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心理成長|期待未來會有所改變,是痛苦產生的根源

個人心理成長|期待未來會有所改變,是痛苦產生的根源

期待未來會有所改變,真的是人之惰性。我們依據時間生活,在時間的範圍內思考,在遇到危急事件的時候,不想面對,所以開始逃亡,“未來”也隨之應運而生。

我們總認為自己將來會所有改變,我們內心所向往的平靜與和諧也會一點點,一天天的實現。但事實是,時間並不會帶來任何的幸福,我們必須停止這種漸進的想法。這也意味著,我們沒有辦法寄託於明天,或者依賴於未來,我們必須在當下的這一刻也就是現在就開始有所調整和改變。

因為未來其實是個大騙子,它絲毫沒法幫我們改善自己,它只是提供逃避的場所。在真正危急的時刻,時間感是不存在的,我們會即刻直覺的反應,而沒有時間去考慮問題的危急性,相反當我們開始去考慮事件的危急性的時候,就處在了衝突中而非問題中。

我們在面對一堆令人困擾的事情時,時常迷失其中,我們越覺得困惑迷失,我們就越把自己忙得團團轉,不停地尋找、詢問、確定或者強求,就是不會停止種種的心理活動,去面對問題本身。當我們無法全神貫注於事情本身時,時間的問題就產生了,我們開始有機會讓問題去到未來,只要我們仍舊心不在焉,把問題拖延到未來,問題就會存在,而不會隨著時間消失。

時間不是指日曆或者時鐘上面的時間,而是指心理上的時間,這是在思想和直面的行動之間的空隙。我們對事情有所思有所想,是為了產生自我保護,它產生了未來,好像我們自我情況在時間中已經有了改善,於是你認為,明天你會快樂,明天你會成功,所以今天你什麼都不做。而行動則是當下直接的表現,是現在,是你針對事實行動,它不會產生思想,也不會產生未來。這就是直面的力量,行動的力量,不逃避的力量。

於是我們瞭解,當開始期待於未來有所改變時,就已經是在給自己找逃避的藉口,而這種方式通常只會帶來衝突,而衝突會產生矛盾和痛苦,如此循環,讓人不得不專注在衝突的解決和痛苦的處理上,反而喪失了直面問題的契機和去行動勇氣。

如果我們能夠在事情發生的當下就在面對和行動,我們就沒有辦法再去逃避,而只能專注於問題的解決,也就不會對未來那麼依賴了。因為當下改變已經完成,好的結果也已經產生,便不再需要期待未來的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