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養生小連載之「細菌性痢疾」

夏日養生小連載之“細菌性痢疾”

夏秋季節,暑溼過盛,脾胃虛弱,一不小心就腸道不適,腹瀉,患上細菌性痢疾。

今天我們就講一下“細菌性痢疾”怎麼辦!

1

小李是一名上班族,每天辛勤工作,家裡都說這孩子有出息,坐辦公室,不受累。

只有小李知道整天坐在辦公室裡,腰痠背痛的,也沒有時間去運動,再也不像以前那麼有活力了。還經常生病,一變天就容易生病。

這不,夏天來了,小 李跟幾個哥們相約吃燒烤喝啤酒!大家許久未見,小李也多吃了點。

回到家,小李趁著酒勁就睡了,結果半夜起來上吐下瀉,第二天早上發起了高燒,醫生說這是得了細菌性痢疾。都怪平常免疫力太低,又吃了不潔的食物。

夏日養生小連載之“細菌性痢疾”

2

細菌性痢疾

細菌性痢疾是志賀菌屬(痢疾桿菌)引起的腸道傳染病。志賀菌經消化道感染人體後,引起結腸黏膜的炎症和潰瘍,並釋放毒素入血。菌痢常年散發,夏秋多見,是我國的常見病、多發病。

細菌性痢疾是怎麼引起的呢?

1、夏秋季節,暑溼過盛,脾胃虛弱。

2、飲食不節或誤食不潔之品。夏季有些人胃口不好,但看到想吃的又不節制,暴飲暴食!另外,夏季燒烤盛行,有很多無良商販用的都是不好的食材。

3、過食生冷,天氣炎熱,大家都愛貪口“涼的”,冰淇淋,冷飲來者不拒。

夏日養生小連載之“細菌性痢疾”

4、過食肥甘厚味等損傷脾胃,對油膩、甜膩的精細食物太偏愛,過量食用!

5、人體抵抗力降低,由於長期不運動、睡眠質量差、壓力大等原因,人體的免疫力低下。

由於以上這幾點原因,溼熱疫毒乘機侵入胃腸,使溼熱內蘊或寒溼滯留,就易患細菌性痢疾。

3

細菌性痢疾分為急性與慢性,最常見的普通型發病表現為:起病急,有中度毒血癥表現,畏寒、發熱、乏力、食慾減退、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稀水樣便,裡急後重、黏液膿血便,同時伴有全身毒血癥症狀。

中毒性菌痢起病急驟、突然高熱、反覆驚厥、嗜睡、昏迷、迅速發生循環衰竭和呼吸衰竭,而腸道症狀輕或無,病情兇險。

夏日養生小連載之“細菌性痢疾”

4

如何預防?患病如何護理呢?

為了預防菌痢傳播,除注意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習慣外,在飲食上還有下列禁忌:

1、肉類濃汁及動物內臟。因其含有大量的含氮浸出物,具有刺激胃液分泌作用,加重了消化道負擔。

2、粗纖維、脹氣食物。如芥菜、芹菜、韭菜等纖維粗較多的食物,不易消化,導致局部充血、水腫,炎症不易癒合。牛奶和糖、豆製品也易引起腸道蠕動增加,導致脹氣。

3、忌辛熱刺激食物。韭菜、羊肉、辣椒、和濃茶、酒、各種咖啡飲料,都是強烈的刺激品,可致血管痙攣收縮,使粘膜充血、水腫、破損。

夏日養生小連載之“細菌性痢疾”

患者的護理方法:

(1)病人應給予胃腸道隔離,直至症狀消失、大便培養連續兩次陰性為止。

(2)應臥床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

(3)飲食一般以流質或半流質為宜,忌食多渣、多油或有刺激性的食物,瓜果桃梨、雪糕等生冷之物也暫勿食用,以免增加胃腸負擔,加重胃腸功能紊亂。恢復期可按具體情況逐漸恢復正常飲食。

(4)注意個人衛生,飯前便後及手觸摸可疑汙染物品後,一定要用肥皂流水將手洗乾淨。

(5)注意腹部保暖,禁行冷水浴,對痙攣性腹痛可給予阿托品及腹部熱敷。

另外,在恢復好轉期間的患者,由於腸胃較弱,仍應禁食生冷、堅硬、寒涼、滑膩之物。

夏日養生小連載之“細菌性痢疾”

【夏日養生小連載】今天就到這裡!

歡迎大家留言提問哦!

夏日養生小連載之“細菌性痢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