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產前購物清單以及帶娃過程中的坑媽神器

整理產前購物清單以及帶娃過程中的坑媽神器

因為一個人主力帶娃,生性坐不住又喜歡偷懶,感覺在如何快樂育兒同時又輕鬆育兒還是很有發言權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孕期囤貨很重要。

孕期囤貨是個大工程,衣食住行要準備一大堆。現在淘寶、海淘都很方便,媽媽們很容易眼花繚亂,各種選擇障礙。我在孕期備貨的時候屬於理性派,因經濟條件所限,一般不會選特別豪華的配置,主要注重經濟實用,剁手之前會做功課研究是不是值得買,總想用最少的錢給寶寶最好的。所幸整個過程一直順利,囤的東西也基本沒浪費。

整理產前購物清單以及帶娃過程中的坑媽神器

媽媽篇

很多媽媽有了寶寶後眼睛都盯著寶寶需要、寶寶喜歡的東西忘了自己,我也有這個毛病,因此把媽媽篇放最前面,媽媽們注意自己的東西一定要準備好哦,有了寶寶媽媽們更要愛自己。

1.護膚品:孕期護膚品注意看成分,含水楊酸、維A酸、果酸、香精之類的不要用,簡單點說,避開美白除皺祛痘等功能性產品,選擇基礎保溼系列基本沒問題;

2.孕婦裝:孕中晚期褲子需要買專門的孕婦褲,衣服其實不需要買專門的孕婦裝品牌,大的T恤、寬鬆的衛衣、腹部寬鬆的裙子搭配好了穿著更好看,懶得費心的媽媽借娃爹的穿穿也行;

3.託腹褲:它對於肚子偏大,感覺下墜的難受的媽媽們還是很有必要的。肚子很大買了穿著明顯舒服很多,但要注意不要太緊,怕勒到胎寶寶;

4.孕婦枕:有些媽媽肚子長大後就開始晚上睡不太好了,這時候就該孕婦枕咚咚咚上場了,個人體驗託著肚子墊著後背睡很舒服。孕期老公用了都覺得很好,莫非是因為他也有肚子麼?哈哈。等寶寶出生後孕婦枕也可以做哺乳枕,特別新生寶寶,媽媽餵奶還不熟練,把寶寶放上面可以幫寶寶找到正確的餵奶姿勢;

整理產前購物清單以及帶娃過程中的坑媽神器

5.防妊娠紋產品:經濟條件好的媽媽可以選擇嬌韻詩防妊娠紋套裝,超市的初榨可食用橄欖油其實效果也一樣,只是會有一點菜味;

6.哺乳內衣:做媽媽真心不容易,所以一定要對自己好一點。產後身體的變化胸首當其衝,一定要找適合自己的內衣。我比較很多之後買的專業的,很多女生產前是不穿內衣睡覺的,產後不行呀,會漏奶,這款真是包裹的很好,晚上不管怎麼睡,乳房始終好好的包裹在內衣裡,而且很舒服,這點也是蠻重要的;

7.哺乳衣:因為我寶出生是在冬天最冷的時候,不得不說,月子裡用哺乳衣真是太方便了。用婆婆的話說:“現在人真是太聰明瞭,我們以前怎麼沒有這個呢,喂個奶腰凍的冰涼。”夏天也可以用,建議媽媽們可以準備個兩套;

8.待產包:我孕期買了三洋的待產包,結果進產房醫生一看產褥墊大小不合適,叫老公趕緊去醫院小賣部買醫院的待產包。建議媽媽們買之前問問身邊的朋友醫院生產的情況,如果醫生傾向於使用醫院的套裝就購買醫院提供的,否則自己買了容易閒置,醫生用著不順手也麻煩;

9.一次性馬桶墊:不解釋;

10.一次性內褲:產後惡露多,內褲容易不小心弄髒。洗內褲這事兒雖然可以叫家人來,但為了方便,還是一次性的比較好,也可以準備一點成人紙尿褲,說起來不好聽,真心省事兒;

11.衛生巾:產後能夠下床以後使用,建議選擇超市裡賣的七度空間夜用加長系列,我後來就喜歡用這種普通的衛生巾,三洋待產包裡的真心太厚不舒服;

12.地球媽媽產後噴霧:坐月子時期突然懂了難言之隱這個詞,產後陰道疼痛和腫脹,有些媽媽有側切或者陰道撕裂的煩惱;有些媽媽還會有痔瘡,真是一把辛酸淚,不能對人言。這款私處修復噴霧很好用,有緩解疼痛的效果,建議媽媽們備一瓶以便那些難以啟齒的問題出現時得以緩解;

整理產前購物清單以及帶娃過程中的坑媽神器

13.收腹帶:懷孕過程中子宮增大,生產後突然空了,內臟容易下垂。醫生第三天就推薦使用收腹帶了,我買的三洋的,但醫生說三洋的太緊推薦的那種彈力收腹,還可以收骨盆。個人感覺用起來更方便,而且收的效果更好,看起來很小但穿上很舒服,而且看過很多人說收腹影響母乳量,其實並不會;產後5天開始穿的,一個月大肚子就平了,三個月掉了15斤恢復了孕前身材。感覺肉變得比之前緊了。骨盆帶:產後盆骨恢復不良不僅會導致大屁股,胯部增寬,影響美觀,還會導致O型腿、腰痛和一些婦科隱患,所以骨盆的恢復非常重要哦。剖腹產的媽媽們也需要,不要以為只是生產過程中盆骨打開,其實孕晚期身體就做好了生產的準備,骨盆也逐漸打開了。

14.出院服:寶寶終於卸貨,在醫院呆了幾天終於要回家了,根據自己的預產期,按孕四五個月的肚子(產後一般還會有小肚子)準備一套美美的出院服吧。出院時候留下一個美美的紀念,別忘了帽子圍巾哦;

15.月子牙刷:老話說月子裡不能刷牙,不能洗頭,不能洗澡,建議媽媽們帶家人一起去醫院聽聽孕婦課,老師一般會交代:多久能洗頭,多久能洗澡,能不能刷牙。牙刷建議選擇專門的月子牙刷,獅王的不錯,特別軟;

