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櫃要收費了!中國專家終於說了句公道話

快遞櫃的另一鉅子速遞易更是開啟了雙向收費形式。派件員在櫃子裡放一件快遞要收費0.4元到0.6元(充值的話會有扣頭),業主假如超越24小時沒有取件也要被收取1元錢。

快遞櫃紛繁從免費轉為收費的背面,是繼續虧本的壓力。

數據顯現,到2018年5月,豐巢科技的經營收入為2.88億元,淨利潤為-2.49億元;“速遞易”母公司成都三泰控股2016年淨利潤為-12.5億元,同比下降5278.9%;而菜鳥驛棧在2017年度淨虧本達2.90億元,其2018年一季度淨虧本為1.14億元。

某快遞櫃公司負責人承受採訪時算了一筆賬,得出的結果是:就算採取收費形式也底子捉襟見肘。

“快遞員充值有扣頭,均勻每件收費2毛5,每組箱子一天能處理60件包裹,實踐收存放費用15元左右,還不包含節假日,一年下來收入約5000元,還不行一些當地的場地租金。”上述負責人說。


快遞櫃要收費了!中國專家終於說了句公道話


一名快遞公司送貨員正騎著滿載快件的電單車在市區內送貨。李俊鋒 攝

專家:現在職業開展水平不合適收費

快遞櫃公司要生存要盈餘,而用戶和快遞員付費志願不高,那麼職業該怎麼可繼續開展?記者就此諮詢了物流職業專家。

快遞櫃要收費了!中國專家終於說了句公道話

貫鑠企業CEO趙曉敏向中新網記者剖析,快遞櫃公司要處理虧本問題,關鍵是供給的效勞不能過於單一,不然只能是作為一個儲物櫃存在,在商場上沒有主動權。

在趙曉敏看來,要把快遞櫃從儲物箱變成一個歸納效勞終端,將社區和物流公司等都聯繫起來,構成合作關係。

趙曉敏建議,快遞櫃和快遞企業共建快遞櫃,打破各自為營、互相分裂的現狀。這樣用戶能取得更多的便當,快遞公司能提高效勞質量,快遞櫃公司也能夠晉級為末端效勞供給商,取得更大的商場空間。

快遞櫃要收費了!中國專家終於說了句公道話

關於快遞櫃從免費向收費改變的現象,他以為,本錢應該更多地向物流公司轉移,而不是轉嫁給用戶和快遞員。

“當然,為了更好的效勞,快遞價格能夠適度進行上調。”趙曉敏說。

業界以為,快遞櫃數量只要到達300萬組以上才能讓用戶真實得到便當,處理最終100米的用戶痛點。

趙曉敏徵引上述數據剖析指出,而中國快遞櫃數量只要不到50萬組,很多快遞櫃離居民樓很遠,老舊的小區裡底子沒有快遞櫃,因而,現在開展狀況還不合適向用戶收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