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中國創造出窗口期,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同現代化


林毅夫:中國創造出窗口期,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同現代化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大學教授 林毅夫


林毅夫在北京師範大學

“一帶一路”學院成立大會上的演講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想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視角來談一談“一帶一路”建設的意義。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回顧這40年,在人類歷史上,中國的發展是一個了不起的奇蹟。因為在1978年我們剛剛改革開放的時候,中國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按照世界銀行的統計指標,當年我們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只有156美元。

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大家知道,世界上最貧窮的地方是撒哈拉沙漠以南那些被稱之為“黑非洲”的地方。在1978年的時候,撒哈拉沙漠以南國家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是490美元,我們當時連他們的三分之一都沒有達到。

跟世界上貧窮的國家一樣,當時81%的中國人生活在農村,84%的人在國際上每天人均1.25美元生活費的標準線上。同時我們國家出口佔國內生產總值4.1%,進口是5.6%,也就是說,我們90%的生產活動跟國際上是不接軌的。並且在出口的產品當中,75%以上是農產品,或者農產品的加工品。

就是在這麼一個非常低的起點上,大家知道,過去這40年,我們取得每年9.5%的經濟增長率。可以說,在人類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地區,以這麼高的速度保持了持續時間這麼長的經濟增長。並且,在這一段時間裡面,我們對外貿易增長更快,每年達到平均14.5%。

正因為這麼一個快速經濟增長和對外開放的總體態勢,在2009年的時候,我們的經濟規模超過日本,變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是符合市場規律的。2010年我們出口超過德國,變成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國,而且95%的出口產品是製造業產品,所以現在中國被稱為“世界工廠”。工業革命以後,最早的世界工廠是英國;到了19世紀末,20世紀上半葉世界工廠是美國;二戰以後,世界工廠變成德國、日本;現在,則是中國變成世界工廠。

在2013年的時候,中國的貿易總量超過美國,變成世界第一大貿易國,而且貿易進口加出口,佔我們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從1978年的9.7%,到現在達到35%左右,而且在人口規模超過一億以上的國家,中國現在是貿易佔經濟GDP的比重最高的2014年的時候,按照購買力評價計算,中國的經濟規模超過美國,變成世界第一。在這段時間裡面,有超過7億人擺脫國際上1.25美元的貧困線。我們知道世界上有很多國際發展機構,像我曾經工作過的世界銀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還有各個地區性的開發銀行,像亞洲開發銀行、非洲開發銀行等等,它們的主要目標就是幫助發展中國家發展經濟、擺脫貧困。

但回顧起來,這三四十年的時間,如果把中國減少的7億多貧困人口刨除掉,世界貧困人口沒有減少,而且還在增加。這是改革開放取得的成績,當然了80年代、90年代以後,所有的發展中國家,包括社會主義以及非社會主義的發展中國家,都在改革開放。但是絕大多數碰到了經濟崩潰、停滯,危機不斷。我們也有不少問題,但是中國一直是穩定並快速發展。

為什麼在中國有很多問題的時候,有人不斷講中國經濟即將崩潰?現在回顧起來,中國是過去這40年當中唯一沒有出現金融或經濟危機的國家,其他發展中國家,包括髮達國家都有這個金融危機、經濟危機,但中國沒有。

為什麼能這樣呢?我想這主要是我們在改革開放過程當中,一方面解決思想,另一方面實事求是。根據我們國家的實際情況、條件來推動改革,而不是簡單地照搬一些西方理論來進行改革。

我們的改革是以漸進雙軌的方式。所謂的雙軌方式指的是,改革開放初期的時候,我們有很多大型的資本很密集的國有企業,效率低,沒有保護補貼就活不了,所以我們當時就給予這些大型的國有企業必要的轉型保護補貼,以取得發展穩定。對那些傳統上一直有比較優勢的勞動密集型的產業,放開准入,而且積極地因勢利導,設立工業園、加工出口區、經濟特區,招商引資,在這些方面發展非常快。

新的這部分發展非常快,也為改革舊的企業提供了必要條件,我們才能不斷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去深化改革。這是中國在過去這40年能夠維持穩定和快速發展的主要原因。這也就是說,我們的改革有必要不斷深化,如果沿著這條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道路,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去推進,現在國際上有很多機構,國內也有很多學者在預測,

應該到2025年前後,我們可以跨過人均GDP12700美元的門檻,變成一個高收入國家

這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個很重要的里程碑,因為我們追求的是民富國強,民富一個很重要的標準,我們要從改革開放初期的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變成一個高收入國家。

