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否該做家務?捨不得用才會害了他!

孩子該不該做家務呢?我想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該不該做還是由你來說,不過在這之前先跟大家分享一下兩個故事和我的看法!

1

近期有個朋友圈的截圖點贊量爆棚,讓我們先看一下~

孩子是否該做家務?捨不得用才會害了他!

原來是位媽媽分享自己10歲的女兒的懂事,雖然才10歲,但她一個人放學回家,一個人去菜市場買菜,回家後從洗菜、切菜到做飯,不慌不忙,井井有條。

看到這裡你可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小編一開始也是這樣覺得。可是女孩的父母都是中醫院的醫生,還是獨生女!

是因為爸媽上班忙,懂事的她才主動包攬了做飯這件事。媽媽感動的在朋友圈曬起貼心的女兒。

2

大學有個舍友,在這裡就稱她為小R吧,小R從小嬌生慣養,上大學是第一次離開家,小R爸媽開車從幾百公里遠的地方把她送到學校,爸爸給她搬行李,媽媽給她鋪好床,掛好衣服,細心叮囑。我們說不羨慕是假的,因為我們大多數是自己來的,扛著笨重的行李,還要自己報道再收拾床鋪。可正因為是這樣的差距,我們也在心裡知道這是位“千金大小姐”,以後相處也要多注意。

本來以為小R會驕橫,沒想到她性格倒是非常好,跟大家都聊得來。只是在生活上,不得不說她過的是一塌糊塗!不會洗衣服,不會疊被子,不會整理自己的東西……每次看著她著急的樣子,我們也會指點幾招,她本人倒是非常願意學,看到有人洗衣服也屁顛屁顛的端個小盆跟著去洗衣服,一開始還洗的不乾淨,慢慢學了幾個星期終於是像模像樣了。

一次,宿舍大掃除,大家把被罩也拆洗了,小R也是。可到了套被罩的時候她卻犯了難,根本無從下手,我們讓她跟著學,可是全宿舍的人都弄完了,她還是沒有套上,反而床上亂糟糟一片,我們只好幫她套上,她說不會,以前沒有弄過,要是沒人幫她,都不知道怎麼辦了。說著就跟家裡打了電話,生氣的埋怨,邊哭邊說怎麼什麼都不教她,別人什麼都會,自己啥都不會!跟個傻子一樣……

3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再苦不能苦孩子,孩子只要學習好”已成為很多父母的共識。生活中父母很少讓孩子參與到家務中來。因為我們都掉進了一個愛的誤區:太愛孩子,不捨得讓孩子幹一點兒髒活累活,總是事無鉅細地為他們包辦一切。

即使孩子主動要求幫我們分擔,也會遭到拒絕,因為我們總是捨不得,或者擔心他們做不好給我們添亂,怕會不安全,又或是認為孩子的任務就是學習,而不是在這些小事上。

於是,我們所謂的“愛”剝奪了孩子嘗試或鍛鍊的機會,在他們走向獨立的道路上製造了諸多障礙。

哈佛大學用20年做跟蹤,發現做家務和不做家務的孩子,成年後的就業率為15:1,犯罪率為1:10。

你還能說做家務對孩子不重要嗎?

難道你能一直陪在孩子身邊,一刻不離?還是孩子就不用獨立,就這樣一輩子活在保護殼裡?

孩子是否該做家務?捨不得用才會害了他!

4

孩子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嬌貴、弱不禁風,適當的放手,讓孩子做家務吧,這樣他們才能體察父母的辛苦和不易,懂得什麼是付出和回報。

讓孩子從小練習做家務,目的不是為父母分憂解勞,是在教導孩子不論年齡大小,都是重要的家庭成員,做家務只是在家庭中負起責任的一種方式,更是對孩子的一種鍛鍊。

沒有人天生什麼都會,剛開始學習一件事,一定有做不好的時候,但你也無須著急,孩子在思考和鍛鍊中總會進步!

你要做的就是相信,並支持!

孩子是否該做家務?捨不得用才會害了他!

曾國藩有家訓:

家儉則興,人勤則健;

能勤能儉,永不貧賤。

只有用勤儉的教育,才能培養出一個有志向、有意志、有愛心的孩子。

捨得用,孩子才能成大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