16.漱口水:月子裡吃東西很多,吃完最好及時漱口保持口腔清潔,建議備一瓶;

17.吸管杯和吸管:產後躺臥較多,用吸管杯喝水很方便。還要準備一些粗吸管,月子裡少不了喝一些油膩的湯湯水水,油浮在上面,用吸管喝湯,油最後留碗裡倒掉,這個小tips可以讓你少吸收很多卡路里哦;

18.哺乳巾:母乳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根據寶寶的需要,基本是走到哪兒,喂到哪兒。可是目前社會上對母乳媽媽還沒有那麼寬容,想起之前一個媽媽地鐵餵奶被人拍攝傳到微博真是超級氣憤呀!當然可以用哺乳巾,但你吃飯喜歡蒙著頭吃嗎?不過還是有很多媽媽當眾哺乳自己也邁不過這道坎的,哺乳巾還是可以考慮收一個。

寶寶篇

生寶寶之前看到漂亮的小衣服忍不住就想買買買,生下來才發現衣服穿幾天就小了,有的穿著不舒服,有的只能做櫃子裡的紀念品。其實寶寶真的長得很快很快,每個階段買幾件就好了,如果有親戚朋友能送你一些穿過的,只要乾淨比買的還好哦,洗過更柔軟,零甲醛,還省了一筆開銷。

1.和尚服:寶寶在月子裡就是吃吃睡睡,適合穿這種和尚衣,好穿脫,臍帶還沒有脫落不容易摩擦到,也便於更換紙尿褲。尺碼感覺52可以準備個三套,59三套。新生寶寶長得很快,不需要太多;

2.包屁衣:出了月子以後寶寶除了吃睡還多了一個內容玩,很多人怕凍到肚子想出來各種招式,肚兜、高腰褲、肚圍,其實用這種包屁衣就搞定了。活動的時候怎麼抱都不會露肚子,可以做外衣也可以用來打底,誰用誰知道。牌子推薦海淘卡特,款式時尚經濟實惠質量也過關,只是它的尺碼偏小,建議買大一碼;

3.連體衣:小孩運動玩耍時可以穿,連體衣有連腳和不連腳兩種,推薦買不連腳的,連腳的會阻礙的寶寶的觸覺發育,也影響長個子。拉鍊暗釦的比繫帶紐扣的好一些,繫帶有可能纏住寶寶,紐扣寶寶誤食會發生危險;拉鍊比暗釦更方便,不過暗釦的款式比較多樣化,可以根據個人喜好買個幾件;

4.外出服兩套:這個視季節而定,夏天不需要,冬天還是要準備一下,最好買大兩個尺碼;

5.小抱被:這個需要準備一兩個,要帶寶寶出門打疫苗什麼還是用得到的,厚薄也視季節而定;

6.睡袋:這個是必備的,有一體和分腿兩種,個人比較喜歡分腿設計,至於帶袖子和不帶袖子媽媽們可以根據寶寶出生季節自行選擇。晚上穿上睡袋只要不哭大人也可以放心睡覺啦,不用頻頻起夜擔心寶寶凍到,我只想大聲說一句:解放啦!不過我老公屬於感情細膩掛,有幾次還說:有睡袋就少了晚上起夜給寶寶蓋被子的溫暖了,想想也是一種遺憾。哈哈,這個媽媽們看著辦;

7.襪子:依照季節和個人觀念決定買不買,買多少,買什麼款式。老話講究“寒氣腳底生”,但按照現代育兒理念,只要寶寶不冷是不需要穿襪子的,穿襪子阻礙了寶寶的觸覺發育,也影響他探索這個世界。我個人是相信後者,所以溫度20度以上就基本不給寶寶穿襪子了。不過剛開始抱樓下玩總有老年人過來提醒,溫柔的堅持就好,哈哈哈;

8.帽子:新生兒汗腺系統還沒有發育好,主要通過頭部散熱,小寶寶一般也不喜歡頭上戴東西,所以帽子不需要準備太多。寶寶準備一頂帽子出門時候防風保暖,有太陽的日子出門遛彎準備一頂遮陽帽就好了,寶寶的皮膚嬌嫩,遮陽帽最好選前後都有帽簷的漁夫帽款式;

9.包布:很多媽媽月子開始就被寶寶的睡眠折磨,新生兒容易有驚跳反射,總是一放就醒,其實只要給寶寶裹上襁褓就好了。包襁褓的包巾,打包很方便,缺點是使用時間不長,寶寶兩個多月一般就包不住了;也可以買普通的棉紗巾學著自己打包(網上有視頻,注意不要打老一輩的那種蠟燭包),不包了還可以做浴巾,空調房裡做蓋被,一物多用很划算;

10.浴巾:這個可以多準備幾條,寶寶小便大便拉在浴巾上也是常有的事。個人推薦紗布浴巾,吸水性好,柔軟親膚,可以準備兩條厚的,兩條薄的;

11.小紗巾:這個用途比較多,洗臉,洗手,洗澡,洗屁屁,可以多準備一些。我備了十幾條,有時候還感覺不夠用;

12.隔尿墊:隔尿墊最好準備兩三塊,兩塊大的輪換清洗,一塊小的放媽咪包裡,出門玩的時候換個紙尿褲可以墊一下,保護寶寶的小屁屁;

這篇主要針對母乳餵養的寶寶,打算母乳的媽媽,要有信心哦!真正沒有母乳的媽媽,非常非常非常少,即使最初情況不理想,多吸就好了。為奶粉服務的周邊產品都沒有必要提前準備,到時候真有需要,買也是分分鐘的事兒,堅定母乳的媽媽,一般都能成功的。

