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速遞」著名天津時調錶演藝術家王毓寶喜收新徒


「新聞速遞」著名天津時調錶演藝術家王毓寶喜收新徒


天津市曲藝團國家一級演奏員、王毓寶先生之子劉小凱先生髮表講話

「新聞速遞」著名天津時調錶演藝術家王毓寶喜收新徒


珍貴的演出節目單

93歲高齡的著名天津時調錶演藝術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王毓寶先生喜收新徒志淑燕,其子天津市曲藝團國家一級演奏員、王毓寶先生之子劉小凱先生9月14日出席新聞發佈會,傳達母親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所做出的努力及表率作用。


「新聞速遞」著名天津時調錶演藝術家王毓寶喜收新徒



師父,請喝茶。”志淑嬿女士在大家的見證下向王毓寶先生拜師敬茶,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對“天津時調”這門藝術的熱愛。“能拜王毓寶先生為師,是我最大的願望,也是我的夢想。師父德藝雙馨,我就想把師父精湛的藝術傳承下來。



「新聞速遞」著名天津時調錶演藝術家王毓寶喜收新徒


志淑嬿為師父王毓寶先生敬茶


王毓寶曾榮獲中國金唱片獎、中國曲藝牡丹獎終身成就獎。她自八歲便開始跟著父親到處“走票”演唱時調,十四歲正式登臺表演。隨著演出數量的積累,王毓寶從前輩的演唱中汲取經驗和精華,逐漸形成了自己質樸的演出風格。

隨後,她根據“時調”植根於市井民間、源於城市民歌的特點,首先對其中的靠山調進行改革,調整唱腔旋律。她以改編民歌《摔西瓜》作嘗試,她把伴奏樂器從兩件增加到七件,豐富了時調的表現力,結果在津沽一炮打響,從內容到形式完善了“天津時調”。王毓寶說,“我從小就喜歡這個曲調。我以前雖然學過京韻、梅花,但我還是喜歡時調。老腔老調我也會唱,但我還是改革了。只要觀眾需要,我願意接受新生事物。我去掉老腔老調的糟粕,把唱腔改了,同時人物思想感情也有變化。今年我已經90多歲了,還能喜收高徒,就是非常希望能把這項藝術傳下去。不僅僅是我傳承,我的徒弟也要傳承,我不讓他們保守。

在拜師典禮上,來自京津兩地的曲藝名家前輩趙玉明、二毓寶、魏毓環、張雅琴、韓寶利、籍薇等以及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李伯祥、李金斗等都到場祝賀。李金斗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傳承傳統文化的重點在於 “傳承人”,他說:“近幾年來,保護傳統、傳承傳統文化已經提到了議事日程上來。‘傳承人’就是一個主要的問題,所謂的‘傳承’是人來傳承,傳承人第一要德藝雙馨、第二要絕對是專家。像王毓寶老師是大師級的藝術家,她要是傳承那是責無旁貸的。但是作為傳承人的下一輩,他傳承給誰?這個人首先要熱愛這種藝術,要愛護中國的傳統藝術。傳承人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你還得愛、得有耐心、還得是無私的。


「新聞速遞」著名天津時調錶演藝術家王毓寶喜收新徒


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李伯祥先生髮言

「新聞速遞」著名天津時調錶演藝術家王毓寶喜收新徒


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李金斗先生

著名曲藝理論家孫福海先生在典禮上致辭:“王毓寶先生已經93歲高齡了,她今天收徒是向我們展示了一副生命不息、奉獻不止的美好畫卷,我認為王毓寶先生當之無愧是我們曲藝界的藝術大師。


「新聞速遞」著名天津時調錶演藝術家王毓寶喜收新徒


著名曲藝理論家孫福海先生致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