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解離婚已十年方知孩子非親生 本案是否可以啓動再審程序

案情

2006年,甲(男方)和乙(女方)因感情破裂訴至法院請求離婚。法院訴調對接窗口為其做了大量工作,雙方達成調解協議:一、離婚;二、女兒丙由乙撫養,兒子丁由甲撫養,撫養費各自承擔;三、夫妻共同財產房屋一套歸兒子丁所有;四、其他無糾葛。十年後,甲發現兒子丁與自己沒有血緣關係,再次訴至法院,請求變更撫養權。由乙支付甲十年來的撫養費若干,精神撫慰金若干,並向丁追回房屋所有權。該案並不複雜,但是在立案階段應如何處理?

分歧

第一種意見認為,調解協議系多年前根據雙方意思製作,並無不妥,但離婚訴訟中包括了離婚、子女撫養、財產分割等法律關係,在同一訴訟中可同時解決多個問題。而在婚姻關係已解除後,沒有任何一個案由可以囊括當事人所要求的所有內容:財產分割、撫養權變更、追索撫養費、精神撫慰金等項,應根據法律關係分別立案,再合併審理。

第二種意見認為,雖然調解協議不存在問題,但是基於出現新的事實證據,可以就離婚法律關係之外的子女撫養、財產分割等項進入再審程序。

第三種意見是建立在第二種意見基礎上的,認為民事調解書申請再審存在障礙,《民訴法》第二百零一條規定:“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提出證據證明調解違反自願原則或者調解協議的內容違反法律的,可以申請再審。經人民法院審查屬實的,應當再審。”對經調解處理的案件申請再審,需要提出證據證明,調解違反自願原則或者調解協議的內容違反法律,本案調解協議基於雙方當事人自願,也並無違反法律規定,故不應啟動再審程序。

評析

筆者贊同第二種意見。

《民訴法》第二百零二條規定:“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解除婚姻關係的判決、調解書,不得申請再審”,這一條的立法初衷,筆者認為是因為離婚涉及身份關係,解除婚姻關係的判決、調解一旦發生效力,基於夫妻關係所產生的權利義務隨之消失,故法律規定不可申請再審。

但是,當事人可以就離婚案件涉及的財產問題、子女撫養權爭議申請再審,這是符合法律精神的,也便於將諸多法律關係放置在一個案件中予以解決。當然,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就財產分割問題申請再審,涉及已分割的財產,應根據民訴法的規定予以審查,涉及未作處理的共同財產,應告知另行起訴。

那麼,本案中的調解協議是否可以申請再審呢?

筆者認為,可以。因為調解協議達成時,甲並不知道丁與自己沒有血緣關係,基於親子關係而自願撫養丁,願意自行承擔撫養費,並自願將房產贈與丁,故調解協議的基礎是親子關係。而現在,調解協議生效的基石不復存在,在出現新的事實證據後,原先達成的調解協議明顯違反了自願原則,故符合再審條件。

廣靈縣人民法院 李翠萍 李慧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