1.吸奶器:我買的是美德樂電動單邊絲韻,是美德樂電動裡面最便宜的一款,親身體驗非常好用。寶寶睡著了用吸奶器多吸開奶,猛長期多吸催奶。強烈建議打定主意母乳的媽媽投資一個,特別是產假過後要繼續上班的媽媽。雖然有點貴,但為了寶寶能夠吃上母乳,為了產假過後能夠繼續哺乳,蠻值得的;

2.奶瓶:奶瓶我孕前屯了150ml和250ml各一個,牌子選的comotomo,安全柔軟的硅膠身,模擬媽媽乳房的設計,防脹氣防吐奶,感覺是滿分設計。月子裡的時候寶寶有黃疸需要吃茵梔黃,我們就是用奶瓶喂的,寶寶不抗拒,後來也沒有出現乳頭混淆。缺點就是價格偏貴,國內母嬰店一個就要299了。最好海淘,直接美亞購買,現在美亞直郵很方便,價格差不多是三分之一吧。準備母乳的媽媽們,奶瓶不需要囤太多哦;

3.防溢乳墊:這個母乳媽媽必備,防止漏奶,最好買質量稍微好一點的,畢竟漏奶什麼還是蠻尷尬的;

4.儲奶袋:個人覺得準備母乳的媽媽可以提前準備一些,多餘的母乳可以儲備起來,以備媽媽們偶爾出個門放個風,家裡其它人可以搞定餵奶問題。母乳儲藏注意標明時間(最好精確到小時)和奶量冷凍保存,普通的冰箱冷凍時間最好不超過三個月;

5.奶粉:準備母乳的媽媽我覺得奶粉不需要準備,母乳順利最關鍵的就是早接觸,勤吸吮,寶寶餵了奶粉後吸吮動力就不夠足了。很多媽媽擔心奶沒下來寶寶沒得吃會不會餓壞了,其實寶寶剛出生時胃容量跟玻璃彈珠一般大,醫生都不建議餵奶粉。我們當時聽到寶寶哭心糾的慌,去護士站領了一次液態奶給寶寶吃,很擔心沒奶把他餓到了,聽醫生的一直讓他銜著乳頭吸吮,沒想到第二天就有奶了,還很多,給了臨床一點,哈哈。我們當時儲了一小罐奶粉,沒用得著,不建議媽媽們提前準備,現在母嬰店這麼多,臨時買也是來得及的;

6.貝親奶瓶清洗劑:母乳和奶粉裡面都有脂肪,奶瓶、吸奶器配套的零件用清洗劑做徹底清潔還是蠻有必要的,否則就算用開水煮也會有一層油;

7.lansinoh乳頭霜:母乳的媽媽很多都懂,最開始餵奶的時候,脆弱的乳頭被寶寶吸的起水泡和小血泡,那個疼呀,很多媽媽因為疼痛,母乳的信心就打掉一半。這款乳頭霜是美國母乳協會推薦的,天然安全,無防腐劑,我果斷提前準備了,效果真是槓槓的。孕晚期塗抹可以保持乳頭溼潤防止水分蒸發,每次哺乳後及時塗上防止乳頭皸裂,我屬於哺乳媽媽中幸運的一員,沒受乳頭疼痛之苦,感覺首功該歸這個(乳頭霜氣溫低時會凝結很難擠出來,稍微暖一下就好,不是質量問題哦);

8.維他命D:利用媽媽們愛孩子的心理,現在的廣告鋪天蓋地轟炸各種營養補充劑的重要性,這種現象真是蠻討厭的。其實母乳寶寶是不需要額外補充營養劑的,除了維生素D,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的吸收,母乳裡面含量不夠,身體自行生產需要曬足夠的太陽,寶寶嬌嫩的皮膚一般是曬不夠時間的,所以最好出生十五天開始補充維D,品牌我選擇的是D drops,其它營養補充劑一般不建議;

9.infacol西甲硅油:滿月到百天之間很多寶寶臨近傍晚就開始哭鬧不止,有些老人家說是夜啼,有人說是被驚嚇到了,其實一般是因為腸絞痛。我寶月子裡是天使寶,從滿月就開始哭鬧了,幸虧提前看崔玉濤的書準備了西甲硅油,摸清楚寶寶哭鬧的點,提前兩三個小時喂西甲硅油後哺乳,再輔以飛機抱,按摩小肚子,哭鬧就明顯好轉了。(這個對身體無害,原理相當於把肚子裡的大氣泡分解成小氣泡,再通過放屁排出體外哈);

蠻喜歡蒙氏兒童房的設計,這個操作難度相對高一點。我在孕期準備時也沒有選擇,打算在寶寶一半歲之後改裝簡易蒙氏兒童房。

1.嬰兒床:每個媽媽都想過給寶寶精心佈置嬰兒床,如果寶寶從出生開始就睡自己的小床,會比母嬰同床安全性好很多哦,也有利於建立寶寶的睡眠習慣。選購一張好的嬰兒床是很重要的事。可是我們的嬰兒床沒有做準備,寶寶爸爸有天逛街很興奮就買了,有一些注意事項,自己的教訓,這個得說詳細一點:

① 買的時候帶上小尺子,四角凸起不要超過5cm,護欄間隙在5.5到6cm,護欄高度不低於50cm,床板高度跟媽媽大床高度平齊,這個特別重要,因為用下面這個姿勢讀繪本唱歌哄睡效果很好,哄睡完扣上側欄就好。我們家的小床就高了,在大床上把寶寶哄睡了,再挪小床有時候就醒了,桑心;

② 很多人喜歡買所謂無漆的,其實無漆的看上去原生實際上並沒有正規油漆安全,買有漆的提前散味很重要哦,當然如果朋友家裡有用過的二手最棒了;

2.蚊帳:現在的蚊子真是很猖獗,感覺進化出來了很厲害的品種,夏天不用說了,冬天偶爾也能發現。防蚊是個頭疼的事情,現在有很多驅蚊水,驅蚊貼,驅蚊手環,其實都不推薦給六個月以下寶寶使用,最好的方法還是物理隔離,蚊帳,效果最好,沒有任何副作用;