我們是很幸運的一代,中國知識分子從鴉片戰爭之後一直追求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孫中山先生誕辰150週年的紀念會上講話所指出,我們現在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對於中國人來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追求的不是說我們自己老百姓富了、國家強了,中國人講的是己利利人、己達達人,我們希望自己國家的富強,也希望其他發展中國家,跟我們有同樣歷史,同樣命運的發展中國家,也能夠像我們改革開放這40年一樣經濟取得快速發展,擺脫貧困,能夠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回想起來,二戰以後,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建立國際經濟秩序,他們建立的時候也想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進行經濟發展,所以才成立前面講的像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等國際組織;此外,發達國家也設立一些雙邊機構,如美國國際開發署,英國也有這樣的機構,法國有這樣的機構,德國也有這樣的機構。

而且仔細算起來,二戰以後,發達國家給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援助的錢不少,超過3萬億美元,這個數量不算少。仔細回顧起來的話,從二戰以後,兩百個左右發展中經濟體中,能從低收入進入到高收入經濟體的,目前只有兩個,一個是韓國,一個是臺灣地區。到2025年左右,中國會是第三個。在1960年的101箇中等收入經濟體中,到2008年能夠進入到高收入的只有13個,這其中有8個是歐洲國家,像西班牙、葡萄牙、希臘,或是一些石油生產國,另外五個是包括日本這樣的國家。

二戰以後,絕大部分發展中國家、發展中經濟體,雖經過兩代多人接近三代人的努力,現在還處於低收入或者中等收入的水平,沒有辦法從低收入跨進中等收入,從中等收入跨進高收入的水平。

為什麼這樣呢?我在世界銀行工作的時候有一個很大的感觸。去世界銀行之前,中國曆來有家國天下的情懷,總覺得民族的復興是我們自己的責任。但是到世界銀行工作以後,跑了很多發展中國家發現,其實此心相通,所有國家的知識分子總覺得自己是他們國家民族幸運的一代,對他們國家、對他們民族的發展負有責任,也希望他們國家富強起來

。所有政治領導人追求也是一樣,是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這是他們這代人內心裡面的追求。然後又有那麼多國際機構提供援助、資金、思路等等。但為什麼成功的那麼少?

後來這些年,我在提倡一個新的發展經濟學科,即新結構經濟學,去分析這些問題。總體來講,就是說發達國家給的發展援助很多,但是好鋼沒有用到刀刃上。而經濟發展收入水平不斷提高的前提條件是什麼呢?當然要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怎麼才能夠讓勞動生產率提高,讓現有的產業不斷技術創新,新的附加價值更高的產業不斷湧現,然後技術水平提高,新的附加值更高的產業不斷湧現。並且,隨著現代技術的使用,規模經濟會越來越大,市場範圍越來越大。結論就是,現代的技術必須有必要的基礎設施,像電力的供給。要擴大市場範圍,也必須有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這就是一個現代化發展的過程。

這樣的過程,對大部分的發展中國家都是清楚的,但是如果再看現在,發展的主要瓶頸限制是什麼?我們出國走一趟,就算不是經濟學家的也能看出來,就是必要的基礎設施,沒有必要的基礎設施,就沒有辦法採用現代化的技術去提高生產力。我們來看看

國際上現在給的發展援助是什麼?是怎麼樣推行政治改革,怎樣改善政府的治理,怎樣提高人權,還有一些做教育,有一些做健康。這些發展援助,我想出發點都是好的,但並不是解決他們發展瓶頸限制的地方。

按照購買力評價計算,中國已經是第一大經濟體了,而且到2025年左右也要變成高收入國家。我們要比國際上其他發展中國家承擔更大的責任,源於己利利人、己達達人的傳統,也是出於作為一個大國的責任。在國際發展援助上能不能幫助發展中國家發展起來,從我們的經驗知道,要致富先修路,必須把基礎設施完善了以後,這個國家才能夠進入到現代化的進程。習總書記在2013年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成為一個新的中國國際合作框架的基本內容,這個框架是以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作為抓手,來推動的。

這樣一個新的國際發展援助合作的框架提出來以後,在國際上引起了熱烈的反映,可以從兩項指標來看:

第一,

除了雙邊提供一些資金外,相對於現在國際上基礎設施的需要,因所需資金規模非常巨大,所以還必須要用多邊的方式,因而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其成立的時候,美國是公然反對的,給很多國家領導人施加壓力,讓他們不參加。但是這樣一個機構是符合許多國家發展需要的,所以得到積極熱烈的反映,有57個創始會員國,包括英國、法國、德國這些七國集團的主要成員,到現在已經有八十多個成員國。我瞭解到,還有幾十個國家在申請的過程當中。目前已經是除了世界銀行之外,成員國數量最多的國際合作組織。

