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遭遇挫折,情緒低沉該怎麼辦?

孩子參加學校的運動會,1000米長跑一直是他的強項,但在比賽中,或許因為大意,在關鍵時候,不小心摔了一跤,無緣冠軍。孩子回來後,心情很沮喪,把鞋一踢,書包一扔,就摔門進了自己的房間。孩子的家長看到散落在地上的書本,看到孩子“無理取鬧”的行為,什麼也沒問,就開始火冒三丈地指責起來。結果可想而知。

孩子遭遇挫折,情緒低沉該怎麼辦?

當孩子在學習、生活或者交友上受挫,不夠成熟的他們,可能會發脾氣、會悶悶不樂,甚至無理取鬧,但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因為他們不知道怎麼去排解自己的情緒。在家長眼裡只是無關痛癢的小挫折,對孩子來說,卻是很容易就壓垮他們的自信心。

有的家長只關注孩子情緒差的表現,卻不去深入瞭解孩子壞情緒的來源,甚至強制希望孩子能內化挫折成為進步的動力。但孩子不是成人,經歷得不夠多,見識不夠廣,這種化挫為勇的能力還遠遠不夠。

孩子遭遇挫折,情緒低沉該怎麼辦?

挫折教育要怎麼做?

  • 孩子哭了,你是安慰還是等他恢復?
  • 孩子遇到困難,你是幫還是不幫?

100%的父母,想讓孩子從挫折裡學到堅強和復原力,卻有99%的父母從根本上誤解了“挫折教育”。

孩子遭遇挫折,情緒低沉該怎麼辦?

挫折教育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父母從三個階段循序漸進地對孩子進行指導:

第一階段:培養孩子的信任感。

信任是坦誠溝通的前提。家長應該積極地與孩子建立健康的親子關係,讓孩子對家人及環境產生美好的信任感覺,為與孩子的溝通打下基礎。

第二階段:培養孩子心理的獨立性。

只要是孩子有興趣的事情就鼓勵他獨立去做。

第三階段: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培養孩子的求知慾、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少孩子總喜歡打破沙鍋問到底,這就是他在思考問題的表現,此時,家長應該耐心解答,即使是自己回答不出來的問題,也不要怕丟面子,可以和孩子一起查閱書籍、進行試驗來探討。

只有孩子敢於正視挫折了,才會克服挫折、避開挫折,從挫折中汲取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