3.尿布臺:這個超級實用的,拯救了全家人的腰,給寶寶換尿布洗澡很方便。紙尿褲、溼紙巾、換洗小衣服、寶寶洗漱用品還可以放在下面收納取用方便,用過才知道有個尿布臺有多好;

4.攝像頭:這個是朋友推薦的,當時我還猶豫過,後來事實證明真心是神器呀。我們是寶寶四個多月時候買的,感覺買遲了,之前寶寶睡了我們在書房過會兒就要跑到臥室門口去聽聽動靜。買了攝像頭後iPad上監控寶寶,感覺也是棒棒噠;

4.防撞條:媽媽們最好模擬寶寶爬行姿勢在家裡檢查一遍安全死角,把寶寶以後爬、走可能會撞到的區域都貼一遍。雖然麻煩點,但比起以後寶寶動不動頭頂起包,就不是什麼事兒了;

5.爬行墊:這個感覺是每家都會買的,最好孕期提前準備好,在爬行墊上放上喜歡的玩具,寶寶出生後就可以有自己的專屬區域玩耍了。這個因為寶寶接觸的非常多,所以我查詢了很多資料,買的韓國帕克倫的品牌,材質推薦XPE類的,物理發泡,不含有害物質,覆膜、油墨在接觸面的裡面,不直接與皮膚接觸。

6.安全圍欄:因為一個人帶寶寶,圍欄對我來說用處太大了,裡面鋪上爬行墊,放上他的玩具,那就是他的小天地。特別是會翻身以後,在裡面滾過來滾過去,玩玩這個玩玩那個,能呆個半個多小時,感覺他非常happy,對媽媽也是解放雙手的神器;

7.小夜燈:寶寶很小的時候需要夜奶,最好準備一個小夜燈,既不影響寶寶休息,媽媽又不至於手忙腳亂。在醫院的時候我就帶去了,夜裡暖暖的燈光下寶寶吃的很乖,醫生第二天看到還表揚我很用心呢。我的小夜燈是有遙控的,簡直不能再贊;

1.嬰兒推車:作為一個愛帶寶寶出門的媽媽,常常看到那種碩大無比的推車,其實對於國內的道路狀況,這種推車是適合的,只是這種一般超重呀!!!個人覺得嬰兒推車還是要考慮實用性,選購的時候要注意這幾點:重量最好八公斤以下、帶睡眠護墊(有利於寶寶脊椎發育)、座椅朝向可換;

2.babybjorn嬰兒揹帶:揹帶我做了很多功課,後來發現用這款就夠了,比推車利用率高很多很多。揹帶徹底解放了雙手,想出門遛彎不用說了,有時候在家也能派上用場,刷手機不用說了,還能看會書呀,偶爾還能做兩個簡單的菜,背很久都不會感覺累。生完寶寶後保護腰很關鍵,一個好的揹帶很有投資的必要,我雖然一個人帶娃,但沒有腰痠背痛,感覺跟使用這些工具有很大關係,感謝那麼多聰明人發明了這麼多好用的東西造福媽媽們;

第一次做媽媽準備東西難免會手足無措,總覺得會不會漏掉什麼。其實回頭來看,養一個寶寶,是需要一些東西,但不需要太多東西。我不太喜歡把錢花在那些可有可無的生活用品上,所以感覺性價比不高的,需求度不高的就不推薦了,更喜歡省下錢花在玩具上,可能因為自己也愛玩吧,哈哈。不過正因為這樣,推薦的就是我覺得很有必要的哦。

1.紙尿褲:有人說紙尿褲是母嬰產品裡最偉大的發明。不用每天洗尿布了,不用每天洗衣服了,屁屁乾乾淨淨,也不用打斷寶寶的睡眠,真是一款神器。

2.地球媽媽護臀霜:紅屁屁是每個媽媽都擔心的問題,很多老人不喜歡給寶寶穿紙尿褲,怕導致紅屁屁,其實用尿布也會紅屁屁呀!用紙尿褲選擇質量好的品牌,勤換,一般沒事。每天檢查下肛門,屁屁,發現有紅的跡象擦點護臀霜,一兩天就好了,把紅屁屁扼殺在搖籃狀態,不需要發愁;

3.保溼乳液:小寶寶的皮膚嬌嫩,很容易發溼疹,溼疹最重要就是保溼,一天要擦個三四次,洗澡洗臉過後一定要注意及時塗乳液。鬱美淨也很好,很多醫生推薦,物美價廉,唯一要吐槽的就是香味太濃。媽們也可以選擇更天然的,比如Aveeno。

4.嬰兒沐浴露和洗髮露:二合一的也可以,沐浴露一週用一次就可以,頻繁使用可會導致寶寶皮膚水分流失,平時洗澡清水擦洗即可;洗髮露用的頻率稍微高一點,寶寶的頭皮保持清潔是讓寶寶長一頭好頭髮很重要的因素呢,牌子同樣推薦Aveeno.

5.嬰兒油:小寶寶來到這個陌生的世界很需要跟家人多多的肌膚接觸,醫生從出生開始就推薦我們給寶寶做撫觸,醫院的孕婦課程,網上都可以觀看寶寶的撫觸手法,建議媽媽們買一瓶嬰兒油堅持撫觸,跟寶寶一起享受溫暖的親子時間;

6.浴盆:我的浴盆是在母嬰之家首單購物送的,自己配了個浴床,從月子裡開始我們寶寶洗澡就是在家洗的,不知道為什麼有人聽到我說在家自己洗的澡就很驚訝的樣子,其實真的很簡單呀;

7.浴床:寶寶不會坐之前洗澡要躺著,有人比較厲害可以讓寶寶趴手上洗,我試驗了一下還是很擔心,手忙腳亂的感覺。對於我來說,洗澡浴床是必備的,寶寶躺上面很開心,邊洗澡邊瞪瞪腳陪他玩玩水,很happy就搞定了洗澡這件事兒。