第二,我們去年召開“一帶一路”峰會,來了29個國家領導人,有約160個國際代表團來參加,是去年國際上最大的盛會,表明我們“一帶一路”的思路,得到積極響應。

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性,不僅我們看到了,其實美國也看到了。在2011年的時候,當時的美國總統奧巴馬就提出“新絲綢之路”,所謂“新絲綢之路”是用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把中亞五國跟阿富汗連在一起,然後在印度洋找到一個出海口,這是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跟我們的概念是一樣的。並且,在2011年同樣提出印太經濟走廊,基礎設施把印度洋和太平洋連在一起。

美國提出的新絲綢之路、印太經濟走廊,內涵上面跟我們“一帶一路”有很多有相同的地方,但是在國際上無聲無影, 而我們“一帶一路”倡議在國際上得到積極的反應。為什麼會有這種差異呢?因為在基礎設施的建設上面,我們有比較優勢,而且是可信的。

中國是基礎設施建設能力最強的國家,基礎設施建設要鋼筋、水泥,我們這方面的產能在全世界超過一半以上。要建基礎設施,人才我們也有。再有施工能力,國內的基礎設施建設發展這麼快,就培養了世界最大規模的,非常有競爭力的,效率高的施工隊伍。同樣一個項目在國際上競標,我們成本在別人的一半以下,甚至三分之一。而美國基礎設施建設的高峰時期是什麼時候?二次世界大戰大建高速公路等,那時候它的基礎設施建設能力非常強,那個時候已經過去了。

此外,基礎設施建設需要資金

,我們有3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在全世界是最高的。這些外匯儲備過去買美國的政府的債券或者是股票。大家知道,美國政府的債券回報率非常低,如果去除掉通貨膨脹是負利率。美國的股票市場上面,泡沫很大,風險很高。這種狀況之下的話,我們這些3萬億儲備當中,一部分資金就可以用來做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而且只要這些項目選擇好,其實回報是相當高的,並且展望未來,其實我們每年還會有經常賬戶的幾千萬美元的盈利。我們在資金投入上面,還是充足的。

再者,所謂先致富,先修路,要看這個路修好了以後有沒有產業發展。我前面談到二戰以後,成功的發展中經濟體非常少。要看看成功的發展中經濟體其實都有一個共同特色,從農業經濟變成現代化經濟之後,成功地抓住國際勞動密集型加工業轉移的窗口機遇期,二戰以後,日本發展起來是因對美國勞動密集型產業有比較優勢,日本抓住機遇期,發展勞動密集型發展工業,創造很多就業機會,把大量農業人口變成工業人口。日本到60年代工資上漲了,勞動密集型比較優勢降低,當時亞洲四小龍抓住了這個窗口機遇期,發展勞動密集型發展工業,成為新興工業經濟體。80年代我們改革開放,抓住80年代以後,亞洲四小龍勞動密集型產業需要轉移的窗口機遇期,我們也發展起來了。

現在中國已經是中等偏上中等收入經濟體,很快將變成高收入經濟體,這些讓中國變成世界工廠,勞動密集型產業成為比較優勢,並開始向海外轉移。誰抓住了這個窗口機遇期,就有可能像東亞經濟,或者我們改革開放以後一樣發展起來。

這一次跟前面幾次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窗口機遇期有很大的不同,就是量上的不同。比如60年代,日本開始向外轉移,它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整個製造業僱傭的人是930萬。80年代,亞洲四小龍抓住勞動密集型產業這個窗口機遇期的時候,韓國製造業僱傭人口是230萬,臺灣是150萬,香港是100萬,新加坡是50萬。這一次中國大陸整個製造業僱傭的人數是1.24億,其中勞動密集型產業僱傭的人數達到8500萬。

從這個統計指標來看,我們實際上創造了一個窗口機遇期,足以讓“一帶一路”沿線60幾個國家,這些收入水平普遍在我們人均GDP一半以下的國家,再加上非洲國家,同時進入到工業化、現代化。如果他們解決了基礎設施的平衡限制,抓住了勞動密集型轉移的窗口機遇期,像中國改革開放以後,將取得30年、40年的快速增長,擺脫貧困,實現繁榮。

我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我們民族的驕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也會給其他發展中國家帶來共同繁榮的機遇,“一帶一路”作為一個抓手,確實可以做到百花齊放春滿園、實現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願景。

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