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王的不同發育階段,知道嗎?

蜂王是蜂群的靈魂,是蜂群的統領者,蜂群的興衰收益,蜂王起了很大作用。好蜂王就是財富,這是養蜂人都知道的道理。

蜂王的不同發育階段,知道嗎?

可是,能育出好蜂王是有許多因素影響的,哪怕選好了母本,還得要工蜂精心撫育,王漿差了,氣候不適宜都會影響蜂王蟲蛹的發育。所以,有時候辛辛苦苦育出的蜂王,個小,發育不良的樣子。

選擇氣候適宜 蜜粉充足時育王,這是育好王的關鍵,不要在太熱太冷,蜜粉不足,蜂群弱的時候育王。這我說過多次的,育王要力求完美,細節決定成敗。

那麼育出的蜂王太小了,怎麼辦呢?蜂王出房後還會繼續完成發育的,所以此時要保證蜂群有大量幼蜂,有充足蜜粉,讓蜂王有大量優質蜂王漿吃,還能繼續發育,彌補不足的。

所以,看到蜂王臺封蓋後,別以為育王就完成了。一定要注意有沒有大量的封蓋子,有沒有蜜粉?因為一個星期的幼蜂是泌王漿最好的時候,幼蜂必須吃夠蜜粉才能完成發育,分泌王漿。所以在育王的時候,要保證蜂群有大的蟲蛹,能在蜂王出房前先出房,為伺候蜂王作準備,如果沒有就得調入。

注意,在育王開始時,調入育王群的子脾一定是封蓋子,大幼蟲,不要補充蟲卵,以免撫育這些幼蟲得大量蜂王漿,讓王蟲沒有足夠的蜂王漿吃,影響蜂王發育。

蜂王的不同發育階段,知道嗎?

這樣出房後的蜂王有大量幼蜂伺候,蜂王就會發育好,小個蜂王也不會太差的。

還有,處女王交尾完成後 歸巢休息,吃夠蜂王漿,還會繼續發揚,腹部會增大許多。這次的發育決定著蜂王存儲精子質量好壞,多少。發育好精子存儲多,成熟量大,就有更多可以產的受精卵,會大大延長產卵期,蜂王的使用週期就長多了。

所以,在育王是,從移蟲到產子,整個週期都要用心,一定要保證有大量幼蜂,有充足蜜粉,這樣才能發育好,儘快產子。

有時候,蜂群弱,蜂王遲遲不能發育完成,久久不能交尾,不能產子,也是影響蜂群發展的。

幾個月蜂王不能產子,這樣的事遇到過嗎?知道原因嗎?

蜂王的不同發育階段,知道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