8.護耳帽:這也是一款神器,給寶寶洗澡躺浴床上問題倒不大,洗頭最大的困擾就是怕水進耳朵裡。用了這種護耳帽之後問題就解決了,真是好用!大一點後寶寶會喜歡拽,這時候可以換成專用的洗頭浴帽;

9.貝親嬰兒棉籤:有些新生兒眼屎、鼻屎、耳屎比較多,用這種嬰兒專用細棉棒清理比較方便;

10.貝親手口溼巾:小寶寶都喜歡吃手,在家可以用小紗布巾給他勤擦,出門的話還是手口溼巾比較方便,品牌我信任貝親的;

11.貝親嬰兒指甲剪:小寶寶的手指甲長的很快很快,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的雙手到處抓。有媽媽就給寶寶戴上小手套防抓,可是寶寶會說,親愛的爸爸媽媽這樣句阻擾了我探索世界哦。最好的辦法就是勤剪指甲,有些媽媽用大人的指甲剪,可是這樣很容易傷到寶寶。個人喜歡貝親這款嬰兒專用指甲剪,看上去像一把小剪刀,可是頭圓圓的,剪起來蠻方便也安全;

12.水溫計:很多人覺得寶寶洗澡大人手試一下水溫就好了,其實這樣不太準,寶寶皮膚非常嬌嫩。洗澡的溫度最好在37到40度之間,準備一個水溫計,溫度一目瞭然,個人覺得還是蠻方便的。水溫計的設計造型多樣,寶寶大一點也可以拿來當洗澡玩具一物多用感覺也是棒棒噠;

13.額溫槍:有寶寶的人都知道,給寶寶量體溫是件不容易的事情,有了額溫槍三秒搞定。但要注意選張質量好的牌子,朋友買的國產某品牌,誤差很大,我買的博朗,多次試驗,誤差0.5以內,感覺還是可以接受。有朋友說耳溫槍更好,但我親身感受額溫槍非常好用;

14.嬰兒理髮器:給寶寶理髮是個技術活,很多人選擇的是理髮師上門服務,我家理髮目前理了三次了,都是寶寶爸爸自己上陣。買專用的嬰兒理髮器,按說明操作,搞定理發是很容易的事情,還可以設計一些簡單的髮型。不過友情提醒:理髮器都是有壽命的哦,參照說明書,如果感覺刀口變鈍,用起來不流暢,就要注意更換了。建議媽媽們收一套,把這個活兒派給爸爸們,把爸爸們的剃鬚經驗用起來,理髮就是小case;

15.嬰兒專用洗衣液或者專用洗衣皂:依個人喜好也可買嬰兒衣服柔順劑,可以釋放靜電,更加柔軟。

給寶寶挑選玩具,陪寶寶玩玩具是很有意思的事兒,可愛的小海馬,柔軟的布書,牙膠和搖鈴。我很喜歡買玩具,感覺在這個過程中自己陪寶寶重溫了童年。

1.費雪小海馬:這款傳說中的哄睡神器小海馬是我最早買的玩具,出生之前準備好,在醫院就帶去用上了,寶寶白天小睡時有時候會驚醒,小海馬的音樂和水聲是絕對的催眠曲,一聽到小海馬的聲音寶寶又慢慢睡著了,月嫂護士都誇很神奇呢。後來知道寶寶頭三個月可以給寶寶模擬子宮環境製造一些白噪音,小海馬既有音樂也有白噪音(水聲)的,對於我來說真是一款哄睡神器,頭兩個月用來接覺也非常管用。用小海馬哄睡有兩個關鍵點:第一及早接觸,最好孕晚期就用上;第二在寶寶迷糊的時候使用,清醒的時候可能越聽越興哦;

2.費雪熱帶雨林爬毯:這個爬毯很有意思,可以照鏡子練習趴、抬頭,可以用手撥或腳踢上面的小動物發出聲音鍛鍊寶寶的手腳協調能力。我們寶寶初期很喜歡玩,後來朋友家閒置的一款類似的費雪鋼琴健身架,寶寶也是玩的不亦樂乎。建議媽媽們選擇一款類似的產品,寶寶月子裡就可以帶他玩起來了,對發展寶寶的運動能力很有好處哦,我們寶寶翻身很早,感覺跟這個是分不開的;

3.曼哈頓球:小寶寶的成長是很神奇的,常常會被他驚喜到,比如這款曼哈頓球。寶寶有天突然對它感興趣了,能咬好抓還會響,是很適合寶寶的一款抓握玩具;

4.費雪健身球:這個雖然便宜,卻是我寶寶從兩個月到五個多月最喜歡的一款玩具,沒有之一!小傢伙從開始學習抓握起就最喜歡這個,最開始是喜歡抓著玩,後來真像健身似的喜歡不停的舉起放下,把我們逗的直樂。會翻身以後,想拿這個球玩,球放哪邊往哪邊翻,賊逗;

5.布書:寶寶手掌慢慢打開之後就可以喜歡抓東西了,布書是蠻好的抓握玩具,色彩鮮豔寶寶感興趣,也可以培養寶寶閱讀習慣(我們寶寶給他讀布書他馬上就安靜了),通過抓握啃咬翻閱可以鍛鍊寶寶的精細運動能力,刺激寶寶的感官發育。布書因為容易入口推薦買好點的牌子,國外的拉瑪澤布書設計特別棒,但價格偏貴,國產的拉拉布書質量也不錯,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選擇購買;

6.拉瑪澤拼圖床掛:這個床掛真心不錯,可以掛在寶寶小床床欄上,也可以掛在換尿布的地方分散寶寶換尿布的注意力。有黑白和彩色兩面,三個月前可以給寶寶看黑白一面,黑白線條組成的各種圖形特別適合視網膜還沒有發育好看不到彩色的新生寶寶,三個月後可以看彩色一面,四種可愛的小動物可以摘下來拼回去玩,抓取的時候還有不同的聲音,很能吸引寶寶的眼球;

7.拉瑪澤小蜜蜂:拉瑪澤的布藝玩具做的真心精緻,顏色鮮豔,有小鏡子、響紙、牙膠、BB器,很多種玩法,我寶寶初期不感冒,四個月的樣子開始喜歡起來,現在常常拿著玩,可能是在解鎖更多模式吧,哈哈;

