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好當嗎?累死累活依然內不能安民外不抵強敵,最後吊死煤山

很多人對封建王朝時期的皇帝羨慕不已,高高在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權力集中,握有天下,說白了就是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別人管不著。做一代明君或者昏君也是在自己的一念之間,只管留後人傳說。

其實,當一名隨意灑脫的皇帝,是夠令人羨慕的,而封建王朝的每一個皇帝,從骨子裡都想留給後世一代明君的形象,所以,他們未必像我們想象的那般灑脫,而我們介紹的這位皇帝,更是勤懇了一輩子,到頭來不僅自己沒落得好下場,而且還成為了亡國之君。

皇帝好當嗎?累死累活依然內不能安民外不抵強敵,最後吊死煤山

大家可能猜到了他就是明朝的最後一任皇帝崇禎皇帝朱由檢,他可能是中國歷史上最為悲劇的人物,他在天啟七年16歲時登基,其實在他登基之前,朝廷已經腐敗透頂,閹黨專權,朝廷其實已經被架空,他在登基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力剷除閹黨集團,這個閹黨集團的核心人物,我們都非常熟悉,他就是在影視或者文學作品中經常出現的魏忠賢,而當時的朝廷也正是利用了錦衣衛以及東廠西廠這些在影視作品中出現的特殊機構。

皇帝好當嗎?累死累活依然內不能安民外不抵強敵,最後吊死煤山

在位期間,崇禎皇帝真是勤勤懇懇,任何事情都事必躬親,我們都知道,任何事情都自己去做的領導不是好領導,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崇禎皇帝就導演了一場非常典型的反面案例,說實話,他這麼做是因為他很多疑,可以理解,在他成長的過程中,目睹了宦官專權給朝廷帶來的種種災難,而當時與皇帝接觸最為密切的無疑是這些太監,這就給崇禎皇帝留下了不可輕信他人的陰影,以至於在位期間,崇禎皇帝基本上沒有信任過任何人。

皇帝好當嗎?累死累活依然內不能安民外不抵強敵,最後吊死煤山

同時,在崇禎皇帝登基之前,天下已有大亂之兆,而根據史料記載,崇禎元年,中國北方又逢大旱之年,赤地千里,寸草不生。崇禎十三年,瘟疫爆發。崇禎十四年,蝗災,等等。反正崇禎皇帝在位期間基本上沒好事,壞事全讓他攤上了。帶有迷信色彩的說,這些都是亡國之兆。

皇帝好當嗎?累死累活依然內不能安民外不抵強敵,最後吊死煤山

民不聊生的後果就是各地民眾揭竿而起,明末農民大起義爆發,為了安撫鎮壓起義軍,崇禎皇帝先後把明末的名將用了個遍,楊鶴、洪承疇、曹文詔、陳奇瑜、盧象升、楊嗣昌、熊文燦,因為多疑,數次換將,導致滅朱家王朝的李自成數次死裡逃生,如果單純的只有起義軍作亂,還難以撼動曾經龐大的朱家王朝,來自北方的滿族皇太極不斷騷擾南侵,兩線作戰苦不堪言,財政虧空大勢已去。

皇帝好當嗎?累死累活依然內不能安民外不抵強敵,最後吊死煤山

1644年三月,李自成率起義軍攻入京城,朱家王朝覆滅,而崇禎皇帝被迫吊死於煤山之上,成了一代亡國之君。他勤懇的一生未能力挽狂瀾,根據時事造英雄,環境出明君的說法,無論是大明王朝的覆滅還是百姓民不聊生生靈塗炭都不能只怪崇禎皇帝一人,要知道明朝後期腐敗問題相當突出,宦官以及東林黨之爭耗費了大量的朝廷精力,後來的錦衣衛又使朝廷人人自危,不敢有所作為更不敢承擔責任,天降大任,只能由崇禎皇帝一人承擔(他的猜忌也使得君臣貌合神離),這也是後期崇禎皇帝處死袁崇煥自毀長城,洪承疇降清的主要原因。

皇帝好當嗎?累死累活依然內不能安民外不抵強敵,最後吊死煤山

看過了崇禎皇帝悲哀的一生和曾經試圖力挽狂瀾的努力,才知道做皇帝也不是那般簡單,那般努力,在歷史上也沒留下好名聲,著實令人唏噓不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