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爲何大多短命?原來跟這個人有關,從他之後都活不過40歲

相比於清朝皇帝的勤奮,明朝的皇帝則就很有限,甚至有些玩物喪志了。例如有些皇帝甚至幾十年不上朝,有些皇帝痴迷木匠雕刻。而且在明朝時期的皇帝大多短命,大部分連40歲都活不到,這其實跟一個人有很大關係。

明朝皇帝為何大多短命?原來跟這個人有關,從他之後都活不過40歲

明朝所有的皇帝中,最為長壽的就是明太祖朱元璋,享年71歲。除了他之外,明朝的十六位皇帝中,其中僅有六位活到了40歲以上,其餘的都是在三十多歲的時候就早逝了。甚至還有一位只活到了23歲,他就是明熹宗朱由校。

所以這麼平均下來,明朝皇帝的平均壽命竟然還不到40歲,那麼明朝的皇帝為何大多短命呢?難道是因為當時的生活或醫療條件不好。這其實是說不通的,因為明朝的許多臣子都很高壽。

明朝皇帝為何大多短命?原來跟這個人有關,從他之後都活不過40歲

當時朝中年齡超過50歲的可謂是數不勝數。既然不是因為醫術不行。那明朝的皇帝命運多舛,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明朝皇帝的早逝呢?其實一共有三點。第一點就是身體孱弱,據說成化帝在30歲的時候,身體機能已經猶如70歲的老人一般了。

明朝皇帝為何大多短命?原來跟這個人有關,從他之後都活不過40歲

當時成化帝自己都說,還正在壯年,卻已經覺得自己垂垂老矣。因為他們從小就體弱,後來做了皇帝之後,再加上長期操勞國事,所以最後積勞成疾早逝。說到這裡,對於大明皇帝大多體弱,大家不也有些懷疑了,難道這個朱氏家族有遺傳病史嗎?

但是查過資料之後,我們可以發現其實除了皇帝一族之外,朱氏其他皇室的血脈大多長壽,活到七八十歲的藩王比比皆是。那麼這樣排除之後,那麼皇帝大多短命的原因可能就是朱元璋這一脈嫡系子孫相關了。

明朝皇帝為何大多短命?原來跟這個人有關,從他之後都活不過40歲

當初朱元璋將皇位傳給了孫子朱允炆,但是朱允炆皇位還沒坐穩就已經被朱棣趕下了臺。之後皇位就在朱棣這一脈進行傳承。我們都知道,朱元璋兒子眾多,藩王也眾多。但是到了朱棣的時候,膝下僅有的兩個兒子,而且其中一個因為犯了謀逆大罪而被處死。

所以到最後只剩下了一個兒子來繼承皇位。而到了宣德和成化的時候,膝下的兒子更是早夭過半,甚至連太子都沒有幸免。嘉靖皇帝的時候,膝下只有一子。雖然明朝的皇帝有三宮六院,但是子嗣單薄,並且體弱多病,大多早逝。

明朝皇帝為何大多短命?原來跟這個人有關,從他之後都活不過40歲

這樣分析的話,明朝皇帝短壽的原因就很可能出在明朝的朱棣身上。因為自從朱棣之後,子嗣單薄而且很容易早夭。所以很可能是因為朱棣的血統問題,有某一種遺傳疾病,所以使得朱棣一脈的子嗣的夭折率極高。史書中也有記載,明朝朱棣之後的很多皇帝都因為突發疾病而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