8.Tiny love床鈴:這個床鈴很簡單,卻很有趣。三個卡通動物生動可愛顏色鮮豔;動物是絨布做的,比塑料的更安全;最有意思的是它的運動模式,旋轉面不是平的,是斜的,床鈴旋轉的時候因為重力作用寶寶看到的效果就是,音樂響起,小串珠滑落又升起,小動物繽紛轉動。我寶寶頭兩個月非常喜歡,中間有段時間不感冒,四個月以後又喜歡玩了,因為他學會了新技能,會抓小動物了;

在這一年裡,最大的體會是:母嬰市場,是沒有需求也給你創造需求的一個市場。因此需要多看一些書,做一些準備工作,有一個基本的甄別能力,否則很容易跟風買回一堆不需要的東西。

順便整理了一下坑媽神器,媽媽們就不要買了。主要根據各類育兒書籍和醫生建議和我的體驗寫成,分為黑名單榜和雞肋榜。其實雞肋嘛用用也沒什麼害處,頂多丟點錢閒置了,黑名單就要慎重了,不能買,買了也不要用。

黑名單榜

學步車

上榜理由:易造成O型腿,易發生意外

崔玉濤:嬰兒多大也不應使用學步車!從趴、翻身、爬、坐、站、走、跑、跳的連續運動發育,在每個孩子身上體現的時間會有差異,但是下一個回答過程, 不是“學”會的。家長不要互相攀比。

沒什麼比寶寶安全更重要,且不說用定型枕能不能睡出好頭型,就算能考慮到潛在的風險也不要使用。

兒童游泳頸圈

上榜理由:可能給頸椎帶來不可逆的傷害

張思萊醫師: 我不建議孩子使用頸圈游泳,孩子活動的方式有多種,不建議使用頸圈游泳,其中有很多潛在危害。如果是親子戲水還是可以的。

崔玉濤:只要條件允許,多大的嬰兒都可以游泳,但不要用頸圈游泳方式,可與大人一起進行親子游泳。

定型枕

上榜理由:有窒息的危險

張思萊醫師:剛出生的孩子應該側臥睡覺,而不是仰臥,更不能兩側用毛巾固定或者使用定型枕,這樣很容易出現意外的,孩子清醒時多練習孩子俯臥抬頭或者豎著抱起來,保護好孩子的軀幹和頸部即可。另外孩子床上的物品一定要收拾乾淨。這樣孩子的頭型就會好看的

蝦米媽咪:讓嬰兒保持特定睡姿而設計的"防側睡枕”"定型枕",會增加嬰兒睡眠時窒息的風險。月子裡就曾因為爺爺強烈要求定頭型差點在吐奶時嗆奶窒息。給三個月以內的寶寶用定型枕是最不符合自然規律最奇葩扯淡的事情,除非你一天24小時1秒鐘都不閉眼不離開不轉身不開小差地盯著他。

學步車

強迫嬰兒用學步車並不利於運動的快速發育;還可能造成下肢發育問題。對嬰兒發育不能急功近利,順其自然!

澳洲婦幼:學步車導致意外傷害的原因: 1.幼兒可以在學步車內高速移動,有大量急診數據統計提示與學步車相關的幼兒頭部外傷,特別是在臺階等處翻倒引起; 2. 幼兒在學步車活動範圍變大,高度變高,因此可以夠得著平時不容易夠著的危險物品, 比如燒水壺,電線插座等。

在帶孩子跟人交流過程中發現,很多老一輩人會以孩子走得早為傲,會用各種方法幫助孩子學習走路。其實走路對於孩子是一個順其自然的過程,等爬行時間夠了,寶寶的下肢力量強了自然而然就會走了,不需要互相攀比。醫生的建議中O型腿事小,安全問題事大,以為學步車屬於育兒用品黑名單。

當然也有部分媽媽表示不會常用,只是在忙事情抽不開身的時候偶爾用用,這種情況用學步車當然省心,但如果出現安全問題悔之晚矣。我想說有款育兒神器叫兒童安全圍欄,媽媽們可以考慮用這個替代。

嬰兒一出生就會游泳,不少醫院甚至都有嬰兒游泳的項目。只是國內現在親子游泳的場所很少,一般都是頸圈游泳寶寶脖子套進去之後,小手小腳在水中蹬來蹬去。但其實這樣的頸圈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很多醫生都在呼籲嬰兒不要用頸圈游泳。

小寶寶脖子很軟,套頸圈容易傷害寶寶稚嫩的頸椎,有時候這些傷害都不容易被發現;也容易壓迫氣管;此外頸圈是塑料的,臨床有見寶寶對頸圈過敏或脖圈摩擦過度導致皮炎。

如果沒有找到合適的親子游泳場所,寶爸寶媽們最好等寶寶六個月以後給寶寶戴腋下圈游泳更安全。

複方感冒藥、止咳藥

上榜理由:安全性沒保障

和睦家藥師:複方感冒藥指藥品中含有兩種及以上有效成分的感冒藥,比如含右美沙芬,氣苯那敏,金剛烷胺,對乙酰氨基酚等多種成分組合。再次提醒,4歲以下兒童使用複方感冒藥的風險大於受益,因此國外不推薦4歲以下兒童使用此類藥品。

張思萊醫師:美國兒科學會是不推薦2歲內,現在是4歲內不要吃非處方感冒藥和止咳藥,更何況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還含有對乙酸氨基酚,對乙酰氨基酚是一種退熱藥,服用過量會造成肝損傷。

這類複方感冒藥有大家熟悉的優卡丹、好娃娃之類,國家藥監局官網已經正式下發通知,對含“鹽酸金剛烷胺”的非處方藥說明書進行了修訂,因為缺乏新生兒和一歲以下嬰兒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數據,一 歲內禁服這類藥物,五歲以內也不推薦服用。

