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總有一天要栽在這事兒上

“虛擬現實”一直是科幻片非常熱衷的題材,也湧現出了《黑客帝國》、《盜夢空間》、《源代碼》等等的經典之作,收穫了擁躉無數。

那麼,今天咱們就來聊一部相對冷門的同題材作品。雖然看過這部電影的人不多,但高能的劇情讓它在影迷中獲得了“迷你版《盜夢空間》”的稱號——《虛擬實驚》


人類總有一天要栽在這事兒上



影片的女主瑞恩,是一名天才科學家。

她和父親一同研發出了一種革命性的生物軟件,可以通過滴眼藥水的方式,將納米機器人送入人體,並在人腦中創造出虛擬現實,讓人們對未曾經歷過的場景產生真實的記憶與體驗。


人類總有一天要栽在這事兒上



而且由於人腦的運轉速度極快,所以虛擬現實中的一天只需要現實中的十秒鐘;你覺得自己已經過了個幾十天的超長假期,現實中可能只用掉了幾分鐘。

簡而言之,這項發明讓人們只要滴上一滴眼藥水,就可以在任何地點,體驗任何事情——不論是去阿爾卑斯山滑雪還是去夏威夷衝浪,都可以癱在自家躺椅上花幾分鐘搞定。


人類總有一天要栽在這事兒上



怎麼樣,是不是已經有不少上班族表示心動了?

別急,這項技術雖然聽起來神奇,背後的隱憂也顯而易見——無數經典的科幻作品都告訴過我們,往腦子裡胡亂植入東西,絕對是件危險的事。


人類總有一天要栽在這事兒上



女主的父親就明白這個道理。他意識到這項技術一旦發佈,其用途和影響都將很難控制,於是中途退出了研究。


人類總有一天要栽在這事兒上



但女主卻堅持研究,而且和朋友薩姆合夥開了公司——兩人一個負責技術研發,一個負責商業運作。


人類總有一天要栽在這事兒上


薩姆


他們通過遊說,為產品爭取到了大眾使用的安全許可。

不過兩人也都同意,暫時只開發“虛擬度假”程序,並且用戶在虛擬現實中停留的時間不超過一天(也就是現實中不超過十秒)。


人類總有一天要栽在這事兒上



而到了距離程序的上市日期只剩一週時,我們卻發現女主和薩姆兩人根本沒有為此做好準備。


人類總有一天要栽在這事兒上



女主這邊,產品臨上市了還有沒解決的技術bug。因為她的心思根本不在“虛擬度假”的項目上。

事實上,女主之所以創辦公司也並非為了賺錢,而只是為了救她的弟弟。


人類總有一天要栽在這事兒上



幾年前,她的弟弟在一次浮潛時意外撞到頭部,成了植物人。

女主認為,弟弟的意識是被囚禁在了大腦的某個角落,之所以昏迷不醒,是因為大腦認為他已經死了。


人類總有一天要栽在這事兒上



所以女主研究的這項技術,從理論上來說,可以幫到弟弟。

她只要在虛擬現實中讓弟弟回到潛水當天,就能給他多一次選擇的機會——如果那天他選擇不下海,那麼記憶重組之後,大腦就會認為他還活著,他就可以醒來。

所以女主耗費了大量精力,一直在默不作聲地研究這種改寫記憶的程序。


人類總有一天要栽在這事兒上



而薩姆呢,則更加不靠譜。

他嘴上同意只開發“虛擬度假”程序,但實際上卻擅自勾搭了政府部門,並答應為其研發“虛擬監獄”。

這項技術能夠讓罪犯花極少的時間去體驗入獄幾年、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感受。


人類總有一天要栽在這事兒上



顯然,軟件還沒上市,女主父親關於“技術會被濫用”的擔憂就已經應驗了。這項發明的初衷是為了讓人體驗更好的人生,而不是成為懲戒甚至折磨的手段。

於是,女主斷然拒絕了薩姆的提議,兩人也因此鬧掰。


人類總有一天要栽在這事兒上



但就在兩人僵持不下時,一個變故突如其來。

一天,女主的男友在試用軟件藥劑時發生意外,錯拿了她給弟弟研究的半成品,當場癲癇發作領了盒飯。


人類總有一天要栽在這事兒上



這樣一來,女主私自研究記憶改寫程序的事曝光不說,她還因為藥品欺詐、未經授權進行人體實驗等多項罪名面臨監禁。


人類總有一天要栽在這事兒上



此時,薩姆趁機出面與政府部門達成協議——只要女主答應接受為期一年的虛擬監禁實驗(現實中只需要很短時間),就可以直接獲釋,否則女主就得坐上十幾年牢。


人類總有一天要栽在這事兒上



走投無路的女主,只得被迫接受了協議,滴了眼藥水,被關進了虛擬監獄。


人類總有一天要栽在這事兒上



這裡是一個狹小黑暗的空間,除了一個每天會送來生活必需品的窗口之外,只有一個提示著服刑日期的巨大屏幕。


人類總有一天要栽在這事兒上



在讓人崩潰的孤獨與痛苦中,女主熬過了一天又一天。

終於等到了第365天。


人類總有一天要栽在這事兒上



然而此時,恐怖的事卻發生了——服刑期滿後,女主並沒有等到自由,面前的屏幕忽然閃現刺眼的紅光,然後數字重新回到了001!


