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長超過3小時以上的十部高分電影,最後一部竟長達7個多小時

1、《賓虛》片長:212分鐘,導演在場面調度方面完成了幾乎不可實現的任務。片中所有恢宏的場景全部實拍,戰車比賽的片段動用了15000名臨時演員,該處外景地佔地18英畝,劇組共建造了18輛戰車,訓練了78匹白馬,整個橋段用5周才拍攝完成。在拍攝中,一部稀有而昂貴的65mm攝影機被毀。賓虛的特技替身JoeCanutt在拍攝戰車飛躍一輛撞毀的戰車時,被巨大的衝擊力拋到轅杆上,他奮力爬回車廂,重新駕馭了戰車。這段真實的場景被得以保留,最後出現在賽車橋段中。《賓虛》創造的傳奇,在當今特效技術發達的年代仍難以被超越!


片長超過3小時以上的十部高分電影,最後一部竟長達7個多小時


2、《現代啟示錄》片長:202分鐘,這部電影達到了商業和藝術雙成就,所以也算是一部經典之作。作者電影與體制的完美融合;道路與旅途敘事模式,意念性電影,打破了好萊塢戰爭片紀實風格進入超現實主義世界。疊畫特寫,強權崇拜,5.1聲發軔,倫勃朗布光,拿下金棕櫚時尚未完成。科波拉稱其“不是關於越戰,本身就是越戰”。很喜歡這句話了,十分中肯。


片長超過3小時以上的十部高分電影,最後一部竟長達7個多小時


3、《燦爛人生》片長:366分鐘,影片雖然片長六小時,但一點也沒有讓我犯困,感覺從頭到尾洋溢著人類美好的情感,在各種衝突下交織在一塊。我難以忘記片中一刻Nicola一反常態的悲傷,因為有兩次在門邊,他沒有抓住改變命運的機會:一次是半夜他醒來發現情人Giulia收拾行李要走,他問為什麼,她只是一個勁地搖頭,他讓開,Giulia從此變成了恐怖極端左翼分子;另一次在新年前夜,他撞到Matteo提前離開,沒有挽留,結果成就讓我意想不到的悲劇。最後,我想說非常喜歡Matteo這個人物。他的壓抑、抵抗、激動,都這麼理想。


片長超過3小時以上的十部高分電影,最後一部竟長達7個多小時


4、《一九零零》片長:315分鐘,此片風景宛若油畫,生活場景真實,節奏快慢得當,配樂優美動人,情節極其瑣碎,高潮基本沒有,男主秀色可餐,女主全部炮灰。體現了貝託魯奇的一貫作風和一貫水平。憋屈已久的一隻腐女跳出來做總結性發言:二十世紀其實就是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拉拉扯扯曖昧不清的一段瑣碎歷史!


片長超過3小時以上的十部高分電影,最後一部竟長達7個多小時


5、《埃及豔后》片長:251分鐘。《埃及豔后》從場景佈置到背景音樂到服裝造型到豔后伊麗莎白泰勒的演技都是很不錯的。我對這種文明古國好像只是傳說般的歷史帶有一種熱切的嚮往又帶有一種畏懼。人類的慾望無止盡,所以產生了那麼多的殺戮,征服,而歷史的力量又是如此強大!它碾過城池,扼殺了帝王,摧殘了紅顏,把所有的一切都變成沙礫,成為路邊那小小的一顆石子,古老的牆上的一塊黴斑。


片長超過3小時以上的十部高分電影,最後一部竟長達7個多小時


6、《阿拉伯的勞倫斯》片長:228分鐘。影片中勞倫斯在阿拉伯世界這一時期的生活,曾經躊躇滿志,意氣風發,風光無限,雖幾經起伏,但末了也歸於無奈和傷懷。也許是導演的寫實主義傾向,也許是受限於影片的篇幅,影片中關於勞倫斯為何如此鍾情於阿拉伯世界,以及幾次大起大落的動機並不明朗,這也成為勞倫斯為後世所迷惑之焦點。依我看來,那一切都根源於勞倫斯血液裡流淌的理想主義。或者說,在勞倫斯的靈魂深處,一直漂浮著幾個夢境。


片長超過3小時以上的十部高分電影,最後一部竟長達7個多小時


7、《七武士》片長:203分鐘。這算是我看的大師黑澤明指導的第二部影片,第一部是《羅生門》。相比於《羅生門》來說,這部影片確實有些略顯商業化,大眾化。這部拍攝於1954年的作品,長長的3個小時將一個傳奇的故事說得精彩而且也不缺細膩。表現那個時代的動亂,以及人的脆弱,人與人之間,等級之間隔膜似的關係等等都算是大師的擅長吧。不過說起這部影片,除了故事的情節之外,導演把最想要說的要表達的東西應該算是放在了三船敏郎飾演的人物菊千代的身上。


片長超過3小時以上的十部高分電影,最後一部竟長達7個多小時


8、《與狼共舞》片長:234分鐘。看了《與狼共舞》之後不知道是什麼滋味,想哭哭不出來,大概這就是所謂的複雜吧。電影裡有許多東西是美好的。電影的第一部分便向我們證明了人與人之間、人與動物之間、人與自然之間要做到“融合”,並非十分艱難的事情。


片長超過3小時以上的十部高分電影,最後一部竟長達7個多小時


9、《美國往事》片長:251分鐘。導演的人物設置是諷刺的。deborah是理想,另所有男人渴望而不可及,然而這個女神本身卻是如此的現實,她不在乎感情,追求的只是名利。carol是現實,是一個用錢就可以買來的騷貨,但這個女人的感情卻是真摯的,純潔的,是無論花多少錢也換不來的。可笑的是,大多數人心心念唸的理想都是不真實的女神,卻少有人看看身邊真實卻又傻得可憐的女人。


片長超過3小時以上的十部高分電影,最後一部竟長達7個多小時


10、《戰爭與和平》片長:453分鐘,站爭再現上場面恢宏,對戰爭中人性的貪婪、瘋狂、恐懼和超越民族的共情均有體現,但對俄法戰局扭轉的前因後果缺乏交代,未能對這一重要故事邏輯作出清晰表現,是為一憾。情感與戰爭在敘事中被幾乎完全割裂,其優點是凸顯戰事之殘酷、令人無暇顧及私情,但缺點是造成敘事銜接略顯生硬,對娜塔沙與安德烈的感情發展稍欠細節。總體而言,影片武火熊熊,文火不足。


片長超過3小時以上的十部高分電影,最後一部竟長達7個多小時


託老的《戰爭與和平》當然是經典,是經典中的經典。蘇版的《戰爭與和平》也是經典,但是經典中的平庸之作。實話,拖拖拉拉的看完了這部作品,有一點點失望。有美玉在前,除非是天才爆發出的能量。否則新的是無法把原作的風景完全的展示出現。原著森羅萬象、氣勢恢宏而且思想不是深而廣。影片著力表現,已經了原作八分半的神氣。大場面也有,深度也夠,但就是剩下這一點神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