與此類似的還有代購的國外感管1藥水,這類藥物披上了高大上的外衣,甚至很多明星寶寶都在用。但很多媽媽通過代購買,說明書都看不明白的,直接給小嬰兒用效果需打個問號。真到了感冒時最好遵醫囑,不要隨意服用。

花露水/寶寶金水

上榜理由:含有農藥成分,不建議六個月以下嬰兒使用

和睦家藥師易蓮梅;花露水或金水之類的產品成分裡或多或少都含驅蚊胺或驅蚊酯,含這些化學成分的產品我們一般不建議給六個月以下的寶寶使用。

國家化妝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高級工程師曲梅:如果想達到驅蚊效果,那就必須添加“農藥”成分。具有驅蚊作用的驅蚊花露水其實一直以來都含有農藥成分,這也是達到驅蚊目的的通行做法。

對於六個月以下的寶寶,建議出門使用手推車防蚊罩,穿薄的、淺顏色的長衣褲,避免在黃昏和黎明等蚊蟲多的時間外出,而且戶外活動要遠離水坑,不要直接使用花露水、寶寶金水等驅蚊產品。

牛初乳

上榜理由:衛生部禁止給嬰幼兒服用

衛生部:2012年8月13日,衛生部在例行新聞發佈會談及“牛初乳禁令”時表示,牛初乳禁令是指嬰幼兒配方食品不得添加牛初乳,

其他食品可以添加使用牛初乳。

奶粉伴侶

上榜理由:商家誘導性產品,服用弊大於利

張思萊醫師:有的孩子“眼屎多”、或者“便秘”、或者“口氣酸臭”,媽媽就認為是“上火”了。目前很多商家抓住這些媽媽的心理,瞅準商機,大肆推銷自己的產品是“敗火”的、是“吃了不上火的奶粉” 等。一些媽媽被誤導,於是慷慨的打開自己的錢包買來給孩子食用。孩子成了“敗火”的實驗品,樂壞了商家,苦了孩子。

和睦家塗繪鈴:喝奶粉容易 上火”在一部分人 思想或想法中”根深蒂固”,因此催生了一些奶粉輔助產品。這類產品往往含有可以食療的中藥,諸如山楂、蓮子等。我們認為,雖然奶粉無法與母乳媲美,但也不存在“喝奶粉容易上火”,因此也無需使用有“去火”作用的輔助產品。尤其是對於沒加輔食的孩子,會產生額外的胃腸道負擔的。

如果翻開奶粉伴侶的配料表,排在最前面的一般為葡萄糖,接下來可能會添加一些藥食同源的食材,如菊花、山楂、蓮子、山藥等,或者再添加一些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及礦物質。即使服用後寶寶“上火”的現象可能改善,但對於寶寶餵養來說則極其不利。可能使配方奶的營養變得不均衡,也容易導致寶寶的口味過重,更可能導致寶寶齲齒。與此類似的有清火寶、保嬰丹、小兒驚風散等一系列產品,醫生都不建議服用。

各類補鈣產品

上榜理由:一歲以內嬰兒不需要額外補鈣

張思萊醫師:純母乳餵養的孩子每天保證維生素D4001U補充即可,不需要額外補充鈣劑。肋緣外翻不是補鈣的指症也不是佝僂病的指症,是孩子發育過程中因為助間肌和膈肌與肋骨發育不同步,或者因為豎著抱後重力改變的緣故,可能會出現肋緣外翻,隨著發育會很快糾正的。一歲內的孩子不需要額外補充鈣劑,但是需要每天補充維生素D4001U,先計算配方奶中維生素D的量,只給補充不足的部分。

崔玉濤:對“魚肝油”這個稱呼的產品,須細緻瞭解其具體成分:純維生素D;維生素AD;純DHA或含DHA;維生素D+DHA;魚油... 對純母乳餵養兒每天應補4001U維D,其它補劑都沒有添加依據,均衡營養最為重要。6月齡內純母乳餵養,配方奶是母乳不足時的無奈選擇; 6個月後奶+輔食。無需補其它補充劑。

孩子補充任何營養素前一定要了解其中所含成分。仔細閱讀,會發現照片上的兩個產品都含有維生素D,兩者聯合服用是否會出現維生素D過量,當然與服用劑量有關。純母乳餵養兒每天應接受4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的補充。配方粉中有維生素D,補充劑中還有,一定要計算一 下,

以免補充過量!

孩子枕禿?夜間睡覺不踏實?出牙晚?微量元素結果缺鈣?出汗多?長個子慢?這是很多孩子成長中會遇到的問題。母嬰市場是最賺錢的市場在商家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下只要寶寶有點風吹草動會讓你覺得什麼都缺。根據美國兒科協會的建議純母乳的寶寶每天補充維生素D4001U,除此之外不需要額外補充其它營養素,奶粉寶寶先計算配方奶中維生素D的量,只給補充不足的部分。維生素D的作用是促

進鈣的吸收。

雞肋榜

學步帶

上榜理由:不利於腿部發育、有前翻危險

學步帶就是中間一個寬寬的稍硬的帶子,可以用它系在寶寶的胸前,媽媽用後面的兩條帶子就可以控制住寶寶不摔倒。很多人使用學步帶是因為彎著腰救寶寶學走路時間久了實在腰受不了。

但不建議使用,寶寶會走路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學步帶不利於寶寶的腿部發育,也不利於寶寶平衡協調能力,反而更慢地學會走路,甚至還有前翻的可能性。最好的辦法是不要刻意教寶寶站立和走路,讓他多爬行,力量夠了自然而然就會走了。

防抓手套

上榜理由:線頭容易纏住指頭、阻礙寶觸覺發 育

寶寶小手愛亂抓亂撓,容易抓傷自己,這時候母嬰店會給你推薦防抓手套,可樂媽那時也買過,但使用體驗很雞肋。首先寶爸寶媽們要注意的是防抓手套的線頭很容易纏住寶寶的指頭,嚴重的甚至會導致指頭壞死。而這樣的案例也並不少見。如果用的話最好先把線頭清理一遍或者反著戴。

