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富」給A股帶來積極影響

記者觀察 本報記者 張煒

北京時間9月27日早間,全球第二大指數公司富時羅素正式宣佈將A股納入次級新興市場。從“入摩”到“入富”,越來越多外資流入A股,將帶來多方面的積極影響。

按照富時羅素公佈的進程,A股將從2019年6月開始逐步納入,到2020年3月分三步完成。從富時中國A股互聯互通全盤指數中選取符合條件的大盤股和中小盤股。第一階段A股將在富時新興市場指數中佔5.5%的權重。

“入富”與“入摩”對A股都是重大利好。A股多年來走勢低迷,主要原因之一是受困於存量資金博弈格局,而“入富”與“入摩”均帶來可貴的增量資金,且主要是有利於市場穩定健康發展的長期資金。多家券商預計,A股“入富”初期帶來的增量資金在1000億元人民幣左右。長期來看,A股市場外資增量空間將達數萬億元。

A股市場上,散戶投資者在交易中佔主體,機構的力量嚴重不足,外資佔比較低。以滬市為例,2017年,自然人投資者交易佔比高達82.01%,滬股通與專業機構分別只佔1.30%、14.76%。但需要看到“,入摩”與“入富”正成為外資加速流入的催化劑。以滬股通為例,2014年末、2015年末、2016年末及2017年末累計流入資金分別為685.70億元、870.99億元、1326.10億元、1955.83億元,今年9月26日已增至3332.39億元。其中,自2018年5月市場對“入摩”關注升溫以來,外資流入A股明顯加快。

在A股“入富”前一天,MSCI宣佈將就進一步增加中國A股在MS? CI指數中的權重進行討論。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策略分析師高挺稱,目前A股佔MSCI新興市場指數權重為0.7%。若納入因子由5%升至20%,到2019年8月A股佔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權重有望增至2.8%。估計僅大盤A股因子上調,就將為A股市場帶來560億美元的資金淨流入。若2020年5月按20%因子納入中盤A股,整體A股權重將進一步增至3.4%,或為A股帶來140億美元的外資淨流入。

從A股“入摩”來看,外資流入並不能改變市場短期走勢。然而,投資者不可忽視外資流入的累積效應,特別是對投資理念轉變的影響。散戶投資者透過盈虧差異,不難發現外資的投資理念值得學習。2017年,滬市自然人投資者與滬股通盈利金額分別為3108億元、1034億元。散戶全年交易佔比是滬股通的60多倍,盈利卻只有滬股通的3倍,足見散戶的投資理念存在很大問題。隨著外資對A股市場的影響增大,散戶唯有學習外資的投資盈利之道,才能改變被“割韭菜”的悲劇。

復旦大學證券研究所副所長王堯基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繼A股正式“入摩”之後又敲定A股“入富”,再次表明外資對我國經濟發展及改革開放的肯定,也是對我國資本市場建設方面不斷努力的認可,以及對持續調整後A股估值水平的認可。

王堯基認為,A股“入摩”之後又“入富”,將給市場帶來更多的增量資金,因而在市場低迷的當下將提振投資者信心。更重要的是,隨著A股“入摩”之後再“入富”的落實,將使A股市場的外資佔比大幅增加而成為市場幾大主力之一,從而使市場的投資者結構發生很大變化。這不僅會有力推動A股市場的投資理念向長期價值投資轉變,而且會有力推動市場制度的改革和創新,對於強化上市公司的外部治理,以及A股市場走向真正的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產生重要的積極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