在中国完成中国文化的学习,毕业后才可以去美国、加拿大地等地方留学。

捐助数百所学校却无人知道,这个近百岁香港老人堪比李嘉诚邵逸夫


1982年,田家炳决定捐出80%的财富,总数十几亿的财富,成立了田家炳基金会。田家炳有一个想法就是留财予子孙不如积德予后代。

田家炳先生的财富可能不及马云、李嘉诚这些豪富,但是他的贡献,也是不输给邵逸夫、霍英东等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