另外低月齡的寶寶處於口欲期喜歡吃手,容易用手套包裹著就會啃手套,反而容易吃進去細菌。最好的做法是給寶寶勤剪指甲,從源頭上預防寶寶抓破自己的情況出現。

聲光玩具

上榜理由:可能造成視力、聽力受傷,笨

聲光玩具因為可以發光,聲音大,很容易吸引寶寶的注意和興趣。但這類玩具往往伴有過亮、聲音過大等特點,而寶寶又很喜歡盯著看, 聽著玩很容易造成寶寶的視力和聽力受損, 而這些一旦受到破壞, 是不可逆的。

我買過類似的玩具,這類玩具看上去酷炫,玩法簡單又省心,玩的時候寶爸寶媽們可以小小偷個懶,一個人帶娃的時候實在抗拒不了呀。

但寶爸寶媽選購的時候需要注意:發出的光亮不要過於刺眼和晃眼,聲音不要太過尖銳(不高於70分貝),以免對寶寶的視力聽力造成不良影響。而且最好讓寶寶在光亮處玩發光玩具,避免在昏暗處玩,這樣對視力的影響小很多。

此外要強調的是:六歲以下的寶寶不適宜玩熒光類玩具。因為熒光類玩具內通常含有多種化學物質,具有一定毒性。一旦被寶寶誤食,會造成噁心、頭暈、麻痺、昏迷等現象,並會引起慢性蓄積性中毒,對肝臟、腎臟都有損害。

嬰兒鞋

上榜理由:不利於足部和觸覺發育

張思萊醫師:問:請問您,家裡地面是瓷磚,寶寶光腳會不會受涼啊?

答:會著涼。你自己試試,你感覺涼寶寶就會感覺涼。穿襪子,或鋪一-塊硬點的地毯吧,總之能不穿鞋儘量不穿鞋,即使穿鞋,也要穿薄底軟底鞋。

注意這裡說的嬰兒鞋是指還沒學會走路的寶寶穿的鞋子。可樂媽認為,沒開始走路的寶寶,穿襪子就可以,能不穿鞋就儘量不穿鞋,天氣暖和的時候甚至光腳更舒服。

爽身粉

上榜理由:容易滋生細菌,也可能誤入呼吸道

崔玉濤:嬰兒頸部較短,加上汗液或奶汁留存局部,易造成頸部紅疹。保持頸部皮膚乾燥是原則:1、儘可能多地讓孩子俯臥,抬頭時保持頸部透氣; 2、清洗頸部後,可用吹風機將局部吹乾,再用幹、軟的紗布置於頸部,2-3小時更換一次; 3、任何藥物效果都有限。不建議用爽身粉,以免孩子將其吸入呼吸道。

張思萊醫師:如果當地比較熱,可以勤給孩子洗澡,不要給孩子穿的多, 保持局部乾燥即可, 爽身粉即使是玉米粉做的,也會堵塞毛孔, 尤其是玉米粉也是一些細菌最好的培養基,所以陽光強烈的時候不要帶孩子外出,如果屋內確實很熱,目前開窗通風很好,夏天就可以使用空調了。

寶寶還沒有出生時,我就買了爽身粉,還選擇了不含滑石粉的配方。但後來發現醫生都不建議使用就閒置了。所以不建議大家購買。

其實要預防寶寶起痱子只要不捂,想辦法保持皮膚乾爽就好了,有很多方法, 沒必要選擇爽身粉。

果蔬咬咬樂

上榜理由:洋氣不實用

果蔬咬咬樂可以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食物放在裡面使用也能避免造成誤嗆的危險,但是真的不好用好嗎?吃的滿臉都是、清洗不方便,個人覺得蠻雞肋的。

如果想要鍛鍊咀嚼能力可以用牙膠替代,如果想讓寶寶吃泥狀輔食,可以參考之前可樂媽推薦的碾磨碗和攪拌棒。

擠壓式餵養勺

上榜理由:洋氣不實用

這個勺子看上去很洋氣,但實際上非常雞肋。因為給寶寶喂米糊需要先在碗裡泡好,再裝進這個勺子去,舉著餵給寶寶吃,然後再把碗和勺子清洗乾淨。(簡簡 單單的喂米粉憑空多出來兩步)可樂媽可以說:只要你看著別人用一次,送你一個都不會要。

尿布褲、尿布、一次性隔尿墊

上榜理由:基本沒用到

鑑於老人都說用尿布有多少好處,可樂媽產前也買了尿布、布尿褲和一次性隔尿墊,但是從來沒用過。只因為紙尿褲實在太好用了,透氣.乾爽、方便,真是母嬰產品中最重要的發明。尿布的作用差不多就是備著也沒什麼壞處吧,可以讓老人不念叨了,實際用途還是很雞肋的。

嬰兒服

上榜原因:注意囤貨量

0-3個月的寶寶長得特別快,衣服很快就會不合適了。加上很多親朋好友來看寶寶送禮首選也是衣服,所以可樂媽建議不要多買,夠替換就好。

鑑於嬰兒衣服是很“燒錢”的,考慮到質量,一點不比大人的衣服便宜。寶爸寶媽們選購的時候記得把好關,衣服放在此類並不是要大家不要買衣服,而是不要被可愛的款式迷了眼,買回一堆穿不了的衣服。

NB號紙尿褲

上榜原因: 注意囤貨量

寶寶第一個月長的很快,有些NB的紙尿褲很快就穿不上了,所以NB號注意少囤一點,一兩包就夠了。如果寶寶出生體重輕長得慢,臨時買也是很方便的。買多了家裡又是一堆閒置。

其實市場上還有形形色色的雞肋育兒產品,“母嬰市場,是沒有需求也給你創造需求的市場”,這是在文章中強調過多次的話。希望寶爸寶媽都能理性消費,守護好我們的錢包。

我因為自己獨立帶娃,所以做了很多準備,也因為過程比較順利,所以整理了這個清單希望對大家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