人類總有一天要栽在這事兒上



這是虛擬監禁的程序bug嗎?外面的人知道嗎?

在短暫暴走過後,女主忽然想到了一種更陰暗的可能——那就是這並不是一場意外,而是薩姆為了剷除她而設的局。


人類總有一天要栽在這事兒上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她被關的根本不是什麼虛擬監獄,而是真的被囚禁了。


人類總有一天要栽在這事兒上



想到這裡,女主更是不甘認命,各種想辦法逃跑。

就在一次醒來後,她發現補給窗口的外壁竟然不是虛無的空隙,而是真實的建築實體。


人類總有一天要栽在這事兒上



於是她立馬砸爛窗口逃了出來,發現自己正身處荒郊野外的一間廢棄工廠裡。

而她的“虛擬監獄”,其實就是一個空置在廠房裡的單間。


人類總有一天要栽在這事兒上



不僅如此,當她回到城中時,發現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年,公司的軟件早已上市。這也進一步證實了她被薩姆陷害的猜想。

她去到警局,發現自己一年前就被人申報“失蹤”;


人類總有一天要栽在這事兒上



她找到前同事,才知道薩姆當時騙大家,說她自己賣掉股份走人了。


人類總有一天要栽在這事兒上



事已至此,一切都水落石出。

但女主卻沒急著找薩姆報仇,她回公司找到自己研發了一半的記憶改寫程序,並躲在父親家裡繼續研究。


人類總有一天要栽在這事兒上



然而,她萬萬不會想到,現實再次給了她絕望的打擊。

當她帶著千辛萬苦完成的程序給弟弟植入後,在虛擬現實中重回海灘的弟弟竟然還是選擇了下水浮潛!

在意識中,他又“死”了一次,仍然無法醒來。


人類總有一天要栽在這事兒上



功虧一簣的女主在弟弟床前痛哭,此時她耳邊卻忽然出現了嚴重的幻聽——那聲音竟然來自薩姆。


人類總有一天要栽在這事兒上



沒錯,反轉來了。

女主其實一直處在虛擬現實中。

從越獄開始的一切情景都並非程序的設置,而是她的潛意識入侵了程序——

因為在現實中剛與薩姆鬧掰,所以在她的潛意識裡,薩姆是個設局害她的混球;


人類總有一天要栽在這事兒上



因為在現實中她一時疏忽害死了男友,所以在幻象中,男友後來被救活,並接受了她的道歉。


人類總有一天要栽在這事兒上



因為在虛擬技術的應用上,她與父親關係鬧僵,所以她就幻想自己能在父親的家中完成研發,希望救活弟弟的努力能得到父親的支持;


人類總有一天要栽在這事兒上



然而,所有這些美好的願景都隨著她徹底被喚醒而再次破碎。


人類總有一天要栽在這事兒上



當女主在實驗室中醒來,她才明白,在虛擬技術中獲得的種種感受,即使再真實,也無法改變現實中的任何一件事——她的弟弟昏迷著,男友已經死去,那些幻象中的和解與團聚只不過是在徒增她的痛苦和悲傷。


人類總有一天要栽在這事兒上



於是,在故事的最後,女主做出了和父親同樣的選擇——她退出研究並帶走了專利。

在薩姆表示反對時,她便“以眼還眼”地給他滴了藥,讓他也體驗了一年的虛擬監禁。


人類總有一天要栽在這事兒上



客觀來講,這部電影雖然同是虛擬現實題材,但看完之後,會發現與《盜夢空間》其實並沒有多少相似之處,要論劇情的燒腦程度也不及後者。

它其實通過一個短小精悍卻不乏反轉的故事,向人們警示了虛擬現實技術可能存在的倫理問題,以及技術濫用的後果。

片中女主和她父親最終選擇的就都是一種看似消極,但其實更謹慎的做法。


人類總有一天要栽在這事兒上



事實上,不管虛擬技術能為我們的生活提供多少種選擇,能為受傷的心靈提供怎樣的慰藉,它也終究無法代替我們去面對現實。

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電影裡的設想也許就會變成現實,在虛擬的世界裡,人們的慾望可以得到充分的滿足,但是我們要始終明白,每個人的思想、情感和記憶都是獨一無二、不可複製的,正因為如此,才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才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